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730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育才中学孔德学区2018-2019-2高一年级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的代号填在答案卡上)1.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 硝酸应该保存在无色的试剂瓶中B.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 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因此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放在阴凉处,故A错误;B.新制的氯水为液态,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从而导致氯水失效,所以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故B错误;C.氢氧化

2、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打不开,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故C错误;D.氢氟酸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则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故D正确。故选D。【点睛】药品的保存方法应根据其性质决定:见光易分解的避光(棕色瓶);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反应的或易挥发的密封(隔绝空气);固体药品广口瓶;液体药品细口瓶。2.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 用大量漂白银耳B. 用小苏打焙制糕点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 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答案】A【解析】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漂白食品,故A错误;B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

3、aClO,NaClO中氯元素为+1价,能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所以能杀菌消毒,用小苏打(NaHCO3)可以焙制糕点,故B正确;C水垢的成分为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则可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故C正确;D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能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3.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gH218O 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AB. 氢气含有分子数目为C.

4、所含的分子数为D. 的中含离子数为【答案】A【解析】【详解】A.H218O与D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且所含有中子数均为10个,2.0g的物质的量为2.0g20g/mol=0.1mol,故所含的中子数为NA,故A正确;B.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m/M=1g2g/mol=0.5mol,则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故B错误;C.氯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1个NaOH中含有1个钠离子和1个氢氧根离子,故0.1mol的NaOH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2NA,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5、)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 =HClHClO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 反应:Ba2+SO42=BaSO4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钙为难溶物质,应用化学式表示,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故A错误;B.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次氯酸为弱酸,应用化学式表示,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故B正确;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反应为2OH-+2H+Ba2+SO42-BaSO4+2H2O,故C错误;

6、D.电子的得失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2Fe3+2Cl,故D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一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 “二看”拆分是否恰当:在离子方程式中,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拆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拆分,要写成化学式;“三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离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是客观事实相吻合。5.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A. 2NO+O2=2NO2B. 3NO2+H2O=2HNO3+NOC. N2+2O22

7、NO2D. 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盐【答案】C【解析】【详解】“雷雨肥庄稼”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跟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2NO+O2=2NO2,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盐,供植物吸收,错误的为C,故选C。6.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

8、,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 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答案】A【解析】A. 常温下,浓硝酸与铝发生钝化,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钝化属于化学反应,故A错误;B. 浓硝酸不稳定,光照下易分解为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二氧化氮溶于浓硝酸导致浓硝酸变黄色,故B正确;C.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是浓硫酸将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水的过程,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正确;D. 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喷泉实验中因氨气溶于水导致圆底烧瓶中压强减小,从而形成喷泉,故D正确;答案选A。7.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

9、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 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故A正确;金刚石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u发生反应,故C错误;SO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8.只用一种试剂,将NH4C

10、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分开,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B. AgNO3溶液C. BaCl2溶液D. Ba(OH)2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NH4Cl和(NH4)2SO4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刺激性气体,无法区分NH4Cl和(NH4)2SO4,NaCl和Na2SO4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也没有试验现象,无法区分NaCl和Na2SO4,故A错误;B.加入AgNO3溶液后,四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区分,故B错误;C.(NH4)2SO4和Na2SO4都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区分(NH4)2SO4和Na2SO4,故C错误;D.加

11、入氢氧化钡溶液后,Na2SO4产生白色沉淀;NaCl无反应发生,也无现象产生;(NH4)2SO4产生白色沉淀,并伴有刺激性气体;NH4Cl产生刺激性气体,但无白色沉淀,每种溶液都产生不同的现象,所以氢氧化钡溶液能将它们区分开,故D正确。故选D。9.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没有明显反应现象的是( )A. 将CO2通入硝酸钡中B.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并相互靠近C.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D. 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答案】A【解析】【详解】A.碳酸酸性比硝酸弱,二氧化碳与硝酸钡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故A正确;B.浓盐酸和浓氨水挥发性很强,挥发出的NH3气体和HCl气体可以直接

12、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形成白烟,故B错误;C.硅酸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硅酸是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故C错误;D.因HCl气体可与烧碱反应,溶液碱性消失,溶液的红色褪去,故D错误。故选A。10.下列可用来区别和气体的是( )澄清的石灰水氢硫酸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氯化钡品红溶液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只要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现象不同,即可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硫酸与二氧化硫生成硫和水(2H2S+SO2=3S+2H2O)、氢硫酸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使氯水褪色(SO2+Cl2+2H

