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47.50KB ,
资源ID:69321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32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岳麓)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岳麓)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0世纪50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解析】美国援助强化了对西欧控制,而中国仍保持独立自主;“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国援助西欧并未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是社会急需的轻工业;美苏援助分别促进了西欧的复苏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

2、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B美苏推行霸权主义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D战时同盟关系结束【解析】“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说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答案】C3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

3、势地位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解析】根据“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说明法国不再在军事上追随美国,多极化趋势出现,故B项正确。【答案】B4“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A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B和平的力量时常占据着上风C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D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解析】题中未出现美苏插手地区冲突的史实,故A项错误;“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并非和平力量占据上风,故B项错误;题中没有反映各

4、国财政困难的信息,故C项错误;“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体现了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故D项正确。【答案】D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答案】B6.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

5、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解析】根据所学,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导致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本题,“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答案】C7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

6、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解析】杜鲁门发表题干中演说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并非美国“挑起”,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提出是在1947年,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B项错误。朝鲜的分裂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并非朝鲜战争所致,C项错误。【答案】D8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A追求政治大国

7、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材料中“多之又多的现金”“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就是其体现,故A项正确。【答案】A9196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这些话()A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基本相符B说明法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C说明欧共体的成立步履维艰D证明经济多极化格

8、局已经形成【解析】1967年,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答案】A10下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认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BC D【解析】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故错误;根据漫画可以看出,亚洲各国拒绝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明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故正确;日本近年来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否定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历史,这是造成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的主要原因,故正确;“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9、“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国、印度等不断崛起,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答案】B11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解析】从题干可知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

10、发生结构变化”“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可知不结盟运动国家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B项正确;C项表述的不是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D项也与题干要求完善经济体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2. 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中苏关系恶化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D两极格局结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宣告结束。【答案】D13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

11、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一番言论反映了()A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答案】C14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解析】由于当今国际格局的演变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的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今,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答案】B15“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

12、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当今世界局势的根本性变化即发展中国家、东方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增强,指出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实质。材料不能反映A、B、C三项,故选D项。【答案】D16在中国某一时期马路上的广告牌写道: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都写俄文,唱苏联歌,男男女女穿着大花布的衬衫,苏联什么都是好的。这反映了()A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B苏共

13、“二十大”后中苏关系加强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D改革开放初期苏联文化涌入中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从题干材料的表述可知,20世纪50年代,在两极对峙格局中,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着重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答案】C17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选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解析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是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邻近国家关系过程中,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首先共同倡导的,故B项正确。【答案】B18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一大片”【解析】“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即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一切屈辱外交关系,属于“另起炉灶”,故A项正确。【答案】A19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

15、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关键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倒向西方国家B中国重返联合国大会并主导安理会C中国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分歧消失D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并向正常化发展【解析】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迎来了与西方国家建交的热潮,故D项正确。【答案】D20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

16、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解析】中国政府都曾经和美苏关系紧张,故A项错误;B项夸大,美国和苏联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都曾经调整过对中国的政策,而不能说明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图一毛泽东会见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D项错误;三幅图反映了中国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外交政策,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1“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内容(

17、)A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的缓和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日邦交的正常化,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使长期对立的中日关系得以缓和,故C项正确。【答案】C22当今世界,有人认为存在“新冷战”。那么,新旧“冷战”的基本共同特征是()A美国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欧洲成为争夺的前哨阵地C美国交替采用对抗和缓和政策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解析】“冷战”是除武力之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其他国家,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故D项正确。【答案】D23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

18、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多种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发展,这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重要前提,故D项正确。【答案】D24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

19、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解析】“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得出“单极”的世界格局,“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可以得出“多极”的世界格局,故A项正确。【答案】A25世界格局变化一直是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关于当前及今后的世界格局,学术界出现了“单极”(美国)、“两极”(中、美)、“多极”(美、俄、中、欧等)、“一超多强”(美国与其他主要大国)、“无极”等不同提法。之所以出现世界格局变化的多种观点,原因主

20、要在于()A“冷战”的结束 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D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的原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A、C两项不是主要因素,B项说法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经历了多次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回复至正常的经济状态,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正在形成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

21、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刊)材料三(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新)马歇尔计划”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意图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3)概述材料三的核心思想,

22、并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8分)【答案】(1)意图:扶植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措施: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相同:两者都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不同:“(新)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促使东欧和苏联进行所谓“改革”,使其演变为资本主义。(3)核心思想: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影响:欧洲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欧洲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27(18分)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

23、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二“美国人把中国看作几乎同大英帝国相等的参战大国,并且带着偏爱把中国军队同俄国军队相提并论。”“当民意调查机构向美国人民询问,他们认为哪些国家在一个国际组织中应拥有最大的发言权,13%的人把中国同英国、俄国、美国相提并论。”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

24、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试评价这一观点。(6分)(2)根据材料二

25、,概括美国人对中国国际地位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2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并用实例说明中国“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概括费正清的观点。这一观点掩盖了英国工业革命后急于获取原料产地和开拓海外市场的侵略本质,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中国。第(2)问,根据材料中“把中国看作几乎同大英帝国相等的参战

26、大国”“同俄国军队相提并论”“同英国、俄国、美国相提并论”来概括美国的看法。依据材料中“19321945”年分析,此时处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3)问,依据材料中“更加具有透明性”,“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侧重于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等信息概括特点。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成就举例。第(4)问,从国际形势与国内状况的变化上分析原因,注意设问中的时间限制,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史实说明,注意紧扣“多边外交”这一主题。【答案】(1)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

27、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看法:认为中国是世界大国。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特点:较为公开透明,具有包容性和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举例:1954年日内瓦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4)原因: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多边外交奠定了基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或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实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28(16分)阅读下列

28、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实行什么政策

29、?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2分)(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政策,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它意味着什么?(6分)(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有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4分)(4)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4分)【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的出处,结合内容即可看出三则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初期美国想要称霸世界,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第(2)(3)(4)问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实行“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2)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在华沙签订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欧洲共同体的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4)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