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着物质迁移、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13题。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 D径流2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3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C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1C2B3B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水圈,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
2、,故C项正确。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矿物质进入水圈首先经过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故C项错误;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故D项错误。第3题,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45题。4图示过程
3、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功能 B呼吸作用C分解功能 D化合作用 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4A5B第4题,图示过程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环境要素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了生产功能。第5题,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的砍伐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B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
4、产量下降C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D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洪涝灾害加剧7本图揭示的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的原理包括 ()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不一样的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化某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A BC D6C7C第6题,读图分析可知,湖泊面积缩小,影响的结果是调蓄能力减弱,同时也会导致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因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而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可以判断为调蓄能力减弱,为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洪涝灾害加剧,所以可以判断
5、为洪涝灾害加剧,洪涝灾害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都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最终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故C正确,A、B、D错误。第7题,该图表达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地理环境一个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化,某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其他地理环境的变化。正确。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不一样的,这是差异性的特征,在该图中没有体现,错误。(2021长沙长郡中学调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
6、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11 km;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15.4 km,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回答810题。8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土壤9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A年均温降低 B蒸发量减少C自然灾害减少 D土地开发利用10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A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B水分变化大于热量变化C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D热量变化大于水分变化
7、8A9D10C第8题,裸子针叶植物耐寒,一般生长在较寒冷的环境里。热量增加会使裸子针叶植物关闭气孔减少蒸发,植物也会失去光合作用,故会导致其死亡,即使不死亡,其防御性也会降低,因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向北迁去寻找新的生长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9题,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东部的温度升高,蒸发量更强,故A、B项错误;美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土地使用的变化,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害虫或者灯光都可能会对树木分布造成影响,故C项错、D项正确。第10题,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迁主要与人为因素影响有关,而北迁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因素引起
8、的,故A、B、D排除,C对。1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上图表示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在图中填出相关内容。(2)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_形成的。(3)从以上例子看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_;_。解析第(1)题,若上图表示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则西北地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水少,地貌以戈壁荒漠景观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物稀少,以荒漠为主。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因为植被遭到破坏,水流速度快,加速了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形成的。第(3)题,两个表现: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9、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1)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少大少戈壁荒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的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素养培优练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河流发源于此。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挟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有关专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推断流域内的气候变迁。图a为云南点苍山和洱海地区示意图,图b示意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据此完成1214题。图a图b12图a中点苍山东侧平原的成因是(
10、)A断层东侧地壳上升,流水侵蚀B断层东侧地壳下沉,流水侵蚀C断层东侧地壳上升,流水沉积D断层东侧地壳下沉,流水沉积13图a中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特点为()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14图示地区13502000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A变干变湿变干变湿B变湿变干变湿C变湿变干变湿变干D变干变湿变干12D13B14C第12题,平原西侧为断层陡坡,断层东侧地壳相对西侧下沉,形成谷地,同时受流水沉积等外力作用影响,形成平原地形。第13题,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来自西侧平原地带,随着流水流速变慢,其挟带沉积物的能力逐渐变弱,所以粒径大的先沉积,粒径小的后沉积。第1
11、4题,气候变干时,湖泊面积减小,河流入湖处距离湖心更近,湖底沉积物粒径增大,反之则减小。13501500年沉积物颗粒总体上变小,说明气候变湿;15001700年沉积物颗粒总体上变大,说明气候变干;17001850年沉积物颗粒总体上变小,说明气候变湿;18502000年沉积物颗粒总体上变大,说明气候变干。15下图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由图可知()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地理环境具有稳定功能D绵羊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地理环境互不相干C各自然环境要素通
12、过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可以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平衡状态。在自然状态下,最终绵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也是地理环境稳定功能的体现。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 386千米,南北长达1 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 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1)指出狐猴集
13、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解析第(1)题,图示狐猴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区,该处热带雨林成因是“地形迎风坡暖流”。第(2)题,注意两个问题:丰富和独特。丰富可从环境多样的角度分析,独特可从地域孤立而进化慢、人为干扰少的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角度分析。答案(1)类型:热带雨林。形成原因: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2)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食物减少;(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任答其中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