13、2O=H2SO4+2HCl),二氧化碳与氯水不反应;二氧化硫具有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均弱于盐酸,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考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性质点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共性也有区别。共性: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都有弱的氧化性;区别:二氧化硫有强还原性和漂白性,二氧化碳没有。11.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 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B.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 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

14、性气味的气体D.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答案】D【解析】【详解】稀硝酸中加铜发生的反应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图溶液的溶质是Cu(NO3)2,图溶液中的Cu(NO3)2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稀HNO3,发生的离子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所以铜片会继续溶解产生无色NO气体,在试管口NO遇到空气,又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NO2气体:2NO+O2=2NO2,答案选D。12.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 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

15、色C. 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D. 二氧化硫和过氧化钠使品红褪色【答案】C【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度降低是因溶剂增多,而浓盐酸易挥发浓度减小是因溶质减少,原因不同,A错误;B氯水中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墨水褪色,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使红墨水褪色,原理不同,B错误;C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均是因为发生了钝化,原理相同,C正确;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C。13.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 14C原

16、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不同C. 是C60的同素异形体D. 与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答案】C【解析】【详解】A.因同一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是一样的,所以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A正确;B.因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C原子与14N原子中14表示质量数,而C和N的质子数分别为6和7,因此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8、7,故B正确;C.14C是原子,不是单质,故C错误;D.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所以与12C、13C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C。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

17、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A族的所有元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因为F元素没有正价;第三和二周期都是含有8种元素的,B不正确;副族全部是金属元素,C正确;D不正确,氢元素是非金属,位于IA,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有关判断点评:在掌握元素周期律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例,例如F元素没有正价,氧元素没有最高价等。15.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A. 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B. 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C. 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D.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

18、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生成物中有水,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发生水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A错误;B.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反应不需加热,NO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收集方法不合理,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图中收集方法不合理,导管应短进长出,故C错误;D.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O2,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16.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

19、A16.8L(标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H+的浓度为1molL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 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 反应中共消耗锌95.5gD. 反应中共转移电子1.5mol【答案】C【解析】【详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16.8L22.4L/mol=0.75mol,浓硫酸中n(H2SO4)=18.5mol/L0.1L=1.85mol,浓硫酸中n(H+)=2n(H2SO4)=1.85mol2=3.7mol,反应后溶液中c(H+)=1mol/L,则参加反应的n(H+)=3.7mol-1mol/L1L=2.7mol,Zn+2H

20、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ZnSO4+H2,设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x,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H原子守恒、气体的物质的量列方程为x+y=0.754x+2y=2.7,解得x=0.6、y=0.15,所以二氧化硫、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0.15mol,A.通过以上分析知,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故A正确;B.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二氧化硫和氢气的体积之比=0.6mol:0.15mol=4:1,故B正确;C.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消耗m(Zn)=0.6mol(6-4)+0.152(1-0)265g/mo

21、l=48.75g,故C错误;D.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0.6mol(6-4)+0.15mol2(1-0)=1.5mol,故D正确。故选C。第二卷 非选择题17.科学家哈伯因为氨气的合成曾获1918年诺贝尔奖。(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检验氨气已装满的方法是_。(2)氨气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把氨气换成_(填序号)也可形成喷泉实验。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氯化氢气体 D氢气(3)完成氨催化氧化生成为NO的反应方程式_,产物NO有毒,不能排入空气中,若将NO和氧气一起通入水中能生成硝酸的化学方程式:_(4)2.56g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然后通入水中恰

22、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则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mol。【答案】 (1). 2NH4Cl+Ca(OH) 2CaCl2 +2NH3 +2H2O (2).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而现象则是试纸变为蓝色 (3). C (4). 4NH3+5O24NO+6H2O (5). 4NO+3O2+2H2O=4HNO3 (6). 0.02【解析】【详解】(1)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 2CaCl2 +2NH3 +2H2O,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

23、气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经收集满,故答案为:2NH4Cl+Ca(OH) 2CaCl2 +2NH3 +2H2O;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而现象则是试纸变为蓝色。(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氧气、氢气难溶于水,均不能形成喷泉,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能形成喷泉,故选C,故答案为:C。(3)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一氧化氮和氧气混合通入在水中恰好反应生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4NO+3O2+2H2O=4HNO3。(4)2.56gCu的物质

24、的量为2.56g64g/mol=0.04mol,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生成硝酸,这说明铜失去的电子最终被氧气获得,0.04mol铜失去0.08mol电子,1分子氧气得到4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8mol4=0.02mol,故答案为:0.02。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设计装置D的目的是_。(4)最后用某溶液进

