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 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发热和寒颤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 寒颤和出汗减少D. 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从图中看出,从60到80分钟之间,体温迅速升高,从80到100分钟之间,体温又降回到正常状态,发热使体温升高,寒颤使产热增加,也使体温升高,A错误;提高环境温度,体温并不会明显升高,B错误;出汗减少并不会使体温下降,C错误;剧烈运动可使体温升高,出汗增加由于带走大量热量会使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D正确。2
2、.如图是蛙坐骨神经纤维某位置上给予刺激示意图,图中反应电表 变化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详解】a点给予一适宜刺激后,传导方向从a到b,没有传到c之前,神经表面电位变化为,传过b后但未传到c时,b恢复静息电位,电位变化为,传到c电位变化为,传过c之后电位变化为,故在蛙坐骨神经某位置上给予刺激,反映电表变化的顺序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以及神经兴奋的传导的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题图分析作答。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
3、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ATPB. 有的多聚体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C. 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D. 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糖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详解】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ATP,A正确;有的多聚体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如糖蛋白,B正确;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被动运输,也可能是主动运输
4、,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C错误;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如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DNA,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需要消耗能量,多聚体水解成单体会释放能量,再根据题意作答。4.浸入1mol/L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与自动复原现象,在此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会产生质壁分离;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硝酸根离
5、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小,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详解】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增大。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细胞液浓度减小。故选B。5.2018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屠呦呦带领的团队对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下列生理现象或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机理相同的是A. 过敏反应B. 免疫排斥C. 类风湿性关节炎D. 艾滋病【答案】C【解析】【详解】
6、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引起的,A不符合;B、免疫排斥是机体对移植物(异体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破坏的过程,B不符合;C、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C符合;D、艾滋病是由HIV攻击破坏人体免疫细胞引起的免疫缺陷病,D不符合;故选C。6.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取决于 B 的多样性B. 从根本上说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的多样性C. 多肽中 B 的数目有可能等于 C 的数目D. 过程所需模板和运输 B 的工具的基
7、本组成单位都含有脱氧核糖【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C、H、O、N等,B为氨基酸,C为肽键;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详解】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取决于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多肽盘曲折叠的方式等,A错误;B、从根本上说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基因的多样性,B错误;C、链状多肽中B的数目不等于C的数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而环状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C正确;D、过程为转录,转录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分别是mRNA和tRNA,二者都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都含有核糖,D错误。故选C。【点睛】熟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及合成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 下
8、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B. 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需的活化能C. 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D. 酶活性降低是因为其空间结构被破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因而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高于无机催化剂,A错误;B、酶催化功能的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B错误;C、在叶绿体基质中只消耗ATP,不合成ATP,所以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C正确;D、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是酶的空间结构并没有被破坏,D错误。故选C。【点睛】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
9、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8.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详解】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正确;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错误;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可以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0、正确;突触小泡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错误。因此,以上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故选A。9.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A. 生长素由向移动B. 生长素由向移动C. 生长素由向移动D. 处生长比处快【答案】B【解析】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由向移动,A正确;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所以生长素不能由向移动,B错误;生长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可以由向移动,C正确;由于生长素由向移动,又由向移动,所以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因而生长比快,D正
11、确。10.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 rRNA 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B. 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C.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D. 在幼嫩的芽、叶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详解】A、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而核仁与核糖体RNA形成有关,A正确;B、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参与分泌
12、蛋白的合成,而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合成、分泌,C错误;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了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生长素的合成,并能结合选项分析作答。11.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A. 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 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C. 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些D. 与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少一些【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用适宜浓度的生长
