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907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1区域的基本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知识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C区域之间差异性明显D区域之间相互独立答案:D解析: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2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界线的是()行政区自然带热量带江汉平原北京市A B C D答案:D解析: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自然带界线是模糊的。知识点二区域空间结构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我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

2、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读我国4个生态大区分布图,回答34题。3划分4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系统特征A BC D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划分4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既有自然地理特征,又有生态系统特征。4下列关于4个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生态系统都非常脆弱边界是明确的边界具有过渡性A BC D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4个生态大区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形状,但大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生态系统要比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稳定得多。知识点三区域产业结

3、构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据此完成56题。5下列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渔业 B汽车制造业C建筑业 D旅游业答案:D解析:渔业属于第一产业,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6当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时,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是()A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答案:B解析:区域发展前期,第一产业(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当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时,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是

4、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千姿百态,人类活动也是千差万别。同一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随着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据此回答13题。1划分区域的意义是()更方便了解区域特点、差异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ABC D2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B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D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征是绝对一致的3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特征分别为()A地带、非地带 B差异性、整体性C相对一致、差异性 D绝对一致、相对

5、一致答案:1.D2.B3.C解析:本题组考查划分区域的意义、区域特征。第1题,划分区域的意义主要有:更方便了解区域特点、差异;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故D项正确。第2题,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影响区域的发展变化及整体环境,故A项错误;区域的边界有些是明确的,如行政界线;有些是模糊的,如气候界线、植被界线等,故C项错误;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差异性,故D项错误;区域有大小之分,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故B项正确。第3题,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

6、,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差异性,故C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区域的特征,故均排除。(2018哈尔滨重点中学期末)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据此完成45题。4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没有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孤立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5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答案:4.C5.A解析:第4题

7、,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自然带,A错误。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B错误。每个区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和功能,C正确。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D错误。第5题,黄河流域是根据河流的汇水面积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6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相比较,区域特征的不同点是()A新疆的面积比西藏大,但人口比西藏少B新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西藏位于第一级阶梯C新疆和西藏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新疆为绿洲农业,西藏为河谷农业,种植业一直是重要的生产部门答案:B解析:新疆的人口也比西藏多,西藏属于高寒气候,新疆和西藏的畜牧业

8、都占有重要地位。知识点二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据此完成79题。7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乡村地域自然地域城镇地域人文地域A BC D答案:B解析: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8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的特点是()A范围较大B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C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D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答案:C解析: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范围小;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9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9、区域空间结构仅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B区域空间结构是稳定的、不变的C区域空间结构主要受自然因素制约D从空间分布形式上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答案:D解析: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农业表现为面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10读某区域发展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图中所示地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特点。(2)该区域大致可划分为_和_,其中面积不断扩大的是_,该地域以_生产活动为主,该地域与另一地域的关系是_。(3)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农业表现为_,交通运输线

10、路表现为_和_,城市和工业表现为_。答案:(1)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周围出现卫星城;交通线路不断增多,交通网络不断完善。(2)乡村地域城镇地域城镇地域非农业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3)面状线状网络状点状解析:第(1)题要求从“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角度分析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化,答题时要注意紧扣题意。第(2)题到第(3)题分别考查了区域的划分、空间分布形式等知识,根据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知识点三区域产业结构读我国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回答1113题。11下列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渔业 B建筑业C牧业 D金融业12从图中可知,该

11、地区()A城市化水平高B工业发达C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D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13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答案:11.D12.C13.A解析:第11题,渔业、牧业属于第一产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第12题,对比两图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占一半以上,而在产值结构中不足四分之一,说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说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落后。第13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区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产值比重较低,说明农业落

12、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大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而并非只增大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班级_姓名_分数_一、选择题(2018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下图示意19812006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其中、为植被指数上升区,为植被指数稳定区,为植被指数下降区。据此回答13题。1下列有关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图中各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上图中各区域是以经纬度为标准划分的C上图中各区域之间植被特征差异较大D上图中各区域大小不一,为不同层次的区域答案:C解析:图中各区域之间植被特征差异大。图

