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港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考试 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20/4/25 考试范围:必修二 专题六、七第一节、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享乐消费观( )A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B有利于美国经济健康发展C从根本上导致了经济危机 D折射出美国金融资本过剩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是指( )A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广大人民购买力低下形成的相对过剩B社会生产高度发达造成大量富余C资本家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人民的需求而大量积压D
2、广大工人、农民为争取权益而抵制资本家的商品3 “波及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涉及财政、信贷、外贸、工业和农业的全面危机,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而且涉及流通、分配等领域。”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A来势汹汹B范围广C破坏性强D持续时间特别长41930年,美国决定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这些做法()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矛盾不可调和B说明贸易战是摆脱危机的必然选择C缓和了世界各国紧张的经济关系D促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发展5下面是美国失业率走势图。其中导致失业率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胡佛的自由放
3、任政策 B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美国经济“滞胀”的后果6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复兴金融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这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的干预C大力建设“福利国家”D只代表少数资本家的利益7右图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一个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B关税壁垒严重C加
4、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D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8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改变华盛顿”的竞选口号下一路领先。当年罗斯福总统也是在“新政”旗号下最终入主美国白宫,罗斯福最初竞选总统时面临的形势是( )A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缓慢发展B胡佛“繁荣就在眼前”增强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C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D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新政渐告结束9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5、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10在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时,银行停业,支票成为废纸。为此,政府颁布紧急银行法,对银行进行审查并对合乎要求的银行颁发经营许可证。该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重建信用机制B减少盲目竞争C减少政府开支D调整工业生产111935年5月27日,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一”的这天,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主要是因为该法( )A不符合立法程序 B违背了分权制衡原则C与自由精神冲突 D保障了工人阶级利益12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
6、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13尽管美国人对富兰克林罗斯福个人及其内外政策褒贬不一,但他们均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该说法的依据是(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C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D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暴露14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自我调节,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D)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
7、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 B C D15二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扩大了社会消费 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 B C D16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
8、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17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福利国家制度 18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
9、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D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19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20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A理论是持续时间最长并且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D20世纪70年代以后,B
10、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发挥任何作用2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22“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出现这一状况是由于苏俄(联)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合作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23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
11、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 D做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24. “通过制定紧急政策,布尔什维克政府为内战努力动员起俄国的经济和社会。工人和部队横扫全国农村,从农民那里没收粮食供应城市和军队。”通过这一“紧急政策”,苏俄( )A集中力量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B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C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完成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251921年列宁结合俄国国情 “创造性的将市场经济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材料中的“实践”是指( )A自由放任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
12、策 D斯大林模式26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71921年推行某政策时,列宁反复强调这种“退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在日后最终转入“进攻”,这种“退却”( )A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措施 B明确了苏联建设的步骤和方向C不利于苏俄经济的快速恢复 D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8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俄)联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
13、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29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之昂贵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苏联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
14、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30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31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尤其是在钢铁、机械、燃料动力、化工、汽车、拖拉机、飞机、造船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由此可以推知( )A苏联着重推行新经济政策 B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发展提供了时机C苏联坚持独立
15、自主的外交 D苏联经济建设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32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他(斯大林)不仅改变了苏联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她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苏联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 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苏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斯大林模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33 有研究者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神经中枢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它试图确定每年生产何种产品、生产多少,并为大约350 000家企业设立长期目标。有一年,由于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疏忽,整个苏联没有生产一把牙刷。这表明苏联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 )
16、A优先发展重工业B忽视消费品生产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4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的现代化建设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35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
