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记的概括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宋宇在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百年诞辰之际,译林出版社出齐了他现有的四部作品。作家之子兼塞林格基金会负责人马特塞林格先生第一次来到中国,造访了五座城市。塞林格后半生竭尽全力地求取清静,反而每每事与愿违。1951年,他因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而声名鹊起。1953年,迷人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面世,他搬离家乡纽约,前往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山区隐居。从34岁到91岁,他都定居在小镇科尼什。对于自己的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塞林格是极为抵触的。“媒体、读者从维基百科或传记里读到的,离真实的塞林格非常遥远。”马特从今年起开始向公众回忆父亲,他不喜
2、欢做父亲的代言人,但必须如此,“真正了解他的人,包含我在内,可能只有三四个”。塞林格经常说:“所有你们想知道的关于我的事情,都在我的作品里。”马特亲眼见到塞林格逃避名利和纷扰。“我相信其实他只享受了一天,但是他完全看透了出名这件事的本质,他甚至后悔自己有24小时感觉自己成了名人。虽然如此,他还是一直挣扎自己应不应该或要不要继续发表。”他回忆道。塞林格从1965年后就不再发表作品,1980年后再也不接受采访。他一度想再出版一本书,终究没了下文。“塞林格认为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非常神圣而伟大。他觉得,如果能以匿名形式发表,如果能隐居在不公开的环境里,作品秘密地发表,没人知道他住在哪儿的话,他可能会一直
3、发表作品。”马特说,隐居中的塞林格每天都写作五个小时,自己已经花近十年功夫整理,有些“素材”即将出版。1974年,因散见于杂志的早期作品被疑似加州伯克利大学生自行编印成选集,塞林格愤而打破沉默,罕见地通过纽约时报发声:“我从来不想出版它们,我想让它们完完全全地自然死亡我不是想掩藏年轻时的笨拙,只是认为它们不值得出版。”“有些故事、我的财产被偷走了。”塞林格原计划只说一两分钟,结果滔滔不绝地申诉下去,“有些人占有了它们,这是非法行为,是不正当的。设想一下,你特别喜欢一件外套,结果别人从你衣橱里偷走了。这就是我的感觉。”“出版是对我隐私的严重侵扰。我喜欢写,热爱写,但只为我自己和我的快乐而写。”塞
4、林格一次又一次靠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利和隐私,但外界的好奇目光始终没有消失。1941年11月,从军前夕的塞林格与玛乔丽希尔德通信过几年。一封信里,他请她在即将出版的纽约客杂志寻找自己的新作,评价“霍尔顿系列的第一篇故事”。此前,希尔德一直在时尚先生和科利尔等杂志上阅读他最早的短篇故事。塞林格推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海明威的作品,还提及自己写了小说哈里耶稣,并夸口:“这本书绝对会撕裂这个国家的心脏并用一个新的、更宝贵的器官替代。”从战场归来后,塞林格实现了“霍尔顿”渴望的逃离和隐居。他感到被当地学校的校报记者欺骗,校报记者把这篇难得的访谈交给了更大的报纸。他在自己的农场周围圈上栅栏,那个活泼和充满未
5、知的年轻人藏了起来。他远离世界,世界似乎也逐渐远去。“我父亲并不相信所谓现实生活,他更相信二元论的观点,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梦境。可能这些梦境让人温暖或者快乐,但是他其实一直追求的是他心中认为的那个现实。”马特相信,安静的环境更利于塞林格探索,“他喜欢看到松树生长的地方,看下雪的地方,下雪的过程。”镇民们尊重塞林格的意愿,他们为不请自来的拜访者指路时,往往把他们骗去杂草丛。他们看着大作家购物、进餐、买报纸,并不惊扰他。2010年1月27日,塞林格去世。马特代表家人发表了声明:“塞林格说过,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他的身体离去了,但家人希望他依然与那些他热爱的人同在,无论是宗教或历史人物,
6、私人朋友或小说角色。”(选自南方周末2019年3月28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林格为逃避名利和纷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放弃了发表作品,甚至一度放弃写作。B加州伯克利大学学生疑似未经允许编印塞林格的作品,作家对此发声表达不满。C虽然塞林格极力回避大众的关注,维护自己的隐私,但外界的注视始终没有中断过。D出于对作家意愿的尊重,小镇居民给予了塞林格配合与支持,帮助作家排除外界干扰。解析:选AA项,“甚至一度放弃写作”说法有误。原文内容是“马特说,隐居中的塞林格每天都写作五个小时,自己已经花近十年功夫整理,有些素材即将出版。”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7、)A马特塞林格开始向公众回忆父亲,此举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塞林格及其作品。B塞林格后半生有意和人群保持距离,这也导致了真正了解作家的人寥寥无几。C1980年后塞林格不再接受采访,主要是因为此前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采访经历。D1941年塞林格参军前与希尔德的通信表明,年轻的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解析:选CC项,“主要是因为此前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采访经历”强加因果,根据“1980年后再也不接受采访。他一度想再出版一本书,终究没了下文”,不接受采访,是作家自己的选择,不完全因为他人影响。3(概括传主事迹)“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解析:马特亲眼见到塞林格逃避
8、名利和纷扰,可见其名利观;“从34岁到91岁,他都定居在小镇科尼什。他觉得,如果能以匿名形式发表,如果能隐居在不公开的环境里,作品秘密地发表,没人知道他住在哪儿的话,他可能会一直发表作品”,可见其写作观;“我父亲并不相信所谓现实生活,他更相信二元论的观点,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梦境。可能这些梦境让人温暖或者快乐,但是他其实一直追求的是他心中认为的那个现实”,可见其世界观。据此概括即可。答案:名利观:逃避名利和纷扰;生活态度:选择隐居,远离媒体人群;写作观:重视其隐私性,渴望匿名写作、为自己写作,拒绝别人编辑出版自己的作品;世界观:不相信现实生活,追求自己心中的现实。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9、题。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陈芳董瑞丰刘宏宇“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4年,8 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
10、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
11、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
12、对不起国家。”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砂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
13、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
14、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有效接收外太空讯息的干扰越来越大,南仁东响应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
15、科学家的建议,提出“天眼”项目研发主张。B与美国“凤凰”相比,“天眼”巡天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可接收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C“天眼”结构庞大,精密度高,项目工序繁杂,在选址、论证、立项、建设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以避免出现任何瑕疵。D文章围绕“时代楷模”这一主题,依托“天眼”项目的研发展开叙述,旨在凸显南仁东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勇攀高峰。解析:选BB项,“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表述错误。文本正确的表述为: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
16、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部分通过阐述“天眼”对于天文学研究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表达对南仁东勇于献身科学的无比崇敬之情。B“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浪漫和温情。C文中多处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D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划分写作版块,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使文章一步步走向深入。解析:选DD项,“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表述错误,文中的
17、三个小标题是按照南仁东的精神品质来划分写作版块的。6(概括传主品格)南仁东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解析:根据文本“我得回国。”“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可以概括为心系国家,勇于担当;根据文本“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可以概括为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根据文本“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可以概括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献身;根据文本“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可以概括为严肃认真,治学严谨等。答案: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献身。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