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3.50KB ,
资源ID:6931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3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doc

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一年多了,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正确使用新教材,却是使许多语文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里仅以苏教版为例,谈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正确使用。一、把握编者思想,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张皮”我们看到苏教版选文确实做到了文质兼美。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几天就看完了必修一。可是当大家读完教材后,问题就出现了。苏教版教材的选文是好,体例也新,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可是如何教呢?同时选文的篇目几乎增加了一倍,如何教,大家都觉得很难,没有抓手,课时也不足。过了几天,大家稍微冷静下来,我们备课组组织大家再次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我们还将

2、其中列出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专题每一个篇目中去。经过反复学习与讨论,我们发现苏教版教材很好地落实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真正做到了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真正遵循了从成人到成才的教育规律。经过多次的探讨与学习,我们认识到苏教版不仅具备明显的人文性,同时也有明确的工具性,真正做到了课程标准所追求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怎样教。二、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设计总体的教学方案、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苏教版以专题为序列,模块一和模块二各四个专题,每个模块都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3、三个向度来结构专题。因此苏教版的内部结构体系是模块结构,而不是传统的线性体系,一个专题内部是板块,实际上也是一种小的模块关系。但在整个模块中,苏教版始终贯穿两条线,就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将文本、板块、专题联系起来,同时每个专题又有明确的学习方式,即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方式。因此苏教版的结构是一种立体的块状的结构,我们概括为一个目标:语文素养;两条主线:“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三种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从整个模块来说是这样,从一个专题来说也是这样。、区分文本一个专题由三个板块构成,而每个板块由篇文本构成,这些文本有经典性的文本,一般性的文本,辅助

4、性文本。比如模块二的第四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的荷塘月色、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是经典性篇目,而听听那冷雨、边城是一般性文本,亡人逸事、金岳林先生是辅助性文本。辅助性文本只是为了某一学习的需要或为了说明、验证某个知识的需要而选入文本,如亡人逸事、金岳林先生是为了说明如何欣赏细节,而边城属于一般性文本,只要突出教学重点:如何欣赏小说的环境美就行了,而不必面面俱到。而经典性文本则需要深入阅读,确立多维的教学目标,进行文本的研读。、在专题内进行“点”、“线”、“场”的设计。一个专题往往有明显的“场”,即人文的情境,并以这个场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这个“场”借助两条线实现,即“

5、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这两条线又借助三个板块的若干个文本来呈现。“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贯穿于专题的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中的文本又有明确的知识与能力点构成,“表达与交流”借助于“口语实践”和“写作实践”来实现,这样点线场落实了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为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确立了支点,使学生真正从成人走向成才。比如专题“向青春举杯”是对现代诗、古典诗的鉴赏,基础知识是“点”,而诵读是“线”,青春如何立志,如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场。三、具体做法、取舍文本。教材仅仅是一个“引子”,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于文本要敢于取舍。精读经典篇目,略讲一般性的篇目,自学辅助性篇

6、目。自学辅助性篇目可明确目标,并有少量的检测题,主要看学生有没有掌握主要内容。、从篇目教学走向板块教学,注意文本的整合。整合,就是指教学中对文本的处理要有整体意识,联系本板块及本专题其他板块的若干文本,深入挖掘它们蕴含的人文内涵或者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使学生对不同课文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得以升华提炼,从而深化自己的认识,更好地发挥板块和专题的整体效益。整合可以是板块内的内容,也可是一个专题中不同的板块之间的内容,还可以是跨专题的内容。如有的板块设计为:核心篇目辅助篇目总结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沁园春·长沙,朗读致青年公民,总体把握。第二课时:重点学习相信未来,朗读六月,我们看海去。总结整合第一板块的内容。、用好学习与评价。学习与评价有“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与评价”,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学习过程与评价”有“归纳与整理”、“思考与感悟”、“发现创新”、“评价”四个栏目,既能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又能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学习与评价。、补充适当的文言文教学,由于苏教版教材模块一和模块二中文言文篇目较少,因此我们从读本和原来人教版的教材中选择了一些短小浅易的文言文,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