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一六八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2014年4月5日上午,第24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在大槐树祭祖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古槐移民后裔齐聚大槐树,虔诚祭拜先祖。洪洞大槐树祭祖大典的举行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答案】B考点:宗法制在当今的影响,材料中寻根问祖的活动正是注重血缘亲情的一种体现,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错误。2、2011年,安徽宣布撤
2、销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两千多年前,秦朝推行郡县制,在今合肥、巢湖分设合肥县和居巢县,属九江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九江郡守需要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B郡县制为秦始皇首创C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D郡、县长官不得世袭【答案】B考点:郡县制。依据所学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并不是秦始皇创立的,因此B项错误。秦始皇在全国确定以郡县制为地方行政制度。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对皇帝负责。故A、C、D三项说法正确。故选B。 3、毛泽东盛赞秦始皇: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指封建论作者柳宗元)返文王。诗中百
3、代都行“秦政”指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D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朝确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被后世的封建王朝所继承与发展。故本题应排除A、B两项,选择D项;C项开始于西周时期,与题目中的信息“秦政”不符。 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说:“汉朝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对应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考点:郡国并行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
4、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的文字说明了汉代初期一方面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同时还实行了分封制,所以这是一种二元的郡国并行体制,答案选B项,A C两项说法不够全面,D出现在元代。5、二十四孝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科举制 B.察举制 C.刺史制度 D.九品中正制【答案】B 考点:察举制。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的信息,可知这一现象与汉代推行的选官制度察举制相符,其选拔的标准是品德、才能,故B项正确; C项是监察制度;D项是看门
5、第的高低,A项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考试选官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6、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考点:监察制度。通判是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也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通判既是州郡官的副职,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监郡)和督邮(监县)的双重监察作用,可以说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
6、官,同时设“通判” 负责监督,所以答案选C。7、“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答案】D考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宰相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8、陈旭麓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
7、固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D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答案】D考点: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的信息,可知题干强调的是由于道光皇帝思想的落后,而其又掌握了极大的专制皇权,从而延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9、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马克思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因为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妥协行为不满
8、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英国武装侵略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答案】A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除了阶级矛盾激化,还有就是中国受到了外国的侵略。所以答案选A。10、下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A.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都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土地的愿望B.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都没有真正地落实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答案】C考点:图片所示分别是太平天国前、后期的革命纲领
9、,结合所学知识,A 项是天 的意义;B项是资的意义;D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两部文献。本题选 C项, 天 资 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因文献自身的空想性、战争环境等因素都没有真正地落实。11、2012年11月8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拍卖两件珍贵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拍卖行还附上了“出身证明”,明确记载了文物由英军第67兵团上尉军官阿瑟朱尔斯罗伯森1860年“从中国夏宫带出”。 该文物被掠夺于何时?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答案】B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材料“圆明园流失文物”、“从
10、中国夏宫带出”可以看出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列强掠走的圆明园文物,故选B。12、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考点:西方列强侵略。A项割让香港岛、B项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C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与题目中的信息“不割我土地”不符。故排除。13、1894年11月纽约世界报谴责日本时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当时,作者可能列举的有力史实是A日本两次挑起世界大战野蛮侵略亚洲邻国B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野蛮侵略中国
11、C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大片国土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答案】B考点:甲午战争。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内容分析“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分析,并结合材料所给的时间,应该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甲午中日战争。故选B。 14、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A太平天国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C考点:义和团运动。由材料信息可以
12、看出中国这一时期对洋人的歧视,依据陈旭麓的话可以判断是义和团运动时期。A项时期并未发生明显的盲目排外的情况,且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还有浓厚的基督教的色彩;BD项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并未盲目排外。15、梁启超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C辛亥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答案】C考点:古代历史上的革命。西周时期实行的是政权和族权相结合的制度
13、,表现为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因此A项正确;B项正确,汉代建立后,承袭前朝的郡县制,进一步打破了贵族政治,建立了官僚政治,C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D项说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16、“国”字在书法里面有41种写法,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的“国”字被广泛使用最晚的是【答案】C考点:辛亥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汉字的变迁看历史变化的能力。汉字的书写往往会反映时代的特征。A项大口里面一个王,说明整个国家是一个王的,应该是分封制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D两项大口中是八土、八方,应该是统一的封建王朝,天子一统天下。而C项大口里一个
14、民字,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应该是近代辛亥革命之后。所以C项最晚。17、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和欢聚的重要场所。下列三个广场中,当时普通人能进入的有 古希腊中心广场 古罗马中心广场 清代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A B C D【答案】B考点:明清皇权专制的体现;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特点对比。“普通人能进入的”的广场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政治氛围;相反,则体现了专制、独裁、等级、保守、封闭、落后的政治氛围。符合这一标准的,在本题中只有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特点,即选;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位于紫禁城内的太和殿前广场,普通人不可能随意进入。18、克利斯提尼
15、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所有人,后者适用部分公民【答案】A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克利斯提尼时期”、“梭伦时期”等,可知,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内容。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梭伦改革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组成“五百人
16、会议”。综上,故,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19、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C考点:雅典民主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享受权利,打破了世袭特权;而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的官员的世袭,科举制度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故答案选择C项。20、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
17、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D“出丧时,妇女不得抓破面容,也不得无节制地嚎哭”【答案】B 考点:罗马法。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十二铜表法的规定体现的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也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故B项正确;ACD三项没有涉及到保护私有财产的问题,故排除。21、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
18、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C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D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答案】C考点:罗马法。A项明显错误,罗马法确实影响了整个世界;BD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把二者糅合到一块了;C项正确,说的是罗马法的影响。22、丘吉尔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他的英语国家史略书中说道:“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获释重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
