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731.50KB ,
资源ID:69793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79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3单元 美美与共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3单元 美美与共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美美与共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谦逊()糟粕()()酝酿()收敛()相得益彰() 欺凌()便捷()悠闲() 媲美()气氛()束缚()答案xnzopninlinzhnlnjiyupfnf(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乘(2)壳(3)烙答案(1)chnshn(2)kqio(3)lolu2语境辨析法(4)银行()发行()股票,报纸刊登行()情。(5)薄()荷油味不薄(),很受欢迎,但要薄()利多销。(6)十位选手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每位选手都有一名供其随时差()遣的球童。答案(4)hnxnhn(5)bbob(6)cchi二、写对字形(1)

2、 (2)(3)(4)答案(1)崇祟(2)贬砭(3)讦奸(4)沏砌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攻击攻讦“攻击”的意思比较宽泛,指进攻或恶意指责他人;“攻讦”指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有特定的适用前提。2明确词义(1)妄自菲薄:_(2)纷至沓来:_(3)相得益彰:_(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答案(1)过分地看轻自己。(2)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3)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各自的好处。(4)自己不想要或不愿意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现多指应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多为别人着想。 语言运用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传统是一种惰性

3、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gn)制思想、束傅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突飞猛进的局面。改正:_答案钳(qin),傅缚,突飞猛进原地踏步。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_。A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B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C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D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C根据语意连贯原则, “既也还”,排除A、B、D三项

4、,故选C项。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第一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改正:_答案语义重复,去掉“第一”。 资料链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费孝通(19102005),汉族,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传统审视者庞朴庞朴(19282015),江苏淮阴人,中国现代学者。主要著作有沉思集

5、稂秀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等。美美与共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内地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

6、种种现象,于1991年4月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 文本鉴赏美美与共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倡导从现在起就必须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文章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特点及利害关系,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

7、,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答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虚)双重性 文本深读一、阅读美美与共,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_答案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2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境界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摒弃怎样的心理?_答案需要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闭关排外的心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克服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的心理。3为什么要“美美与共”?_答案这是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

8、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文化心态,是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对人们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提出的精神要求。4本文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论证?_答案(1)举例论证。如举唐朝的时候,日本善于“美人之美”,达到了双赢的结果,很好地支持了作者“美美与共”的主张。(2)引用论证。如倒数第二段引用孔子的哲学思想,告诉人们应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异文化。(3)对比论证。如第三段通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的对比,论述了达到“美美与共”这一境界的困难。5有人认为:“只要各美其美,就能实现天下大同,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观点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个

9、性和特征,都有自己文化的精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因此,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并保持好本民族的文化。(观点二)在当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下,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它们不仅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观点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各国人民、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二、阅读传统文化

10、与文化传统,回答下面的问题。6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写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财富和包袱”,这样分别阐述有什么好处?_答案这样写由浅入深,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先从要说明的概念入手,详细阐释概念的内涵,使得后面的说理深入透彻,水到渠成。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有着怎样的不同?_答案角度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概念落脚点“文化”“传统”内容形式表现为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精神意识,或者是一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即一种民族精神。表现特点时代性、民族性。惰性、渐变性。作用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与时俱进,有的播迁他邦,有的昙花一现,作用不一样,

11、但均是合理的。总体上说既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是社会稳定、国家巩固的基础。发展变化有的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有的消亡,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变化,也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态度应该批判地继承。应该学会吸收、借鉴、整合。8.为什么说“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_答案说“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财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下去的精神力量;说它们是“包袱”是因为传统的“惰性”力量会钳制人们思想,束缚人们行动的本性,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不利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9现在越

12、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西洋化,就拿过节来说吧,中国的七夕就不如外国的情人节来得浪漫。你如何看待中国人过洋节而冷落中国本土节日的现象呢?_答案(观点一)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新鲜,所以爱过洋节,这没有什么,只要不过分地浪费金钱和时间在这上面,我想过洋节没有什么不好,对社会来说,还能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在我看来,中国近些年与世界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人过洋节反而是中国融入了世界这个大家庭的一个良好表现,只有中国真正地融入世界,世界的大舞台真正接纳了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才能继续稳步地向前发展。(观点二)我们不能一味地只过洋节,而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现在过

13、洋节,是为了将来能够让外国人也过我们的中国节,我们应该中国节外国节一起过,不应该厚此薄彼,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观点三)其实过节只是一个形式,只要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开心就行,为什么一定拘泥于形式呢?现代年轻人的思想意识和我们的父母有很大的差别,对我们传统的节日可能根本不知道,加上对西方文化接受的较多,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其实父母也不要苛求孩子太多,只要能在传统节日和平常的闲暇时间多看望自己就行了。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辩证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最大的特点在于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结构严谨。辩证分析的好处在于避免挂一漏万,防止文章不严密。例如文章在分析“文化传统”的不足时,在论

14、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时,都是辩证分析的再现。2写法指导怎样运用辩证分析的写作手法一般情况下,对议论中心进行辩证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哲学观点的运用。(1)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3)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

15、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3迁移运用对成语“滥竽充数”进行辩证分析,利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续写下面的文段。(200字左右)“滥竽充数”新解家喻户晓的“滥竽充数”故事,过去多用来批评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这个故事警示后人要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今日再读,竟觉得南郭先生固然可悲,但真正令人深省之处却在于故事中的其他角色:_【参考示例】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