13、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到无子番茄果实。【详解】由于果实由体细胞发育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相同,即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明确生长素诱导无子果实形成的机理是解题关键。12.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2,4DB. 乙烯C. 吲哚乙酸D. 苯乙酸【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的化学物质。【详解】A、2,4-D不属于植物激素,它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
14、类似物的一种,A错误;BCD、乙烯、吲哚乙酸和苯乙酸均属于植物激素,BCD正确。故选A。【点睛】熟记植物激素的定义及常见实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腐乳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质越来越少,而短肽和氨基酸越来越多。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原 因,取适量腐乳制成样液,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注: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或短肽,使紫 色变浅)。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处理编号处理方法显色结果37 放置 0 min加入等 量双缩 脲试剂紫色37 放置 10 min?37 放置 120 min?100 加热 5 min 后,37 放置 120 min紫色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的时间和温度B
15、. 组的结果是紫色变浅C. 蛋白质变性失活后遇双缩脲试剂不显紫色D. 和对照说明高温使蛋白酶失活【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详解】A、根据表格中内容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的时间和温度,A正确;B、组在适宜温度下,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或短肽,使紫色变浅,B正确;C、蛋白质变性失活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其中肽键没有断裂,因此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D、与对实验的变量
16、是不同的温度处理,对照可说明高温使蛋白酶失活,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腐乳的制作、检测蛋白质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4.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曲线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B. 曲线作为对照组,而曲线为实验组C. 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D. 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的顶点上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
17、,两组实验的最适温度相同,所以化合物X不会改变酶的最适宜温度,A正确。B、曲线为正常情况,是对照组,曲线为实验组,B正确。C、加入化合物X后,酶促反应速率降低,说明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C正确。D、若反应是在最适宜pH下进行的,则升高pH会使酶活性降低,曲线顶点应下移,D错误。故选D。15.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 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提取食用叶绿素的 X 应该选用( ) A. 蒸馏水B. 生理盐水C. 苯D. 乙醇【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苯、无
18、水乙醇等,故可用苯和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详解】叶绿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苯和乙醇提取色素;但食用色素必须对人体无害,因苯有毒性,故采用乙醇。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16. 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赤霉素D. 脱落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从而能够延缓叶片衰老,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
19、力。17.2017年10月4日,三位科学家因“研发出冷冻电子显微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获诺贝尔化学奖。下 列生理活动需要借助该种显微镜观察的是( )A. 植物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的体积变化B.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交叉互换C. ATP 合成后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D.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冷冻电子显微镜可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的测定,故可用于观察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的结构。【详解】A、植物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在低倍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不涉及分子结构,A错误;B、据题干信息知:该显微镜可用于溶液
20、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水平,且染色体不溶,故无法观察,B错误;C、ATP 合成后在叶绿体中移动,属于分子水平,可用上述显微镜观察,C正确;D、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用光学显微镜即可观察到,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无法观察到,D错误。故选C。【点睛】充分把握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稻鸭萍”共作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合生存于荫蔽环境中,可 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且鸭子粪便为水稻提供肥料,促进水稻生长。对于此模式形成的生 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B. 鸭子粪
21、便可为水稻生长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C. 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D. 水稻和红萍垂直分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中中的食物链有稻有害昆虫鸭、红萍鸭。【详解】A、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该生物群落除了水稻、红萍和鸭子以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A错误;B、鸭子粪便可为水稻生长提供物质,但因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故不能提供能量,B正确;C、由题意分析已知在该生态农业模式中存在两条食物链:稻有害昆虫鸭、红萍鸭,故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正确;D、水生植物红萍(
22、满江红)适于荫蔽环境,其与水稻分层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D正确。故选A。【点睛】题考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特点是解题关键。19.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 含有 DNA 和 RNA,且 DNA 位于染色体上 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 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在遗传中会发生基因突变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硝化细菌是原核细胞,无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据此
23、分析作答。【详解】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正确;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因此细胞中的DNA主要位于拟核中,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故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硝化细菌在遗传中也会发生基因突变,正确;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周围物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错误。综上所述,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记硝化细菌的结构、代谢类型和遗传变异方面的特点;且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要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
24、比较异同点;硝化细菌的结构特点要与绿色植物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20.对一动物细胞某细胞器的组分分析,发现 A、T、C、G、U 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 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A. 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B.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 加工蛋白质,分泌至细胞外D. 结合 mRNA,合成多肽链【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细胞器不含T,而U的含量相对较高,则该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能与mRNA结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多肽链。【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
