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非洲迁往西亚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北美迁往拉美 D从欧洲迁往非洲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A从河北流往山东B从湖南流往广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解析:第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了大批外籍劳工。第2题,我国近年来民工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一般从欠发达地区流往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往沿海地区,广东较湖南发达,故民工从湖南流往广东,A项应为
2、从河北流向京津,C项应为从新疆流往沿海,D项应为从湖北流往长江三角洲。答案:1.A2.B历史上,我国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4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5“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
3、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解析:第3题,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中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南亚的迁移,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4题,“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东南沿海因率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第5题,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大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因此该区域必须加快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从而缓解人口压力。答案:3.A4.B5.C2019年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春
4、运大幕落下。全国公路、水路、民航、铁路运送旅客总量超过34亿人次。结合下图,回答68题。6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分别为()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7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C人口老龄化 D婚姻家庭8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解析:第6题,春节前是大量的返乡人流,以城市向农村流动为主;而春节后恰好相反。第7题,从年龄上看,年轻人口迁移比重大;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5、,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因素;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第8题,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的不足,缩小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但也会给铁路等交通运输以及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治安等造成压力。答案:6.A7.B8.B9下图反映了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的现象,这种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属于中间阻力的因素是_。(填字母)(2)人口迁出对当地有什么意义?(3)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会对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解析:吸引人们迁入新的居住地的因素属于拉力;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属于阻力因素,如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都会产生影响,主要从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C、D、EA、B(2)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并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作用。(3)可增强社会活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