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重点: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建立中华民国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2.难点:评价辛亥革命。教材整理1清末民主革命风潮1社会根源(1)外患: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2)内忧: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挽救统治危机。2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1)1894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3思想基础(1)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革命派与改良派
2、的论战,传播了革命思想。4军事基础发动了广州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5预备立宪证明是一个骗局,它将清王朝推向了空前孤立的境地。教材整理2武昌首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领导人:熊秉坤、金兆龙。3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统治土崩瓦解。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61课中思考题,思考:你认为吴兆麟的话有道理吗?【提示】吴兆麟的话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自信,对黎元洪也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旧官僚抱有幻想。现在来看是没有道理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论是中国的封建势力还是西方列强,均不希望中国
3、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中国革命是极端仇视的。教材整理3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颁布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3月。(2)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3)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3帝制的终结(1)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4历史意义(1)是一次“比
4、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图解示意用五个“第一”归纳辛亥革命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1905年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3.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探究点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史 料解 读史料一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
5、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注意省略号后面对“第一件”“第二件”的解释。史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把握“第一枪”“第一步”“第一回”前面的提示语,以此作为切入点。史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把握关键词“一代人”,从民族资产阶级探索的角度考虑。【史料应用】(1)根据
6、史料一,分析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提示】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2)根据史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提示】“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如何理解史料三中“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的观点?【提示】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史论拓展】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与“败”1成功之处(1)政治上:它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
7、了有利的条件。(3)法制上: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4)思想上: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2失败之处(1)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2)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表现在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相互勾结,破坏了中国革命
8、。4辛亥革命失败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解题模板】抓关键概括题干主题: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排易误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
9、刚确立,完善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验结论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A项正确【答案】A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的行动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与保皇派论战C发动黄花岗起义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解析】题干是孙中山于1905年提出的,这表明革命党人已感觉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答案】A2“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1906年孙中山的演说。孙中山主张建立()【导学号
10、:24940087】A民主共和政体B君主立宪政体C议会君主政体D君主专制政体【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开明专制化”并不是孙中山的选择,所以有君主参与的政权都是其反对的对象,故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答案】A3有学者用“依靠体制内军事力量推翻的制度革命”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指的是()【导学号:24940088】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秋收起义【解析】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内部的改革运动,与题干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没有运用体制内军事力量,不属于革命,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利用湖北新军发动起义推翻清王朝,故C项正确;秋收起义不是运用体制内军事力量,故D项
11、错误。【答案】C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导学号:24940089】A总统B议会C内阁D国民全体【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答案】D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绳说:“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1)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创造了哪些条件?【解析】材料一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材料二、三指出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并不矛盾。材料二、三是从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而言,材料一是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而言。(2)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3)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