16、严,用人不察,又不懂装懂,给了南郭先生充数之机;乐队队长只取俸禄,不尽职务之责,竟不知队伍中有“竽盲”之实,抑或知而不报,对上级极端不负责任,让南郭先生自在地混了几年;南郭先生身边的“竽师”肯定听得出他不会吹竽,然而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去或不敢伸张正义,以至于南郭先生愚弄了别人还自鸣得意。 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在这方面,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

17、么”;又如“修己而不责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这样的格言,都包含了克己、忍耐、收敛的意思。【应用角度】“包容”“自省”“忍耐”等。2素材应用学会包容他人,互相欣赏,和平共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争端中找寻平衡点,在分歧中求同存异,搁置争议,理解对方,达成共识。宽容,不仅仅是一种气度,一种风格,还是一种临高望远的大智慧。海纳百川,山容万树,是一种博大的宽容;“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睿智的宽容。其实无论国家、民族、组织之间,抑或同事、夫妻,甚至陌生人之间,如果都能做到“共美”,这个世界真的就会达到和谐的境地。 群文阅读导读:“传统”本身“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所以对待

18、传统既不能把它当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来,也不能把它当作历史的垃圾,简单地予以抛弃。应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两重属性,从新的视角和层次来理解和再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弊端,并从中汲取复兴中华文明的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使中华文明永远灿烂辉煌。文化的长度与高度文化的长度不能产生高度,文化的高度却能拓展宽度。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立国史,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观衡量,可谓典型的“没文化”。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以技术和产品为形态的美国文化光斑,在世界上到处闪烁,这是文化的高度拓出的宽度。在殖民时代已经远去的今天,文化以非武力方式实现其辐射与覆盖,或者叫文化输出,可以理解为“文化侵略”,也可以理解为先进文化

19、对其他国家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积极影响。 匪夷所思的是,我们有些人仍然不知忧患,自我感觉甚好。有段时间,自鸦片战争后一直作为变革图强反动力量的“中国文化中心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名义,在社会生活层面上异常活跃,仿佛“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自主知识产权就在里面,足以解决钓鱼岛等问题。“弘扬传统文化”活动铺天盖地,“论坛”“讲坛”“大讲堂”,图书报刊“牛皮癣”,只要是“传统”都在大力弘扬之列。在科学技术主导世界的今天,用不能孕育现代科学技术因而和自主知识产权很难沾边的所谓“传统文化”影响和浸润国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妨回头看看其效果:偃旗息鼓没几年的“大师”们

20、又纷纷出山,慧眼看风水,芒硝治百病,治死了不少人,有关部门查究起来难度还很大。奢靡之风盛行,豪宴豪宅豪车豪金,诗经里的官仓鼠穿越千年,由“硕鼠”迅速长成“老虎”,国家周边闪着虎视眈眈的绿眼睛。不加定语限制的“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内含积极和消极两种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两种力量的总和,糟粕与精华一体共生。应该大力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引领和推动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全部。如果“传统文化”等于“优秀文化”或“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就不会有一部让人不忍卒读的近代史了,中国人民早就站起来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泽东的态度依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最高

21、原则和唯一正确方法。以所处时代为前提,文化的强弱标志是它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的高度。我们的传统文化长度足够骄人,但是把长度当成高度,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心眼有问题。聂鲁达用诗歌为他“瘦长的祖国”忧虑,我们有一脉瘦长的传统文化,如果真爱它,最好用忧患和创造去爱,给它捉虫子浇汗水,让它粗壮高大起来,开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朵,强大美丽自己的同时,也为更多国家送去芳香。河伯没见到海之前,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水是可以理解的,见了海还觉得自己最大,那就不好办了。河伯不这样,河伯见到海立刻知道了自己是谁,“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华民族,1840年才真正见到“海”,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民族复兴,

22、需要警惕的仍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老毛病:盲目自大、麻木不仁以及有了半亩地之后的沾沾自喜。享文化之繁华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小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根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雄伟的中华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便让灵魂与文化一道,穿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

23、,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为文化的载体,寄予着心灵的世界,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那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

24、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 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若虚的“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缥缈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愿乘文化之舟,渡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挚真,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吟一生,幸福一生。 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诵国学经典1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

25、阝不。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庚桑楚【注释】阝不(pi):墙。女(r):通“汝”,你。古文今译人们追求私利之心十分迫切,为此儿子杀父亲,臣子杀国君,大白天偷盗,光天化日之下去挖别人的墙。我告诉你,天下大乱的根源,必定是在尧舜的时代产生的,而它的遗害则一定会留存到千载之后。千载之后,必定会有人与人相食的情况出现!知行启迪这句话让人明白仁义一旦虚伪之后的严重后果,所以庄子反对仁义,因为仁义是君主为了统治天下而设定的,是违背人性的。仁义不能体现人的真性情,所以仁者总是很虚伪,总是患得患失。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也是自然的。既然是天生、自然的,就

26、不能刻意人为,否则就会被利用,就会出现人吃人的后果。2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名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徐无鬼【注释】谥(sh):谥号,古时帝王或大臣死后的称号。实:财物。古文今译因此在活着时没有爵禄,死后也无谥号,财物未聚集,名声也未建立,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大人。狗并不以善于狂吠为好,人也不以善于讲话为贤,何况是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呢!成就伟大的事业也不足以称为伟大,何况是要成就修养德行呢!知行启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给事物强加一个好坏的标准,因为这个标准并不一定就准确。道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所以对道的理解不尽相同,而知是无涯的,所以辩言不能将知一一列举。世俗的判断标准不能准确地表达事物的本质,善吠的狗不一定就是好狗,善言的人不一定就是贤能的人。真正的贤能之士不一定就是世人皆知,天下皆知的能人也不一定就有真正的贤德。- 1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