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建议用时:40分钟) 知识点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已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意义在于()促进依法治国推动依法执政完善国家治理规范权力运行A B C DB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完善国家治理,符合题意。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入操作层面,在刑事诉讼中全面贯彻疑罪从无原则,防止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改革的推进不仅有效防止了冤假错案的产生,还依法纠正了多起以前发生的重大
2、冤假错案。这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有利于司法公正我国司法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A B C DD由材料可知,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意义在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司法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符合题意。此次改革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但没有体现专政,排除。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有利于司法公正,但此次改革与独立行使司法权无关,排除。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2021年2月22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
3、该条例的实施,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环境治理的进步和发展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健全和完善法律实施机制A B C DA该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环境治理的进步和发展,符合题意;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4近年来,全国法院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不断完善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推动诉讼服务和审判辅助智能化。得益于信息化建设,群众打官司更便捷了,法官办案更高效了,同时,司法活动置于阳光下,大大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打破了过去因诉讼过程不透明带来的猜忌。智慧法院建设()通过创造条件更好地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将进一步推动人民法院更好地行使法律
4、监督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了科技支撑能通过法院组织体系的改变提高司法效率A B C DB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错误;材料未涉及法院组织体系的改变,排除。5为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更好地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中共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意在()健全党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党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依法治国的主体作用A B C DA党依法执政不是依法行政,错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错误。知识点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6下面漫画告诉我们,分享发展成果()A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5、原则B应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的原则C必须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D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A在分享发展成果方面,“领导干部不得有特权”,这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项符合题意。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对等起来,简单的对等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B项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7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成为中国基层人大选举的新亮点。这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政治机制成熟度、群众社会心理和参政愿望息息相关的。这说明()A我国要提倡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B我国公民的政治素养已经达到很高水平C我国公民已经消除了“选举与
6、我无关”的思想D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D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D符合题意;A、B、C错误。8从1998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先后进行了诸如“公选”“直选”“两票制”“三轮两票制”和“海推”等乡镇长或乡镇党委书记选举方式的改革。我国选举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B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A影响选举方式变革的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A符合题意
7、,B、C、D都是影响选举方式选择的具体条件,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9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公民民主权利得到尊重A B C D D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相关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尊重公民民主权利,坚持了民主立法,有利于推动法律体系的健全,符合题意;混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权力。10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的健身意识
8、逐步加强,广场舞风靡盛行。但广场舞制造的噪声饱受诟病,扰民现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此()广场舞参加者应遵守社会公德,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政府应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活动场所社区居委会应遵照国家关于噪音的相关规定,对超出标准的娱乐活动进行禁止人大应依法规范广场舞行为,加强对公共娱乐活动的执法检查A B C DA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以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符合题意;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也需要政府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活动
9、场所,符合题意;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社区居委会没有权利禁止超出标准的娱乐活动,错误;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不具有行政执法权,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政府,错误。11(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卓著。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利于切实保证宪法法律的有效实施就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必须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体决定的A B C DC不符合题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切实保证
10、宪法法律的有效实施无直接关系;符合题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必须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说法错误,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2(科学精神)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制定一部一成不变、永远适用的宪法。作为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宪法也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只有一部宪法,必须因势而定任何国家的宪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因时而变我国法治总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我国法治是由党的意志所决定的
11、并与其相适应A B C D C我国只有一部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法太绝对;“宪法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正确;我国法治由我国国情决定并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错误。13(政治认同)回顾近年来依法治国重大事件: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全面
12、依法治国委员会;2019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求是2019年第四期再次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磅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与法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中国共产党与法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审读设问限定的知识和要求,然后阅读材料,从党的地位、作用、执政方式、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答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13、历史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法律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的主张要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
14、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14(科学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前,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法律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司法不规范、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材料二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1)运用政治与法治
15、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解决好材料一中的问题。(2)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解析解答第(1)问,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型属于典型的“措施类”主观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行使立法权,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以及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即可。第(2)问作答时需认真审读设问,阅读材料,从设问和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以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知识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进行分析并组织答案。答案(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行使立法权,做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使法律真正反映人民意愿;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文明执法;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能够领导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能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