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305.50KB ,
资源ID:69830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830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 克己复礼的思想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答案】B【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

2、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 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 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 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灾异示警”“君权神授”被广大统治者所接受,说明这些思想有助于巩固统治,即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D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其有利于巩固统治而被统治者接受,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A不符合题意;“灾异示警”对统治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其本质还是有利于加强专制,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3、C不符合题意。3. 春秋公羊传相传为子夏的弟子公羊高所作,成书于汉初。书中大力彰扬孔子拥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立场,不久之后,被汉代统治者定为官学经典。由此可见,当时汉代A. 统治者赞同实行分封制B. 儒学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 迫切需要大一统的思想D. 孔子地位已被统治者神圣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书中大力彰扬孔子拥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立场,不久之后,被汉代统治者定为官学经典”可知,春秋公羊传所宣扬的“天下共主”思想符合汉代大一统的需要,故C选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思想领域,“天下共主”虽体现分封制的相关信息。但不能说明统治者赞同实行分封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儒家思想的政

4、治化而不是其来源,故B选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而不是孔子的地位,故D选项错误。4.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这说明他A. 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 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C. 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D.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体现了董仲舒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的教化作用,没有体现出儒学对秦亡教训的吸收,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汉代儒学的外儒内

5、法的特点,故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人的社会责任感,故D项排除。【点睛】“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是解题的关键信息。5. 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 儒家思想的神学化C. 儒家思想官学化D. 经学之士积极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汉以来,孔子的地位不断上升.褒号由“子”到“至”,再到“神”,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日益官学化,故孔子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B、D两项所述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

6、原因,故排除B、D两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6.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这反映出该书A. 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伦理纲常B. 融合了西方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C. 抨击君主专制符合现实政治需要D. 顺应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故排除A。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基本中断了中外文化思想的交流,故排除B。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故选C。但他的思想影响较小,没有推动社会革命运动,故排除D。7. 明代传奇作品中的许多商人既生财有道又知书达理。他们一方面从事

7、赚钱的行当,一方面又将自己的行为严格限定在儒学规定的范围之内。这种创作表明A. 传统的义利观影响深远B. 程朱理学束缚了文学思想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 商人社会地位有极大提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商人“明代传奇作品中的许多商人既生财有道又知书达理”“一方面从事赚钱的行当,一方面又将自己的行为严格限定在儒学规定的范围之内”,可知商人形象与之前比变好了,说明用正当的手段追求利益也是合理的,这种创作受到传统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的影响,故选A项;程朱理学束缚了文学思想,这是负面影响,而题干提及的商人形象是正面的,排除B项;题干中未涉及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明清时期政府仍

8、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虽有提升但仍较低,排除D项。8. 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问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这里的“它“应是指A. 宋词B. 元曲C. 明清小说D. 京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推动了京剧的形成,符合材料中所说“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京剧没有出现关

9、汉卿这样的大家,但仍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故D符合;A选项和C选项与材料不符合,依据材料“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推知主旨是戏曲而非宋词和小说,故排除;关汉卿是元曲的大家,但根据材料“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故推断是戏曲但并非元曲,为此B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京剧的形成与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9. 魏源曾经

10、建议清政府建立造船厂和火器厂,聘请外国人当指导,仿造西洋船舰火器,以及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等各种民用器具。他还建议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水师科,对于能制造西洋船舰、水雷、奇器的人,授予科甲出身。当时有人批评他的建议过于“失体”,据此可知,这些建议A. 具有离经叛道的色彩B. 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C. 主张制度层面的变革D. 肯定了西方先进的文明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魏源建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聘用外国人当指导,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水师科,当时有人批评他的建议过于“失体”,说明魏源的建议不符合当时的“天朝上国”观念,具有离经叛道的色彩,故A正确;魏源的建议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没有带来深刻的思想

11、解放运动,排除B;魏源建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主张制度变革,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魏源的建议被当时的人批评,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当时有人批评他的建议过于失体”,联系所学魏源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分析解答。10. 曾国藩认为儒学的学问分为四个方面:“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四者缺一不可,既强调义理为儒学之本,又使经济之学为义理所统辖。曾国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为中体西用寻找理论依据B. 缓和与顽固派既有矛盾C. 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机D. 开始以全新眼光审视世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曾国藩认为四者缺一不可,既强调义理为儒学

