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1该流域新垦区()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解析:选C。从图中看出,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的划分并不一致,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并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A面状与点状B线状与岛状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解析:选D。行政中心与新垦区分别为城镇地域与乡村地域,结合图可以得出,空间分布分别为点状与面状。(2013试题调研)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34题。3关于四大茶区叙述正确的是()A四大茶区1月份均温都在0以上B
2、同一季茶叶采摘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C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以长江为分界线D自南向北,茶区土壤酸性呈增强趋势解析:选B。江北茶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江南茶区延伸到长江以北;自北向南,茶区的土壤酸性呈增强趋势;受气候影响,同一季茶叶采摘时间大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4“南茶北引”过程中,茶叶在江北茶区易受到的自然灾害有()A低温、冻害 B台风、寒潮C水土流失 D风暴潮、霜冻解析:选A。江北茶区位置偏北,冬春季节易受寒潮、风雪、低温、冻害等影响。(2014山西朔州模拟)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56题。5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
3、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6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解析:该题考查读图能力。由图可知,该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快,成为目前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小。说明该地区10多年来,产业结构变化以第三产业拉动为主,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并得到优化。该地区三大产业就业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并变化不大;第二产业比例最低,且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略有上升,但增幅小。
4、反映出10多年来该地区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答案:5.D6.D(2014临沂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回答78题。7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A BC D解析:选A。图中从到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由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8从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 B交通运输C劳
5、动力 D市场解析:选D。从到时期,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及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2014湖南联考)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回答910题。9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解析:选B。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看出,甲是西欧地区,乙是中亚地区。西欧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光照和热量条件不足。中亚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10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甲地河流水
6、流急,水能丰富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解析:选D。甲地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冬季气温在0 以上,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量稳定,没有凌汛现象。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流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季节变化明显。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A BC D解析:选B。A地由早期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是
7、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对蔬菜、瓜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A地现在变为了市区,说明该地区城市规模正在扩大。1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规模:先增大后缩小规模:先缩小后增大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A BC D解析:选C。结合图例很容易看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规模为先增大后缩小,从早期到中期,该城市传统工业规模扩大,与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有关,布局也从市中心迁往城市东北郊区,与地价和环境因素有关;从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在缩小,出现了高新技术区,这与该城市产业升级有关。二、综合题13 (2014北京海淀区期末测试)读图甲、图乙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材料一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材料二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石雕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有
9、利的自然条件。(2)结合材料一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3)读图乙,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4)结合材料二分析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首先落实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再考虑茶树的种植要求,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应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水,最好是酸性的土壤等,然后再观察图中福建的这几个方面,便不难得出结论。第(2)题,经济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应考虑地理位置、历史基础、技术、交通、政策、劳动力和土地等因素,再结合福建的具体情况分析即可。第(3)题,影响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河流的水系特点等,结
10、合该地的气候类型和图中晋江的水系特点,不难作答。第(4)题,城市化的特点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等方面考虑,这些信息的具体情况在材料中都能找到。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较好;土壤:(弱)酸性的红壤,适合茶树生长。(2)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与先进技术;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东南沿海),年降水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支流多,汇水量大。(4)特点: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成因:民营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14(2012浙江
11、文综)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2)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3)比较地和地水资源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本题属于地理事物分布类问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点及综合分析能力。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分布的描述,应结合图1,图中显示了澳大利亚西部地区,铁矿石就在其中西部分布,要准确描述其铁矿石的分布及出口地的地理位置;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
12、件应从原料地特点、市场、及与出口港口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去分析。第(2)题,本题是对季风及地中海气候特征及成因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图2所给的、两地的气候资料,可看出地是当地夏季多雨、地是当地冬季多雨。此问的回答学生易把南北半球季节相混淆而失分。第二问气候特征成因的分析,地夏季多雨的原因难度较大,学生只重视亚洲季风,而忽略澳大利亚西北部和南亚季风成因一样,风带随季节变化移动并且风向因南北半球位置不同而变化,从而对地多雨原因分析错误。第(3)题,本题是对澳大利亚水资源的考查。应从水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方面去分析。学生获取信息不全面、概念理解不全易失分。如:只看图3,分析出、两地地表水的总量及季节差异,而忽略图1中的图例“自流井盆地”这一信息,没意识到自流井盆地意味着有地下水,地下水也是水资源,从而导致漏答两地均有丰富的地下水这一相同点。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 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2)地夏季降水集中;地冬季降水集中。 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3)相同点:、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 不同点:地水资源总量比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地地表水较丰富,集中在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