25、行尾气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 蒸馏烧瓶 (2).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3). 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4).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5). 5SO2+2MnO4-+2H2O=2Mn2+5SO42-+4H+ (6). 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 (7). SO2+2OH-=SO32-+H2O【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名称书写;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2)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和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性、还原性;(3)因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但加热褪色

26、后的溶液又可恢复红色,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4)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详解】(1)该仪器是蒸馏烧瓶,硫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故答案为: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通入二氧化硫后溶液褪色,说明高锰酸钾将二氧化硫氧化,自身被还原,所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看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5SO42-

27、+4H+,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单质,硫不易溶于水,所以看到无色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故答案为: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出现淡黄色浑浊;5SO2+2MnO4-+2H2O=2Mn2+5SO42-+4H+。(3)因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但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可恢复红色,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故答案为: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4)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19.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1)少量SO2通入到Ba

28、(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2)请回答有关问题。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则操作的名称为_,试剂A的化学式为_。(3)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1). SO2Ba2+2OH-=BaSO3H2O (2). SO2OH-=HSO3- (3). 过滤 (4). HCl (5). BaSO4 (6). 2SO22Ba2+O22H2O=2

29、BaSO44H+【解析】(1)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时生成正盐,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时生成酸式盐,故离子方程式为:Ba2+SO2+2OH-=BaSO3+H2O;SO2OH-=HSO3-;(2)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的白色浑浊可能是硫酸钡还可能是亚硫酸钡,硫酸钡和盐酸不反应,但是亚硫酸钡可以和盐酸反应,溶解,可以用盐酸来鉴别沉淀成分,故答案为:过滤;HCl;(3)硫酸钡和盐酸不反应,但是亚硫酸钡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白色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物是BaSO4,BaSO4沉淀的生成和亚硫酸根离子的不稳定性有关,空气中的氧气将亚硫酸根

30、离子氧化,最终生成硫酸钡,即2SO22Ba2+O22H2O=2BaSO44H+。20.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第_族;(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_。【答案】 (1). 氮 (2). 硫 (3). 氟 (4). 三 (5). A (6). (7). 2F2+2H2O4HF+O2【解析】【分析】依题意,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位置看,A、C只能处在第二周期

31、,而B处在第三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1,则C为x+1,B为x+8,则有:(x-1)+x+1=x+8,解得x=8,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N、S、F,据此答题。【详解】(1)依题意,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位置看,A、C只能处在第二周期,而B处在第三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1,则C为x+1,B为x+8,则有:(x-1)+x+1=x+8,解得x=8,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N、S、F,故答案为:氮,硫,氟。(2)S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S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故答案为:三,

32、A。(3)F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F2与H2O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故答案为:;2F2+2H2O4HF+O2。【点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及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明确短周期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推断。21.AH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酸式盐,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G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与E按1:2通入水中_;GH_D的浓溶液与红热的木炭反应的方程式:_(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中

33、阴离子的方法:_。【答案】 (1). NH4HSO3 (2). 2NH3+SO2+H2O =(NH4)2SO3 (3). 3NO2+H2O=2HNO3+NO (4). C+2H2SO4(浓)CO2+2SO2+2H2O (5). 取少量被检验溶液注入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否则溶液中不存在SO42-【解析】【分析】G是红棕色气体,则G是NO2,F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F是NO,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H是HNO3A是酸式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E和氧气反应生成NO,则E是NH3,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

34、B能和氧气反应生成C,所以B是SO2,C是SO3,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D为H2SO4,A是酸式盐且是铵盐,所以A是NH4HSO3,据此答题。【详解】由分析可知:A是NH4HSO3,B是SO2,C是SO3,D为H2SO4,E是NH3,F是NO,G是NO2,H是HNO3。(1)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是NH4HSO3,故答案为:NH4HSO3。(2)SO2与NH3按1:2通入水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方程式为2NH3+SO2+H2O=(NH4)2SO3;GH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5、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故答案为:2NH3+SO2+H2O=(NH4)2SO3;3NO2+H2O=2HNO3+NO;C+2H2SO4(浓)CO2+2SO2+2H2O。(3)D为H2SO4,其阴离子为SO42-,SO42-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被检验溶液注入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否则溶液中不存在SO42-,故答案为:取少量被检验溶液注入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否则溶液中不存在SO42-。【点睛】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