17、不高 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8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美国工厂生产率增长55%。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材料二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全国工业复兴法材料三罗斯福则认为胡佛的理论是让富人更为富有,让富人手指缝里的残羹冷炙落在普通人头上,而他(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
18、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1)材料一中反映出美国存在什么问题?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针对性举措。(6分)(2)据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具有的特点。(4分)37.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四口
19、之家) 50 7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摘编自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
20、要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 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
21、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4分)海港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周测 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20/4/25 考试范围:必修二 专题六、七第一节、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分期付
22、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享乐消费观( )A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B有利于美国经济健康发展C从根本上导致了经济危机 D折射出美国金融资本过剩解析消费过度导致市场盲目乐观,使得生产与需求 严重失衡,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C项错误;供需失衡,不利于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体现的是超前消费,D项错误。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是指( )A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广大人民购买力低下形成的相对过剩B社会生产高度
23、发达造成大量富余C资本家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人民的需求而大量积压D广大工人、农民为争取权益而抵制资本家的商品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 家发生经济危机时,生产过剩并不是产品多得不得了,而是生产的多,但民众手里的钱有限,根本买不起,所以是一种民众购买力下降而导致的相对过剩,故选A项。3“波及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涉及财政、信贷、外贸、工业和农业的全面危机,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而且涉及流通、分配等领域。”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A来势汹汹B范围广C破坏性强D持续时间特别长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材料中的“除苏
24、联以外”“影响生产流通、分配”等信息都是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范围广这个特点的描述,B项正确。41930年,美国决定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这些做法()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矛盾不可调和B说明贸易战是摆脱危机的必然选择C缓和了世界各国紧张的经济关系D促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发展解析:选D在世界已经连成一体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在二战后各国主张建立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从而促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间有矛盾,但并不能说明这种矛盾不可
25、调和,故A项错误;贸易战会加剧危机,加剧各国间的矛盾与紧张的国际关系,故B、C两项均错误。5下面是美国失业率走势图。其中导致失业率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B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美国经济“滞胀”的后果解析:选A由图片可以看出,失业率最高峰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初,即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主要是经济危机爆发时美国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措施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故A项正确;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二战发生在19391945年,故排除C项;美国经济的“滞胀”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故排除D项。6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
26、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复兴金融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这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的干预C大力建设“福利国家”D只代表少数资本家的利益解析材料中提高税收、进行公共工程建设等,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可见胡佛政府采取了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措施,B项正确。本题易错选A项,原因是材料中出现了“增加公共工程”的信息,但“积极推行”不能得出,故A项错误;材料中措施并非建设“福利国家”,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D项。7右图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一个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
27、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B关税壁垒严重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D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解析从材料中“1929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信息可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故选A项。8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改变华盛顿”的竞选口号下一路领先。当年罗斯福总统也是在“新政”旗号下最终入主美国白宫,罗斯福最初竞选总统时面临的形势是()A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缓慢发展B
28、胡佛“繁荣就在眼前”增强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C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D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新政渐告结束解析:选C罗斯福竞选总统时面临的形势是胡佛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没有挽救经济大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损害,故排除A项;胡佛没有实现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经济危机击溃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故排除B项;美国经济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故选C项;罗斯福就任总统前美国没有实行挽救危机的新政,故排除D项。9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以普通大
29、众为经济发展核心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答案】C 【解析】材料“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表明罗斯福新政要通过刺激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来释放市场活力,缓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以渡过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怎样干预经济运行秩序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普通大众消费能力提高的作用,不是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故B项错误;提高普通阶层的生活不等于压制特权阶层,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是解题的关键。10在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时,银行
30、停业,支票成为废纸。为此,政府颁布紧急银行法,对银行进行审查并对合乎要求的银行颁发经营许可证。该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重建信用机制B减少盲目竞争C减少政府开支D调整工业生产解析罗斯福针对股市崩溃、银行停业所采取的紧急措施,直接目的是恢复银行信用,增强人民的信心,故A项正确;B项主要是在工业方面,与题意不符;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干预,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工业方面,故D项错误。111935年5月27日,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一”的这天,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主要是因为该法( )A不符合立法程序 B违背了分权制衡原则C与自由精神冲突 D保
31、障了工人阶级利益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中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生产的干预,违背了自由经济原则,因此被最高法院判为违宪,故C项正确;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出台符合立法程序,符合分权制衡原则,故A、B两项均错误;全国劳工关系法保障了工人阶级利益,故D项错误。12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解析经济民族主义是国际
32、贸易中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这样可以把国内过剩的商品倾销到其他地区以转嫁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13尽管美国人对富兰克林罗斯福个人及其内外政策褒贬不一,但他们均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该说法的依据是()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C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D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暴露解析:选A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故答案为A项;新政期间,总统作用加强,但仍坚守三权分立体制,故B项排除;C项说法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有关自由放任政策及其弊端的信息,故排除D项。