12、之本,又使经济之学为义理所统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寻找理论依据。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曾国藩的主要目的是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寻找理论依据,这不能缓和与顽固派的矛盾,排除;C项,曾国藩作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不是宣传西学,排除;D项,开始以全新眼光审视世界的是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排除。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一挑战A. 是对传统儒学思想新发展B.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13、主题C. 受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影响D. 动摇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背景下“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起来开展斗争,向封建专制制度挑战,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答案为B项。这一挑战不是为发展儒学,而是为救国救民,排除A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张与西方民主思想无关,排除C项;这一挑战与儒学地位无关,排除D项。【点睛】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殖民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1

14、2. 洋务运动时期,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异常尖锐B. “中体西用”取得了实效C. 落后社会心理阻碍近代化发展D. 中国社会依然故步自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守旧思想对当时洋务运动的一些主张起阻碍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异常尖锐和“中体西用”取得的实效,排除

15、;D项,洋务运动已经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只是由于诸多原因致使中国在近代化进程方面进展艰难而不是“依然故步自封”。13. 辛丑条约签订后,士大夫们对严复天演论的解读,逐渐指向革命。这说明A. 严复主张资产阶级革命B. 达尔文进化论直接影响广大国人C. 时局变化影响思想变迁D. 适者生存思想必然推动革命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改良在近代中国已无出路,因而士大夫阶级开始日益倾向革命,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严复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而非革命派,故A项排除;根据常识,士大夫阶级并不等于广大国人,故B项排除;“适者生存思想必然推动革命发

16、展”这种说法属于绝对化错误,故D项排除。14. 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我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学的开山宗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这表明胡适A. 区分封建统治思想与儒学B. 用科学方法对待儒家思想C. 成为了新时期儒学的代表D. 促进了新儒学的弘扬光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并非一概否定儒学,而只是批判儒学中为封建专制服务的部分。故答案为A项。BCD项,用科学方法对待儒家思想、成为了新时期儒学的代表、促进了新儒学的弘扬光大的表述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点睛】表明类

17、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15. 下图是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应是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 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C.

18、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 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答案】D【解析】【分析】点睛: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比较: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因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革命的旗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异: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题目要求,可知答

19、案应该是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的地方,即国共合作达成的重要条件。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故正确答案是D。A是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排除;B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排除;C是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探索成功的革命道路,排除。16. 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这说明当时A. 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B. 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C. 中共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D. 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1926

20、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故以漫画形式进行革命宣传,故D项正确;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是在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中共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在秋收起义后井冈山时期,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漫画与农民文化水平低之间的联系,据此,再结合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的知识,即可正确判断。17.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

21、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泽东重点论述了A. 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B. 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C. 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D. 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说明毛泽东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故选B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主义社会蓝图,排除D项。18. 毛泽东曾说道:“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

22、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文中的“现阶段”指的是A. 国民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不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故A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没有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帝反封建,故B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故C错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与其它民主党派联合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号召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故D正

23、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与其它民主党派联合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9.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A. 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本质B. 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C. 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與论准备D. 已完成发展

24、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答案】B【解析】根据“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表明邓小平注重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B正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同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A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與论准备,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联系所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20. 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其精髓是A. 改革开放B. 社会主义市

25、场经济C. 发展是硬道理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答案】D【解析】【详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D正确;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不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排除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不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排除B;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内容,不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排除C。21.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A. 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B.