19、制的确立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B继承了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C对国内国外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D导致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答案】B考点:君主立宪制的作用。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 说明英国国王在民众心中地位高,处死国王实际上是一种超出英国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极端行为。“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获释重的轻松感”则反映了人们对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暴行的反感。因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方面继承了悠久的传统即保留
20、国王,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又是国王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事。材料重点强调英国民众对于君主的情感因素,因此排除ACD项。23、乾隆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B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D让位都是无奈之举【答案】 B考点:中外政体的比较。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仍然是王位世袭制,并没有否定君主专制体制,更谈不上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与华盛顿辞职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有着本质的不同,华盛顿辞职并非无奈之举,而是淡
21、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所以答案选B。24、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逊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A两场革命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 B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 C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君主制 D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光荣革命”和中国清帝逊位都标志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的结束,故选A项。B、D两项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实际情况不符,C项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不符。25、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
22、,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选举产生的【答案】C考点:唐朝三省六部制;1787年宪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本质区别”,得出这样的解读:由于古代中国统治者自秦朝开始,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民主政治,故,排除AB两项;D项是对题干图片信息的曲解和误读,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左图反映了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即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君权,体现封建
23、君主专制;右图反映的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26、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政府各级官员都由民间选举产生C法律都规定议会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答案】C考点:代议制民主。A不对,如英国国家元首为国王,统而不治,首相拥有行政实权;B不对,如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组阁;D不对,如德国政府首脑宰相是对皇帝负责而非对议会负责,美国则实行三权分立;代议制民主的含义就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而议会掌握立法权,因此选C。27、
24、底特律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2年美国最悲惨城市。曾经有200万人口的底特律,现在只剩下70万人口。你认为底特律的衰败对它所在的密歇根州在政治方面可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总统候选人的产生 B参议员席位分配 C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的产生 D众议员席位分配【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题干没有提总统和最高法院法官的产生办法,众议院是根据公民人数组成的,每一州以人口为基准在众议院中行使代表权,但各州至少有一名议员。议员总数经法律定额为435名,众议员一任两年。众议员代表着选民的利益,所以人口多的州众议员也多,表决的优势也就多。参议院是来自各州的,每州2人,总数100人,
25、参议员代表着各州的利益。参议员任期六年,相互交错,故每隔两年改选约三分之一的席位。故选D。28、1911年12月,孙中山发表谈话说道:“中国于地理上分为22行省,加以3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为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倘用北美_制度,最为相宜。题中划线处很有可能是A邦联 B联邦 C共和 D两党【答案】B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原则,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弊端。材料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选
26、B。29、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画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挑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依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之后,政体经历了多次反复曲折,最终于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得以确立。材料“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体现了这一点。分析选项,D项符合
27、题意,所以应选D。30、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封建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答案】A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及与历史材料信息的联系能力。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德国的君主与英国不同。根据题意“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8、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得知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再者根据材料得知威廉二世是一位热衷于战争的君主,所以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选择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
29、打开大门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2010年7月25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并对其观点进行评价。(6分) (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分别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1分)(3)从历史角度,分析材料三中为何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3分)【答案】(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
30、。(2分)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而导致战争爆发的。(4分)(2)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3分)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6分)(3)原因:历史上,黄海海域发生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
31、败后,被迫各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损失,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3分)考点: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等。(1)第一问抓住材料信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进行概括。第二问观点评价,首先表明态度,然后运用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知识进行说明论证。(2)第一问注意时间限定“19世纪”,结合书本知识列出三次列强侵略战争。第二问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概括观点,然后表明态度,再结合书本知识指出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3)注意设问角度限制“历史”,然后结合书本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分析其原因。32、(2
32、0分)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以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第5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
33、当时有何进步作用?(4分)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真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依据材料请举例说明。(3分)材料二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1689年权利法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
34、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3分)该法案的颁布在当时有何意义?(2分)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1787年宪法中关于“三权分立”的示意图。(3)假如你是费斯特拉教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向学生介绍示意图中三者的职权和相互关系。(6分)(4)根据上述几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出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2分)【答案】(1)作用: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4分)不能完全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也可以举其他例证)(3分
35、) (2)限制的权力:国王随意废除法律的权力;国王随意征税的权力;国王在平时维持常备军的权力;国王干涉议会言论自由的权力;国王随意解散议会的权力。(任答三点即可,3分)意义:标志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2分)(3)职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3分)相互关系: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分权制衡。(3分)(如学生答出三权相互制约的具体表现或画出示意图,也可得分)(4)认识:由“人治”逐步发展到“法治” 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他认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分)考点:罗马法;近代西方代议制等。(1)此题考察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从材料上看出,该法是有局限
36、的,并且材料上有典型的例子。(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法律、司法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利,“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财政(或征税)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利,“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军事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利。 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权力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而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3)结合所学知识,美国 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国会)、司法(法院)和行政(总统)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防止专制和独裁,维护了美国长期的政治稳定,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4)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一个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