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4 ,大小:3.06MB ,
资源ID:69785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785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高考政治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4 第14单元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高考政治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4 第14单元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

1、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核心考点 深剖细析 栏目导航 高考真题 集中研究 考纲展示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

2、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的物质性(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概念温馨提示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

3、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温馨提示(1)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共性的概括,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2)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

4、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 世界的物质性1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 50 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 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ABCD解析: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这说明自然界

5、是客观的,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正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错误;题干体现了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但不涉及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内容,错误。答案:D2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ABCD解析:“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

6、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要正确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本身说法错误,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选 D。答案:D题组二 物质的概念3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后来,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 0.17 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D实践是检验认识

7、的真理性的主要标准解析:材料中的实验验证了反物质的存在,说明不管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都包含着一切物质所共有的客观实在性,B 项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项混淆了物质的可知性与客观实在性。意识有正误之分,C 项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项中“主要标准”说法错误。故选 B。答案:B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由此可见,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BCD解析: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

8、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答案:D题组三 全球多地连续出现极端天气2018 年 11 月 29 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2018 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要实现控制全球升温的既定目标,必须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5有关报告称,2018 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这告诉我们()A人与自然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解析:A、B 两项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自然灾害,这说明自

9、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故选 C 项;D 项与题干无关。答案:C6科学家预测,在 21 世纪,气候变暖会带来的灾难数将以 6 倍的比率增加。地球两极的冰块正在大量融化,这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而它又将反过来加速地球气候变暖,使未来的人类在温室效应的热浪中“备受折磨”。这说明()A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起阻碍作用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解析:“温室效应”导致人们“备受折磨”,说明人们没有很好地与自然界相处,没有尊重自然,故选 A 项;B、D 两项说法错误;C 项与题干无关。答案:A考点二 哲学的运动概念抓教材

10、夯基础自主扫描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性质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

11、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温馨提示(1)全面认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2)唯物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3)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要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坚持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

12、统一。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问 题 物质的运动(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显而易见的,如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河水;有些事物的运动是不易察觉的,如泰山在 100 万年间升高了几百米;还有些事物的运动虽然是快速的,但也不容易感觉到,如织女星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它以 14 千米/秒的速度飞奔,微观世界的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中的“运动”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尝试解答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总结提升 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

13、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 物质与运动1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这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D主观

14、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 项符合题意。A 项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C 项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 项错误。答案:B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解析:“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是说法度、事例、风气都是运动变化的,说明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 项错误;B 项符合题意;

15、C 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D 项错误,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答案:B题组二 运动与静止3下列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昨日去兮,杨柳依依。今日来兮,雨雪纷飞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ABCD解析:题中观点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蕴含的哲理与此一致,当选;强调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C方法技巧 巧解引文类选择题解答引文类试题一般把握三步:第一步明确名句内涵,一般结合材料背景,粗略了解名句的具体含义。还可以通过抓取关键词,明确表达主旨。第二步对应教材,明确名句所体现的

16、教材知识。第三步链接题干与题肢,对应教材,选取答案。4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下列观点正确反映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江河竞注而不流C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为 A 项;B 项是只看到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C 项是否认物质是运动主体的唯心主义观点;D 项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答案:A题组三 中央政治局部署经济工作2018 年 10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

17、作。会议强调,面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5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运动属性与物质载体的统一C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解析:“稳”即相对静止,“求进”意指运动的绝对性,答案为 A;B、C 两项不为材料所反映;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不具有统一性,D项错误。答案:A6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

18、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列与“稳中求进”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ABCD解析:“稳中求进”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蕴含哲理与此一致,当选;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排除;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排除。答案:C考点三 物质运动的规律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温馨提示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

19、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温馨提示(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3)方法论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温馨提示 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

20、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问 题 规律的客观性(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发展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尝试解答规律具有客观性,不

21、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总结提升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2、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 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1我国的诗词歌赋往往蕴含丰富的哲学道理。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解析:从诗句中“常道”“常数”“常体”我们能够看到材料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D 项与其寓意相近。A 项强调了立足点不同,人们的认识和感觉就不同,

23、B 项强调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C 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均与题意无关。故选 D。答案:D2众所周知,饮茶有利于健康。一般而言,身体健康,身强力壮的体力劳动者、年轻人可以饮用各类茶叶,其中以饮绿茶和青茶为宜。对于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的生物碱,尤其是咖啡碱和茶碱,都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的机能,多喝茶或喝浓茶会促进心动过速,从而给冠心病患者带来危险。由此可见()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C物质有规律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D规律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解析:材料旨在表明饮茶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这表明只要规律发生作用

24、的条件存在,规律就会发挥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为 D;A、B、C 三项均与材料中心无关。答案:D题组二 发挥主观能动性3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 50 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解析:自然界是客观的,A 项错误;B 项的观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规律是客观的,

25、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D 项错误。故选 C。答案:C4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春小麦生长期缩短,产品和品质都有所下降,而冬小麦则更加适宜种植了。气候变化还适宜棉花、葡萄等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对马铃薯等喜冷作物却不利。这就使农民不得不对原来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该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由农民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是建立在变化了的实际基础上的 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ABCD解析: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种植结构,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和按客观规律办事,故选。错误,调整种植结构的“决定”是由农民做出的,但是这个“决定”是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所以,

26、从根本上说还是客观决定主观;不选,政策也属于意识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故选 D。答案:D方法技巧 与“规律”有关的热点类题目的命题依据及答题技巧规律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高频知识点。其中,规律的客观性是重点考查对象。试题多以贴近生活的事例、古诗词、俗语、漫画等为背景,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加以考查,也有个别地区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命制;既有专门针对该知识点的考查,又有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点的综合考查。解答与规律有关的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改变和消灭,但人可以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二是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发挥主观

27、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条件。题组三 首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2018 年 12 月 1 日至 2 日,首届“创新生态共赢”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在北京举行,中高会绿色产业发展联盟同期成立。绿色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对探讨中国绿色发展新方式、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建设“绿色中国”具有重要意义。5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绿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

28、观为根本出发点ABCD解析:规律是客观的,坚持绿色发展,体现了尊重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不符合题意;错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不是为“根本出发点”。答案:A6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城镇化建设的哲学启示是()利用自然首先要改造自然 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 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的原貌 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BCD解析:“天人合一”的意思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方法论上看,启示我们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故选

29、 D。错误,利用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错误,改造自然不是要保持自然的原貌。答案:D 1.(2018浙江卷)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ABCD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明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0、,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规律,而不是运动,排除;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改造规律,错误。答案:D2(2016高考全国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BCD解析:本题考查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知识。“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

31、,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说明他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当选;军事行动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实际,而非真理性认识,故错误;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故错误。答案:B考题感悟 1关于物质的概念多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或者一些风俗人情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复习时注意把握物质的内涵与外延。2物质与运动、静止的关系在高考中多结合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哲学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古诗词,设置选择题。由于唯物论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考时往往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考查,解答问题时需要有意识地联系相关知识。3规律是近年来高考的高频考点,高考多以漫画、名言警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材料,设置选择题或者体现类、措施类、原因类非选择题。在备考中注意全面把握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掌握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发展观、矛盾观等知识的内在联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