25、0、30%、20%、15%,则说明该细胞器含有RNA,没有DNA,故该细胞器为核糖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A错误;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的是中心体,中心体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中心体无核酸,不含碱基,B错误;C、加工蛋白质,分泌至细胞外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无核酸,不含碱基,C错误;D、由题意可知该细胞器不含T,而U的含量相对较高,则该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能与mRNA结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多肽链,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各种细胞器的组成及功能,并能提炼题干信息分析作答。二、单项选择题21.如图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内
26、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B. a、e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b、c所需的原料也相同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b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而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答案】A【解析】【详解】A、据图可知,生物的遗传信息除了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还可以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A错误;B、a、e过程分别是DNA复制和RNA逆转录,都是合成DNA,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b、c过程分别是DNA转录和RNA复制,都是合成RNA,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C、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着,表现型是通过形态、结
27、构和生理特征体现,这些都需要蛋白质作为基础,C正确;D、b过程是DNA转录,合成RNA,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而e过程是RNA逆转录,形成DNA,需要逆转录酶催化,D正确,故选A。【点睛】如不仔细看图,就不会深刻理解RNA的复制及逆转录过程,是RNA病毒特有,其遗传物质就是RNA,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就会误以为A是正确的。22.外来物种入侵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哪项不是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 大肆扩散和蔓延,迅速发展为优势种B. 降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C. 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 改变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可
28、能导致生态入侵,大肆扩散和蔓延,迅速发展为优势种,A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不会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2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 DNA 和 RNA 的分布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蛋白质都只能用液体材料C. 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是因为液泡中有花青素D. 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可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
29、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应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 DNA 和 RNA 的分布,A错误;B、利用花生种子子叶制作切片观察脂肪颗粒使用的是固体材料,B错误;C、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分裂,无染色体出现,C错误;D、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
30、求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4.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和 相符,则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 A. 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B. 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C. 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D. 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图中,物质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完全取决于浓度差,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曲线图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物质跨膜速率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载体数量的限
31、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氧气浓度变化,不会影响运输速率,说明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可表示主动运输或胞吞、胞吐。【详解】A、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其特点是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曲线和相符,A错误;B、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属于胞吐,胞吐需要能量,故只与曲线相符,B错误;C、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其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故与曲线和相符,C正确;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与和相符,D错误
32、。故选C。【点睛】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5.下列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的是( )A. 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堆叠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有利于提高运氧能力C.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D.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很多线粒体,有利于水的重吸收供能【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种类尽管多种多样,但其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如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堆叠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
33、充分利用光能;哺乳动物无细胞核和细胞器利于氧气运输等。【详解】A、叶绿体内通过类囊体膜堆叠形成基粒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光能充分利用,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任何细胞器,有利于提高运氧能力,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在尾部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精子运动,C正确;D、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很多线粒体,有利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但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D。【点睛】明确细胞器的分布及功能,并能结合常见的生理过程分析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的是( ) 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 骨髓中
34、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 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不可逆性和稳定性;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
35、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可被免疫系统所监控和清除,正确;自然条件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所以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正确;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而导致的,错误;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几乎来自母方,正确;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转移,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特点,识记衰老细胞的特征,识记细细胞的特征,能运用所学
