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类型:A英吉沙县20222023 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调研考试历 史卷面满分 100 分 考试用时 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 A 后的方框涂黑。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
2、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其中处于原始人群阶段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文化C仰韶文化D龙山文化2墨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日: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与该观点最相近的是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3解缙的诗句“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描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
3、堰C“井渠”D灵渠4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B君主控制用人权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5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一致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6孔子对管仲以“仁”相称,究其原因是管仲帮助齐桓公“合诸侯”“霸天下”,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诸侯无休止的战争;孟子提出“天下恶乎定?定于一”;西汉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天地之长
4、经,古今之通谊也。”这说明A儒家思想在发展中具有内在继承性B西汉前期面临政治分裂危机C儒家思想始终是西汉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决定了政治上的统一7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8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为巡幸洛阳,下诏征发卒役修复乾元殿,大臣张玄素就以隋炀帝“骋嗜奔欲,逆天害人”而导致二世而亡来劝谏,并警告唐太宗要爱民、养民、从民、信民。君臣努力,终成一番治世。这反映了()A民本思想在国家治理中贯彻始终B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管理长治久安C治国理念的变化关乎
5、国家的兴亡D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思想的发展9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B中央集权潜伏着危机C官僚政治日益完善D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10如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选官制度民谣、诗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C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11下图为唐代长沙窑出产的瓷器,它是一件西亚椰枣纹装饰风格的青釉褐斑模印贴花
6、壶,椰枣纹图案中心标着一个“张”字,表明是张氏家族作坊的产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代A书法绘画与雕版印刷B坊市制度与城市发展C官营手工业制瓷工艺D交通路线与对外贸易12唐代在遇到重大复杂的军国大事,御前会议和宰相会议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时,往往由皇帝指令或宰相请求,召开百官决策会议。据此可知唐代A决策机制趋于完备B政权架构呈现民主性C政治运行严谨高效D专制皇权具有开明性13它是我国隋唐时期极其重要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文化兴旺繁荣起过重要的作用。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14唐代诗人孟浩然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
7、生活,他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也曾向玄宗流露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苦衷。这体现了当时()A诗人的想法与行动相脱节B诗人积极入仕的价值追求C主流文学体裁发生了变化D诗歌世俗化倾向日益突出15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他所描述的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三公九卿制C科举制D内阁制16宋朝是古代科技大发展时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B
8、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C人工磁体指南针用航海D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17唐宪宗时,洪州监军高重昌上奏诬陷信州刺史李位谋反,李位被押送到京城。皇帝下令将李位交给宫禁中的宦官审讯。御史中丞薛存诚一天三次上表,请求将李位交给御史台审讯。无奈之下,唐宪宗准允了他的请求。该事件说明当时A中央机构运行不畅B君权受到监察制约C君主专制下宦官当道D宽仁为法慎行刑狱18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A地方设行中书省B实行郡国并行制C开创科举考试制度D设置伊犁将军辖区19宋史王安石传记载:“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这反映了王安石变
9、法A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B加重了部分农户的负担C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0金代海陵王时,废猛安谋克制下的“万户”为节镇一级的路,使其置于京府和节镇州之下,其地位与防御州、县等同,并纳入品级制的系统之中。这一改革A废除了猛安谋克制度B解决了“冗官”问题C推动了地方官制的统一D使官制更具有民族性21“上海”是一个外延不断扩大的概念,其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以“上海”作为县名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2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C“以
10、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23元朝推行重农政策,曾大力组织编撰农书,倡导农业生产经验的推广。下列农书编撰于元代的是()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24有人统计,洪武(明太祖年号)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导致他如此繁忙的直接原因是A专制皇权强化B六部职能缺失C宰相制度被废D内阁制的建立25古代有这样一个机构,大臣常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咨询,是皇帝私人的秘书班子,“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期间”,这个机构最有可能是A御史大夫B门下省C
11、内阁D军机处26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编四库全书时,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天工开物遭遇如此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明清时期A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B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C文化专制,重视科学D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27下面一幅漫画(下图)突出反映了A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B满、蒙、汉等族民族融合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中央集权制的加强。28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历朝历代县级行政区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如下图所示:这主要是因为县级政权()A劝课农税并维持地方治安B总领禁旅以加强边疆防御C监察百官以保证吏治清明D提举市舶以发展对外
12、贸易29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一现象表明()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0朱喜在阐述“太极”的概念时借用了佛家“月印万川”的典故,阐明了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最高标准;陆九渊善于启发人,使人顿悟,从而向内心探寻理。这说明A两者探寻理的方式类似B理学背离传统儒家学说C佛家思维方式影响理学D理学思想并无创新之处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元朝大
13、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图中可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行政管理制度?(3)结合材料三说明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的管辖的。(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32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
14、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材料二材料三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2)分别指出材料二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材料一属于哪一类型?(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的观点,并据此谈谈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33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辉煌时期,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三大发明基本成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辽、西夏和宋并立形势图宋代海路贸易示意图宋代著名书院分布图结合
15、所学知识,说明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三大发明相对应的联系,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1A2C3D4B5D6A7D8C9D10C11D12D13C14B15C16C17B18A19B20C21C22D23C24C25D26D27C28A29B30C31(1)在西周山东省曾被分封过齐、鲁两个诸侯国。(2)西周和西汉前期。西周分封制;西汉前期推行郡县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3)山东归中书省直接管辖。(4)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32(1)认识:诸子百家既互相争鸣;也互相吸收;在互补并趋于完善。(3选2)(2)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或考古史料),史记属于文献史料。材料一属于文献史料(3)观点:“汉化”政策是北魏衰落的原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与继承,言之有理即可)33联系:宋代多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推动火药被大量制造并广泛应用于军事;宋代海路贸易发达,以海路为主,推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宋代书院兴盛,文化繁荣,对印刷术提出新的要求,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启示:科技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动力。(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