26、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答案】B【解析】【详解】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故排除A项;根据“1977年5月24日”、“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邓小平的看法是对文革期间教育乱象的拨乱反正,故选B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22. 下表为2013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年份2013201420152016中等职

27、业教育675620601593普通高中823797797803A.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B. 推行“科教兴国”战略C. 对高校建设力度加大D. 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分析表格内容可知,2013-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人数相对稳定,两者都有较大规模发展,据此可知,我国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的方针,因此A选项正确。我国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并非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并未涉及高校教育,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我国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D选项错误。23. 普罗泰格拉说:“我

28、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据此可知,普罗泰格拉A. 崇尚自然哲学B. 追求美德之善C. 强调人的价值D. 向往世俗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第二是人生短暂”等信息可知,普罗泰格拉否定神、肯定人,强调人的价值,故答案为C项;普罗泰格拉研究人和人类社会,排除A项;苏格拉底追求美德,排除B项;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向往世俗生活,排除D项。24. “认识你自己”原本是一句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的著名箴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苏格拉底这一做法A. 违背了真诚的道德原则B. 表明其对神灵的怀疑和亵渎C.

29、 体现人文精神根植久远D. 体现出哲学源于宗教神学【答案】C【解析】【详解】“认识你自己”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体现了人文精神,而这一箴言源于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说明人文精神根植久远,故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AD选项说法材料均为涉及,故排除。25. 如图是古代雅典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创作者刻画的掷铁饼者形体优美、体格健壮,整个身体各部分比例得当,表达了对人体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的赞美。雕塑彰显了A. 人文精神B. 自由主义C. 理性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掷铁饼者表达对人体美和生命力的赞扬,歌颂人性,是古代希腊西方人文精神的表现,故选A项;

30、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与人性无关,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近代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排除C项;现代主义是二战之后的思想,排除D项。26.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遗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扰,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 文化环境相对宽松B. 封建专制根深蒂固C. 君主立宪已经确立D. 人文主义已成潮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遗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扰” 说明伊丽莎白女王对文学艺术的宽容和支持,具有宽松的文化环境,故选A;材料表明伊丽莎白女王并非实行文化专制,说明

31、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封建专制受到冲击,排除B;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开始,君主立宪尚未确立,排除C;材料只是表明伊丽莎白女王的人文主义宽容态度,不能说明整个社会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排除D。27. 1516世纪,佛罗伦萨常常举办庆典活动,先前囿于个人或小圈子的艺术家,开始常常参与庆典的装饰工作,帮助打扮角色,设计服装,准备化妆品和其他装饰用品。很多教会人士和世俗统治者也乐于赞助他们。这表明文艺复兴A. 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B. 社会等级观念的消失C. 公民参政的热情高涨D. 艺术家政治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艺术走向世俗,“参与庆典”,美化生活得到教会和贵族支持,说

32、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B项“等级观念消失”与史实不符,材料艺术家的活动与“参政无关,艺术家“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体现其政治地位提升,C、D项与史实不符,正确答案是A项。28. 拉斐尔创作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达芬奇创作圣母、圣婴与圣安妮,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这主要表明当时A. 宗教开始成为艺术创作素材B. 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C. 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D. 艺术创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答案】C【解析】【详解】从两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绘画突出了人性色彩、回归人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C正确。文艺复兴时期宗

33、教开始成为艺术创作素材是明显错误的,有了宗教,就有了以宗教为素材的艺术创作,排除A。新教是宗教改革之后才出现,在文艺复兴影响下出现宗教改革,B错误。浪漫主义风格开始于18世纪末,D错误。29. 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依靠圣礼、善功和神职人员。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因为A. 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B. 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 得到了广泛的传播D.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的“信仰得救”,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因此马丁路德的思想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项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排除;

34、CD项是因信称义的影响,排除。30. 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A. 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C.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 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答案】B【解析】【详解】日内瓦改革教会组织,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会众投票选举”产生,为通过民主选举为特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奠定基础,故B正确;封建君主是世袭的,与材料民主选举的信息不符,排除A;民主选举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存在必然因

35、果关系,排除C;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神职人员,而国王是世袭的,D不符合题意,排除。31. 有思想家主张把“自主性”还给人类,而且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能够运用自己的智力摆脱不成熟状态,更相信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这种思想形成于A. 智者运动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能够运用自己的智力摆脱不成熟状态”是理性主义思想体现,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正确;智者运动倡导“人是万物尺度”,是感性思想体现,错误;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错误;宗教改革倡导改革宗教仪式,反对教会权威,错误。【点睛】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