33、14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自我调节,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D)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联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分析四个小组合项可知,都是正确的,故选D项。15二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
34、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扩大了社会消费 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考查二战后,英国福利政策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明显表述正确,直接能够选出;项“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易漏选,不过,结合福利政策分析可知,项表述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英国福利政策1
35、6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解析: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迎来了黄金时期,主要原因在于推行凯恩斯主义,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项正确。答案:A17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A
36、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福利国家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自由主义的知识,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面临“滞胀”,它宣告凯恩斯主义失灵了,所以必须改变政策,减少国家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选C,排除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只会使“滞胀”问题更严重,排除B;加强福利国家制度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答案C 18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
37、经济的干预C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D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答案A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直到7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滞胀”现象出现。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项。19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答案D解析题干的限定是从“复苏”到“繁荣”,即美国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福利国家”制度建立起来,第三产业迅速
38、发展,故A、B、C三项不符合从“复苏”到“繁荣”的经济发展状况。“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使美国经济实现了从“复苏”到“繁荣”,故选D项。20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A理论是持续时间最长并且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理论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 于经济滞胀的出现D20世纪70年代以后,B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发挥任何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理论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倡导自由主义,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逐渐衰落,A项错误;B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39、B项错误;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失去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得到重视,但凯恩斯主义不再发挥任何作用说法错误,故C项正确,D项错误。2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代替了原来的重商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三者都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以适应
40、生产力的发展,即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答案:B22“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出现这一状况是由于苏俄(联)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合作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解析:根据材料“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商品贸易,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主张征收固定粮食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与材料“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农业的所
41、有制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工业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A23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 D做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解析: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商品经济,故A项错误;“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表明苏俄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调整,对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故B项正确;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是在1921年,故C项错
42、误;苏俄做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是在1921年,故D项错误。答案:B24. “通过制定紧急政策,布尔什维克政府为内战努力动员起俄国的经济和社会。工人和部队横扫全国农村,从农民那里没收粮食供应城市和军队。”通过这一“紧急政策”,苏俄()A集中力量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B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C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完成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材料信息“内战”“从农民那里没收粮食”“军队”等,可判断出“紧急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试图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以支持红军,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故选A项。答案:A251921年列宁结合俄国国情
43、 “创造性的将市场经济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材料中的“实践”是指()A自由放任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斯大林模式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1921年列宁结合俄国国情”“将市场经济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故B项正确。26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解析:选A据材料“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可知承认市场的作用,
44、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故选A项;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是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排除B项;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是坚持以计划经济为前提,排除 C项;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是计划经济的表现,排除D项。271921年推行某政策时,列宁反复强调这种“退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在日后最终转入“进攻”,这种“退却”()A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措施 B明确了苏联建设的步骤和方向C不利于苏俄经济的快速恢复 D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解析:选D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强调商品和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通过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项
45、;新经济政策是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推行的恢复经济的措施,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实施是苏俄时期不是苏联时期,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适应了生产力的水平,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C项错误。28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俄)联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
46、济政策、农业集体化解析:“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追随理想的实验”指的是在落后的经济状态下,实行工商业国有化,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对现实的实验”是在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下,依据国情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即新经济政策;“回归理想的实验”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苏联,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苏联模式”。答案:A29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之昂贵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苏联模式”下()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47、不利于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解析:本段材料比较繁冗。利用化繁为简缩句法把握材料主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材料主旨为“生铁优先于服务行业类封建的管理对人的漠不关心”。这体现了“苏联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在改善民生方面存在不足,故D项正确。答案:D30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48、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解析:材料文字说明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苏联既不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贷款,更不能采用殖民掠夺的方式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只能依赖自己国内资金,为此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C31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尤其是在钢铁、机械、燃料动力、化工、汽车、拖拉机、飞机、造船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由此可以推知()A苏联着重推行新经济政策 B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发展提供了时机C苏联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D苏联经济建设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解析: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