13、中各区域是按植被类型划分的,划分指标单一。图中各区域有大有小,但都为同一层次的区域。2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A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C山地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答案:A解析: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阿里高原和柴达木盆地,这里气候寒冷干燥,是青藏高原地区荒漠和草原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主要植被类型是荒漠、草原,A项正确。3区域植被增加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A生态退耕 B人口外迁C全球气候变暖 D降水显著增加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对外界干扰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的上游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草甸,由于该区域人迹罕至,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故排除A

14、、B项。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区域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可使区域植被增加,C项正确。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内部,降水不会有明显变化,D项错误。下图表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品、服务联系及其两者的差别。读图,完成45题。4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B乡村功能多样,城市功能单一C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D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5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主要原因是()A第二、三产业不断衰退B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C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老城区地价上涨D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带动

15、作用答案:4.D5.C解析:第4题,乡村相比于城市来说,具有景观简单、功能单一的特征;乡村为城市提供粮食、副食等,城市为乡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第5题,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主要因为大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生活成本高,而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6图中每个黑点表示植物生产量1 000千克,按照“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的原理,下列以植物产量为依据进行的区域划分最合理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依据区域的概念及其特征来进行区域划分。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图例,可知黑点的密集程度是由左上向右下逐渐减少,按照“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的原理,选项B、C、D均未反映出这个规律,每个选项所划分

16、的三个区域既没有体现出区域内的相似,又没有体现出区域间的差异。不同区域因其差异存在导致了生产及生活活动的差异。读我国四个地区简图,完成78题。7丁图中广东人经常喝凉茶,而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植被 B土壤C气候 D地形答案:C解析:广东和四川因地理位置和地形的不同而形成了差别较大的气候状况,长期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养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以适应当地的环境。8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答案:C解析:甲地应保护好沼泽等湿地;乙地的

17、黄淮海平原农垦历史悠久,缺少可垦耕地,发展的方向应是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提高粮食产量;丙地地处浙闽丘陵,应该发展立体农业,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地势低平而非岗洼相间,基塘生产也并不是“因洼制洼”。(2018长沙一中模拟)读某年我国四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回答910题。9该年某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与该地区产业结构最类似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由三角形统计图可以读取四地区三次产业构成的数据,符合题意。10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陆续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受此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A第一产业将受到极大冲击,产值迅

18、速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C第三产业不会受任何影响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答案:B解析:发达国家许多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会使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018石家庄一中模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某省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下图示意该省城市人口比重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表示第一产业的曲线是()A BC D答案:D解析:从该省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工业强省”可知,1985年,产值比重最大的是第一产业。1985201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小幅度变化,由此可知曲线代表第二产业,曲线代表城市人口比重,曲线代表第三产业,曲线代表

19、第一产业。12根据图中曲线可以推断()A该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始终最大B19952010年,该省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C该省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D该省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答案:B解析:1985年前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小于第一产业;19952010年,该省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很快,说明该省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图中显示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小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下降,但其总产值并不一定下降。二、综合题13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1)表示的地理事物

20、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2)从总体上看,区域和区域有何区别和联系?(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该变化的原动力是什么?答案:(1)(2)区域为乡村地域,区域为城镇地域。区别:乡村地域的范围远大于城镇地域;乡村地域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主要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但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3)天津市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发展中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解析:在思考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

21、区别和联系时,可借助下图进行:第(1)题,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城市表现为点状。第(2)题,区域为乡村地域、区域为城镇地域,二者的区别主要从地域范围和主要产业活动两个方面归纳;二者的联系主要从二者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思考。第(3)题,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7月1日特区扩容正式实施,宝安区、龙岗区等纳入特区范围,特区面积由395平方公里扩容至1 948平方公里,深圳由此进入“大特区”时代。材料二2010年深圳市产业结构分布状况表。指标2010年(单位:

22、亿元)比上年增长(%)深圳国民生产总值8 201.2310.7第一产业增加值6.4718.6第二产业增加值3 831.649.3第三产业增加值4 363.1212.5(1)深圳在30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渔村,能正确描述那时的区域特征的是 ()A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C区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2)深圳扩容表明其区域空间结构范围扩大,试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试分析深圳设立特区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答案:(1)D(2)社会经济活动密度加大;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外联系日益密切。(3)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成为经济的主体。解析:第(1)题,30年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说明其区域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第(2)题,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以后,在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优惠政策支持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逐渐密集,都对特区扩容提出了要求。第(3)题,结合第(1)题及材料二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