36、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32.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A. 市民阶层力量削弱B. 封建专制统治加强C. 人文主义不断传播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到了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对社会改造的能力和目标增强,对“平等”的追求在范围上不断扩大,在内涵上逐渐拓展,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D项正确;资本主义发展,市民阶层会壮大,A项与史实不符;B项是

37、背景,与材料现象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材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随着启蒙运动发展,不是得到“传播”而影响扩大,C项是结果。33. 1791年,法国人民大规模纪念伏尔泰,将其灵柩请如先贤祠;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两者说明了A. 社会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B. 民主共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C. 专制统治扼杀启蒙思想的萌发D. 革命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答案】A【解析】【详解】法国纪念伏尔泰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以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说明社会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故选A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法国纪念伏尔泰和新文化运动都发生在民主革命以后,但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故排除B

38、项;1791年的法国和1915年的中国都结束了专制统治,故排除C项;革命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34.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一系列伟大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 欧洲的启蒙思想起源于法国B. 他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 反对专制追求共和制是他们的共同愿望D. 思想源于思想家们反对原有社会的实践【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后来发展到法国,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C选项错误,伏尔泰赞成实行开明专制逐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39、,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选项错误,思想家们并未参加反对君主制的法国大革命,他们的思想主张为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点睛】本题依据教材启蒙运动相关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5.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表明A. 法国改造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B. 启蒙运动的思想在实践中彰显C. 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诞生D.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等体现了启蒙思想,故B项正确;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近代

40、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美国1787宪法,排除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着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故D项排除。36.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A. 哥白尼的“日心说”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在逃离太阳系的过程中遭到木星引力的吸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选项符合题意。日心说、电磁感应现象和生物进化论与材料无关,ACD选项排除。37.

41、 从神学向科学的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从精神因果论向物质因果论的转变,始于此前的科学革命,但是19世纪的一些理论学说极大加快了这一转变步伐。其中最重要的是A. 牛顿的经典力学B.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C. 达尔文的进化论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19世纪的一些理论学说极大加快了这一转变步伐”可知1859年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力冲击封建神学创世说,推动了从精神因果论向物质因果论的转变,故C项正确;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排除A项;量子理论诞生于1900年,排除B项;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排除D项。故选C。38. 下表为20世纪不同时段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人数统计表国

42、别19011925年19261950年19511975年19761999年美国3人26人69人95人德国22人25人10人13人英国11人18人27人9人法国12人5人5人5人这表明美国A. 逐渐成为科技中心B. 主导资本主义世界C. 利用科技发展经济D. 操纵诺贝尔奖评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美国的顶尖科技人才不断增加,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拉开差距,这说明美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科技中心,故选A。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是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仅从顶级科技人员的增加,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表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且利用科技发展经济是现今各国的共识,排除C;诺贝尔

43、奖是当今世界科技含金量最高的一项奖项,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只对对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颁发诺贝尔奖,这显然不受美国操控,排除D。39.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他们提出“实验小说”的口号,认为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试验,要忠实客观地记载历史,而不作政治和道德的评价。这一流派的出现表明A. 工业革命决定文学状况B. 文学应独立于政治之外C. 科技革命影响广泛深刻D. 批判现实主义占据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认为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试验,要忠实客观地记载历史,而不作政治和道德的评价”可见当时科学实验的方法已经影响文学领域,说明科技革命影响广泛深刻,故选C。19世

44、纪后半期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工业革命决定文学状况”的表述也过于绝对化,排除A。“要忠实客观地记载历史,而不作政治和道德的评价”不能说明文学应独立于政治之外,文学也有批判社会弊端的作用,排除C。仅凭题干中该流派的出现不足以说明批判现实主义占据主流,排除D。40. 19世纪上半叶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管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 ( )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信息19世纪上半叶和诗人