49、一个五年计划时,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故A项错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19281932年)引进外国技术得益于西方经济大危机的生产过剩,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苏联外交问题,故C项错误;苏联经济建设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材料未提及,故D项错误。答案:B32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他(斯大林)不仅改变了苏联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她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B)A苏联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 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苏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斯大林模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解析由材料中“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
50、的伟大时代”“不仅改变了苏联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可以看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高度评价了斯大林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增长,B项正确;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A项错误;斯大林时期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C项错误;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D项错误。33有研究者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神经中枢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它试图确定每年生产何种产品、生产多少,并为大约350 000家企业设立长期目标。有一年,由于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疏忽,整个苏联没有生产一把牙刷
51、。这表明苏联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C)A优先发展重工业B忽视消费品生产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从材料“苏联经济体制的神经中枢是国家计划委员会”“确定每年生产何种产品、生产多少”“由于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疏忽,整个苏联没有生产一把牙刷”可以分析出,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依靠指令性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苏联的工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苏联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仅凭因疏忽而全年没有生产一把牙刷得不出苏联忽视消费品生产,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排除D项。34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
52、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A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的现代化建设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高度集中,片面追求公有制,排斥市场经济,这从反面证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与发展生产,故B项正确。35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
53、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解析:选C题干反映出苏俄(联)政府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再到集体农庄,农业政策在近十年左右作了三次调整而适应形势需要,故选C项;固定的粮食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忽视农业发展,排除B项;苏俄(联)政策的调整是形势必然,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8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美国工厂生
54、产率增长55%。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材料二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全国工业复兴法材料三罗斯福则认为胡佛的理论是让富人更为富有,让富人手指缝里的残羹冷炙落在普通人头上,而他(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1) 材料一中反映出美国存在什么问题?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针对性举措。(6分)(2) 据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具有的特点。(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问题,根据材料一“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美国工厂生
55、产率增长55%”得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供应增加),工人工资增长缓慢(社会需求不足),供需矛盾尖锐。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所学,要解决供需矛盾,需要增加社会需求,根据材料二“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得出保障工人最低工资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所学,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能够增加社会需求;要减少供应,根据材料二“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得出在工业领域,政府指导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从而减少盲目生产;根据所学,在农业领域,农民减耕减产利于减少农业领域的供应。第(2)问根据材料二“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得出抛弃胡佛的旧经济理论自由主义,实行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根据材料二“全国
56、工业复兴法”得出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根据材料二“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材料三“他(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得出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答案:(1)问题:供需矛盾较深。(2分)举措:农业领域,要求农民减耕减产;(1分)工业领域,对企业的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进行监督,减少盲目生产;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保障工人最低工资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分)(2)特点:抛弃胡佛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实行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2分)关注民生、协调发展;(1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分)37.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过程。阅读材料,
57、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四口之家) 50 7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摘编自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58、%(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
59、(2)(3)问,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第(4)问,需要知道政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答案:(1)措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3分)主要背景:经济危机;民众贫困(失业)。(2分)(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2分)(3)原因:挫伤了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3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曾提出过这样
60、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61、 (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普鲁士的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得出,建设社会主义,应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列宁曾提出”并结合所学,得出新经济政策。第(2)问,据材料二“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得出,布哈林主张先轻后重,据材料二中“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并结合所学得出,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材料二“他主张本国节约”得出,布哈林主张本国节约,据材料二“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得出,斯大林主张农业服务于工业。答案:(1)深意:建设社会主义,应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表现: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主张:布哈林主张先轻后重;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布哈林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主张农业服务于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