36、的知识对叙说作出正确的判断。27.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随天宫二号进入太空的有高等植物拟南芥和水稻,通过太空实验,将 研究植物种子在太空中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全过程,从而了解和掌握未来太空农业发展的可能。航 天员将回收部分植物样品供地面进一步分析研究。下列哪种遗传物质的改变不会出现在这些太空植物中( )A. 基因突变B. 染色体结构变异C. 染色体数目变异D. 水稻细胞中出现胡萝卜的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诱变育种是指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详解】ABC、随“天宫二号”进入太空的有高等植物拟南芥和水稻,通过
37、太空实验,部分植物样品发生了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ABC正确;D、水稻细胞中出现胡萝卜的基因需要通过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故不会出现在这些太空植物中,D错误。故选D。【点睛】明确常见的育种方法原理,并能结合题干信息分析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关于科学发现史说法正确的是( )A. 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脲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B. 萨顿发现并证明了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贝利斯和斯他林发现了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产生D. 达尔文发现促使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激素是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
38、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生长素的发现及化学本质的确定经过了多位科学家的努力。【详解】A、在酶本质的探索中,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A正确;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C、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C错误;D、达尔文发现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具有向光性,进而认为某种刺激刺激植物生长,而温特命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是生长素,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考生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和得出的实验结论,对于此类试题,应注意日常积累总结。2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
39、确的是A. 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B.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C.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答案】A【解析】【详解】A、染色体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A正确;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一般雄配子远远多于雌配子,C错误;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40、,而不受精作用过程中,D错误。故选A。30.下面有关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的根细胞无叶绿体而图甲细胞有B. 图乙显示了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这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体现C. 图丙细胞也含有人体血红蛋白基因D. 图甲细胞含有 4 种碱基,图丙细胞含有 8 种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是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图乙表示蚕豆种子萌发,可见根具有向地性,这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体现;图丙表示人体胰腺细胞,分泌功能旺盛,高尔基体比较发达。【详解】A、图甲为胞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B、图乙显示了根具有向
41、地性,这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体现,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B错误;C、图丙细胞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人体所有的基因,C正确;D、图甲细胞和图丙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因此都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D选项,部分学生会认为原核生物只有DNA而误选D,此类问题需要掌握几句重要的结论:细胞类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1. 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
42、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C. 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 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不能使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种子,因此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避免减产,A错误。B、甲状腺激素促进发育和细胞代谢,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下降,B错误。C、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稳态,D错误。
43、故选C。32.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1015202530354045适宜光照1217232635262415黑暗+6+11+18+25+35+40+32+20A.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B. 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C. 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D. 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增加反应的是呼吸强度,在适宜
44、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变化反应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真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所以表中反映35时呼吸作用最强,30时真光合作用强度最强。【详解】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在30时活性最强,此时总光合为35+35=70,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在35时最强,故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A错误;适宜光照强度下,表中30时净光合速率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最有利于植物生长,B正确;35时,在适宜光照下密闭容器内CO2量是减少的,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错误;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可通过呼吸产生ATP,D错误。故选B。33.如图是某生物细胞中的一棒状染色体,其中 G、g 是染
45、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 龙胆紫染液进入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推测该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 若该细胞分化为 T 细胞,HIV 的核酸可直接整合到其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G、g是染色单体上的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详解】A、根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龙胆紫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B错误;C、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
46、色单体是复制关系,相同位置的基因应相同,但该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为等位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正确;D、若该细胞分化为 T 细胞,HIV 的核酸RNA需经逆转录为DNA后再整合到其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该变异的类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4.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B.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C. 信号物质的受体有的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
47、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 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可以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兴奋或抑制,A错误;B、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识别信号物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D、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起作用,所以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35. 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