45、的主张是强调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以选B。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中国出现了一次重大的思想危机,中国思想家产生了强烈的忧虑情绪,出现了激烈的意识争论。这使人联想起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的希腊,以及古希腊出现的后来孕育了科学精神的哲学思想。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建的大学传授的是“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和礼记,此五经据认为代表了孔子的传统。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种种修正、新的注解和具有真正价值的“概述”。儒教使之与政治局势相适应,并经受住了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压力而存在下去,把它重新塑造成为自13世纪以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新儒教。新儒教

46、不仅是对世界作出理性主义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且是一种政治和社会伦理体系。直到1912年中国帝制时代结束,新儒教一直是中国哲学中不变的指南和正统学说。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并在13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答案】(1)相同:都关注人和社会、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都重视教育;不同:前者强调“社会”的人,后者强调“个体”的人;前者强调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后者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前者注重对社会和人本问题的研究,但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后者同时注重对自然界和人

47、类生活的研究。(2)原因:吸收融合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完整;注重挖掘儒家思想的内涵,强调为现实服务;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经受住了佛教和道教的挑战;科举制的发展;儒学家们的个人努力。【解析】【详解】(1)相同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者都关注人和社会,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性;不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将人置于社会之下,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人文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更强调“个体”的人;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而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人人平等;春秋时期中国礼崩乐坏,因此更加注重对社会和人本问题的研究,但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

48、究,而同时期西方人文主义者同时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研究。(2)根据材料“汉武帝创建的大学传授的是五经此五经据认为代表了孔子的传统”可得出挖掘儒学内涵;依据材料“儒教使之与政治局势相适应”可得出强调为现实服务,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根据材料“经受往了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压力而存在下去”可知经受住了佛教和道教挑战;结合所学汉代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理论可得出吸收融合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还跟唐宋时期科举制考查儒家经典,韩愈、张载、二程等对儒家思想发展的贡献有关。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戊戌变法失败后,粱启超坚定地提出:“中国

49、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然而,所有的“黑暗”与“罪恶”非但没有根除,反而卷土重来。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这使孙中山从不遗余力地奔走于革命事业转而冷静地思考中西民族性的差异,探索在中国进行更为必要的“心理建设”的途径。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三人的共同认识,分析近

50、代中国“人的觉醒”的背景和意义。【答案】共同认识:都认识到人性解放对社会变革、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背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的宣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意义:有利于推动政治变革、有利于摆脱封建伦理纲常、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有利于西方人文精神的传播、有利于推动近代化。【解析】【详解】共同认识:根据材料“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等信息,联系近代中国社会背景,概括得出都认识到人性解

51、放对社会变革、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背景: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可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识之士的宣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总结回答;意义:结合所学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分析,可从有利于推动政治变革、促进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近代化等角度回答。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词的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

52、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即俗乐)。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摘编自关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报告材料二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境内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扫除了各民族交流的地域障碍。中原地区形成了以大都及周围地区流行的汉语为主题的新文学语言体系。蒙古族入主中原,一度废除了科举制,因科举废行而入仕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内心空虚,所以他们用更加灵活的文学形式抒发苦闷的心情。这些都促使元曲在短时间内走向繁荣。摘编自谢士霞、王晓燕元代元曲兴起的原因浅析

53、(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词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答案】(1)宋词特点:具有市井文化和士林文化的双重品格;能够入乐,具有音乐属性;形式比诗灵活,更宜于抒发感情。(2)关系:经济的发展、各个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政府的文化政策等社会环境会对某一文学形式的兴起和衰落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一定时期的文学都是该时期社会环境的反映;文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动社会环境的变化。【解析】【详解】(1)宋词特点:由材料“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可归纳为具有市井文化和士林文化的双重品格;由材料“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词的音乐属性”可归

54、纳为能够入乐,具有音乐属性;由材料“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可归纳为形式比诗灵活,更宜于抒发感情。(2)关系:由材料“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因科举废行而入仕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内心空虚,所以他们用更加灵活的文学形式抒发苦闷的心情”等信息可知,经济的发展、各个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政府的文化政策等社会环境会对某一文学形式的兴起和衰落起着相当大的影响;由材料“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可知,一定时期的文学都是该时期社会环境的反映;另外结合所学可从文学对社会环境的反作用入手分析。文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动社会环境的变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