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验收评估(三)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世界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1有关世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B从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多大差异C与灾害发生次数的情况相对应,世界各大洲中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当属大洋洲D对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也有一定差异,欧美主要表现为台风、干旱和寒潮2下列关于各地区主要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A欧洲以洪水和台风最为严重
2、B南美洲干旱和热浪危害最大C西亚和北非,洪水和地震的破坏最为严重D东南亚主要是洪水和热浪解析:1.A2.C第1题,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第2题,欧洲以洪水和地震最为严重,南美洲洪水危害最大,东南亚主要是洪水、地震、滑坡、干旱。全球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回答34题。3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A印尼、中国B中国、印度C日本、美国 D孟加拉国、蒙古4属于干旱灾害突出地区的是()A非洲、西亚 B非洲、中亚C中欧、西亚 D北美、南亚解析:3.B4.A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在地理
3、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洪水在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多发;干旱在非洲、西亚十分突出。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分布表,回答57题。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北美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5.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草场面积广阔、牲畜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6与其他大洲相比,为什么欧洲旱灾不明显()A欧洲经济发达 B欧洲所处纬度高C欧洲气候较湿润 D欧洲历史悠久7孟
4、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地势低平位居赤道,全年多雨热带气旋频频侵袭春季积雪大量融化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 BC D解析:5.B6.C7.A第5题,欧洲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易形成雪灾。第6题,受海洋和西风带的影响欧洲气候较湿润,降水较多,所以旱灾不明显。第7题,孟加拉国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再加上热带气旋侵袭频繁,降水非常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而水患灾害频繁发生。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B我国位于
5、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D我国是一个多山地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9我国山区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主要原因有()山区毁林开荒人类大规模工程活动农民在缓坡地带大量修筑梯田山区自然环境突变频繁A BC D解析:8.C9.A第8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灾害造成的危害大,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无关。第9题,我国山区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主要原因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有关。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回答1011题。10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a地区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11b地区生态
6、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毁林开荒,粗放耕作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A BC D解析:10.C11.D第10题,a地区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由于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严重。第11题,b地区位于西南地区,结合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可知,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壳活跃、多地震,降水量大且集中,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面积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锐减到不足千亩,直至2004年冬季彻底干涸。据此回答1213题。12而今,当地群众说
7、“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A BC D13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连续多年气候大旱严重超采地下水蒸发量增大湖泊旅游业的发展A BC D解析:12.A13.A第12题,根据题干可知,当地由于水源短缺,湖泊干涸,造成了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第13题,“安固里淖”干涸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干旱外,与当地过量开采地下水也有关系。(安徽高考)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
8、变化。读图完成1415题。14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15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14.D15.C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波动上升的,升高了1 多。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使得该省各地积温增加,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增加,气候将变干,天然湿地面积将缩小。二、综合题(共70分)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在同一次地震中
9、东、西两坡相比,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的是_坡,试分析原因。(4分)(2)东、西两坡在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坡,原因是什么?(4分)(3)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7分)解析:第(1)题,由于西坡有城镇分布,人口和经济活动较多,相对东坡来说同一次地震西坡经济损失较大。第(2)题,暴雨时水土流失的状况与坡面的植被的覆盖率和坡度的大小有关。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水井附近地下水位线较低,可能存在过度抽取地下水的问题,过度抽取地下水易导致地面沉降、建筑物坍塌,或者诱发地震或塌方。答案:(1)西有城镇分布,人口和经济密度大。(2)东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
10、护。(3)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并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17读2013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注:统计资料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资料。(1)2013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例居前两位的自然灾害分别是_、_。这些灾害在成因上有什么关联性?(6分)(2)2013年,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大多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出现上述特点?(4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例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11、旱灾,其次是洪涝和地质灾害。其中旱灾和洪涝都与降水有关,可从气候条件分析原因。第(2)题,“老、少、边、穷”地区易发生自然灾害与其地理环境有关,可从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两方面分析。答案:(1)旱灾洪涝和地质灾害洪涝和旱灾成因上都与降水异常有关。因为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带来的水汽,而夏季风并不稳定,造成我国降水的不稳定,集中强降水就会发生洪涝,而长期无降水则形成旱灾。(2)我国“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环境较为脆弱,易发生自然灾害,而这些地区经济较落后,建筑条件和基础设施较落后,抗灾能力差。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
12、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坡度/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土层厚度/cm120818078714220有机质层厚度/cm282017151297(1)由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5分)(2)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3、6分)(3)防止石漠化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4分)解析:本题以“石漠化”发生地区及其危害和坡度与土壤厚度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石漠化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从材料二中分析出坡度与土壤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最后总结出石漠化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及防治对策。答案:(1)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肥力(2)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薄,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本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超载,地面植被破坏严重。(3)陡坡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某一粮食作物的时空变化示意图。材料二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
14、 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 029次,旱灾1 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 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 067万公顷,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1)该粮食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给我国带来较多粮食供应的同时,还带来的问题是什么?(4分)(2)干旱缺水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试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受旱面积大规模扩大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过程中,人类可以取
15、得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但同时打破了自然地理环境自身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会导致生态破坏,形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第(2)题,干旱缺水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现象自古就有,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旱面积扩大,主要原因应该从人类自身方面来探讨。答案:(1)农业用水紧张,旱灾加剧。(2)气候异常,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众多、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用水量大增;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技术水平较低,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节水意识较差。(答出三点即可)2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利比亚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国家,尽管拥有1 9
16、00多千米的海岸线,全境95%以上的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全国550万人口绝大多数聚居在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带。现在,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消耗殆尽,加之海水渗透,水质咸涩难饮。(1)指出利比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2)分析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材料中“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说明存在土地荒漠化;材料中“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消耗殆尽,加之海水渗透,水质咸涩难饮”,说明存在水资源短缺、超采地下水、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第(2)题,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升高(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答案:(1)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
17、地下水;土地盐碱化。(2)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加重。21(全国丙卷)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10分)解析:河南省该时段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可结合图示从南、北部的差异上回答,原因主要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上分析。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