48、克综合症。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患者清除体内外毒素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其产生过程不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C. 进入人体的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D. 外毒素在鼠疫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由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患者清除体内外毒素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外的,在浆细胞的形成过程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B错误;C、进入人体的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C正确;D、外毒素不一定是蛋白质,就不可能在鼠疫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
49、,鼠疫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C。三、填空题36.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 M 产生的脂肪酶的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配制以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培养基。 (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灭菌与消毒的主要区别是灭菌能够杀死物体内外_。常用_法对玻璃器皿进行灭菌。 (3)若测得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中的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 25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 01mL)_。用该方
50、法统计的醋酸菌数目会比活菌的实际值_(填小或大),原因是_。 (4)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答案】 (1). 植物油 (2). 选择 (3). 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4). 干热灭菌 (5). 2.54109个 (6). 小 (7).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8). 固定化酶【解析】【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高压、高温、蒸汽灭菌法;游离态酶的稳定性差,并且难以回收利用,而固定化酶不但能够重复利用,还能提高产品质量。【详解】(1)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应该使
51、用只有目的菌能够生存的,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故培养基中应该添加植物油作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灭菌和消毒的主要区别是灭菌能够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的芽孢和孢子;玻璃器皿常采用的灭菌方法为干热灭菌。(3)该组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5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2541060.1=2.54109个;因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故用该方法统计的醋酸菌数目会比活菌的实际值偏小。(4)由于固定化酶能使能够重复使用,因而可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包
52、括微生物的培养和成分的提取,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和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37.DNA 提取过程中可以选用鸡血或者菜花作为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关于 DNA 粗提取和鉴定的问题: (1)使用鸡血提取 DNA 时,需在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目的是_;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目的是_。 (2)使用菜花提取 DNA 时,需要研磨,研磨时可加入一定洗涤剂和食盐,其作用分别是_和_。 (3)DNA 在浓度为_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使用体积分数为 95%的冷却酒精可使DNA_(填析出或溶解)。 (4)鉴定 DNA 时使用_,需要在_条件下进行反应后呈现_色。【答案】 (1). 防止
53、血液凝固 (2). 使鸡血细胞破裂 (3). 瓦解细胞膜 (4). 溶解DNA (5). 0.14 (6). 析出 (7). 二苯胺 (8). 沸水浴 (9). 蓝【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中溶解度不同可粗提取DNA。【详解】(1)在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加入蒸馏水可使血细胞吸水涨破。(2)洗涤剂的生物作用是分解细胞膜;食盐的作用是溶解DNA。(3)DNA在浓度为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
54、低;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可使DNA析出。(4)使用二苯胺鉴定DNA时,需要沸水浴,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8.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制作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泡菜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是 _。 (2)牛奶保存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_, 这样做的目的是 _ (3)为了保证葡萄酒的品质,研究人员想了解发酵瓶内微生物的种类,可取发酵初期的葡萄汁液,经稀释后
55、 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获得菌落,通过菌落的_(答 2 点)等特征进行鉴别。 (4)制作腐乳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_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5)果醋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_,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_【答案】 (1). 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2). 亚硝胺 (3). 巴氏消毒法 (4). 既保证杀死牛奶中的病原体,又不破坏牛奶品质 (5). 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 (6). 蛋白酶 (7). 脂肪酶 (8). 3035 (9). 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醋量下降【解析】【分析】腐乳制
56、作的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详解】(1)泡菜制作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泡菜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是亚硝胺。(2)牛奶保存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巴氏消毒法;该方法既保证杀死牛奶中的病原体,又不破坏牛奶品质(或营养成分)。(3)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别。(4)制作腐乳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5)果醋发酵过程中,适宜
57、的温度为3035;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因此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发酵工程中泡菜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制作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9.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 3 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 _分解成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 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 CR 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 (3
58、)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用_(试剂)对纤维素分解产物进行定量测定。 (4)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时 , 所用培养基中含有KH 2PO4和 Na 2HPO4+,其作用有_ (答出两点即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原理是尿素分解菌能合成和分泌_,将 尿素分解成氨而使周围环境的 pH 上升,从而使该指示剂变色。【答案】 (1). 纤维二糖 (2). 葡萄糖 (3). 红 (4). 透明圈 (5). 发酵产纤维素酶实验 (6). 斐林试剂 (7). 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 (8). 酚红 (9).
59、 脲酶【解析】【分析】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详解】(1)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
60、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3)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故需要用到斐林试剂对纤维素分解产物进行定量测定。(4)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同时还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尿素分解菌能合成和分泌脲酶,进而将尿素分解成氨,氨能使酚红指示剂变红,因此,从土壤中分离并鉴定尿素分解菌时,应加入酚红指示剂。【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纤维素酶中的三种酶的水解底物和产物;识记纤维素的鉴定原理、方法和现象等;识记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