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国内战争时期,为解决粮食这一最紧迫的问题,苏维埃政府实行()A固定的粮食税B余粮收集制C按劳分配原则 D农业国有化解析: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为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在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答案:B2苏俄(联)历史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这里省略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新经济体制解析:题干材料明显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于是就有了”新的政策,即新经济政策,故B
2、项正确。答案:B3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解析: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答案:B4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
3、二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忽视轻工业生产长期僵硬地执行计划指令A BC D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观点指出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均是其表现,而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题意不符。答案:A5下图是1928年和1932年苏联工业产量和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长示意图。示意图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A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B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C苏联重视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业产量和制造生产资料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比较大,故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
4、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二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列宁说它“已经失败了”?(2)根据材料二分析,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解析:第(1)问“冲击的办法”“已经失败了”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回答原因。第(2)问,从材料信息“货币流通
5、”“商品交换”“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可知这是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第(3)问是对上面两问的概括和总结。答案:(1)1921年苏俄出现了农民和水兵的暴动,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形势。(2)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3)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基础巩固1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生产力水平落后C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武装干涉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
6、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武装进攻苏俄,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答案:C2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B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析:在列宁时代没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故A项错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和分配,而最终又以失败告终的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并不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故C项错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属于新经济
7、政策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B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苏俄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才进行了政策调整,实行新经济政策,因此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C项正确。答案:C4“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推行
8、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解析:由“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可以看出此时是允许商业存在与发展的,故本题选B项。答案:B51927年前后,俄罗斯联邦集体农庄与个体农庄每100俄亩(约109公顷)的装备对比如下表:类型播种机/台收割机/台役畜/头集体农庄2.22.0713.78个体农庄0.3560.68917这说明与个体农庄相比,俄罗斯联邦的集体农庄()A顺应了所有制的改革要求 B为工业化奠基了基础C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基本完成农业机械化解析:集体农庄和个体农庄的装
9、备对比不能反映所有制的改革要求,故A项错误;苏联的“一五”计划为苏联工业化奠定基础,故B项错误;集体农庄使用农业机械的比例远远高于个体农庄,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故C项正确;苏联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并没有完成农业机械化,故D项错误。答案:C6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A BC D解析:新经济政策运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因此均与新经济政策不同,故选B项。斯大林体制和新经济政策都没有改变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答案:B能力提升7列宁说:“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
10、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对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解析:结合材料内容特别是关键词“余粮收集制”判断,列宁评价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有利于苏俄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答案:C8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A加快工业化进程 B商品经济的发展C改变所有制结构 D建立牢固的工农
11、联盟解析:“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可以促进工业化发展,但不能促进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苏俄经济结构仍以公有制为主,故C项错误;措施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不能说牢固,故D项错误。答案:B9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12、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解析:农业公私效率的对比表明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B项。答案:B10大国崛起中说道:“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工业化 D斯大林模式解析:材料评价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内容。答案:D二、非选择题11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
13、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材料二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
14、、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
15、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答案:(1)“退却年代”:指新经济政策。理解:在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2)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评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表现:“一大二公”,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调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