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洪中学高2019级高二(上)第一次学月测试历史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如表是19291934年美国197所高校的教育收入(单位:美元)据此可知,当时美国A大学教学质量快速下降B经济发展状况急速恶化C政府缩小大学教育规模D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2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制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美国符合上述观点的措施A计划指导,政府干预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C美元贬值,刺激出口D以工代赈,扩大内需31929年末胡佛多次召开由劳资
2、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希望资本家能够维持现有的投资规模和工资水平,工人代表能够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每年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的出台说明胡佛A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已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所在D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有益借鉴4钱乘旦认为,美国的创新在于: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由此可见,美国的创新A有效地防止了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B开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C强调国家权力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D破坏了分
3、权制衡的体制5历史的语言有“史料”、“史实”、“史论”之分,有的偏向于“事实”,有的偏向于“观点”。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陈述中,其中属于更偏向于“事实”的一项是A政治领袖本应该解决经济危机B公平劳动标准法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的一项改革成果C罗斯福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D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6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征收特定族群税收以补助农民为非法行为,并宣布罗斯福农业调整法案违宪,法案大部分内容遭到废止。可见当时美国A放弃了传统自由贸易政策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C总统新政受到司法权制衡D国家发展计划混乱7下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
4、。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呈增长的总趋势B70年代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发展缓慢C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艰难曲折发展历程D国家干预经济是发展的重要因素8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变化促使各国A加大福利开支确保社会秩序稳定B采取多元手段不断优化经济政策C重新评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功用D纷纷对华示好寻求新的出口市场9如图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的民间投资年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美国A延续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B削弱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加速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D实现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10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5、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共同原因是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11920年,列宁把农民看作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土壤、一种“异已力量”。1921年以后他多次提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要找到处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同小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和谐共处的形式。在列宁看来,新经济政策A改变了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是符合苏俄国情的务实选择C清除了工农间的分歧和矛盾D是苏俄工农联盟建立的基础121917年10月,俄国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禁止买卖、出租、出典或以任何其他方式让出土地”,而1922年5
6、月制定的关于劳动土地使用的基本法则规定“可以出租家中的一部分土地”。这一变化表明A国有土地走向私有化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C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扩大D国家注重发展高效农业13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14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
7、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苏联为发展工业,向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15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D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16下表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字。据此可知,该时期苏联A经济改革成效
8、不大B军事实力超过美国C军备竞赛影响经济发展D经济结构严重失衡17世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罕见的政治家:作为总统,他背叛了国家;作为领袖,他背叛了人民;作为总书记,他解散了党;作为最高统帅,他背叛了武装部队,逮捕了他任命的国防部长。下列行为与这位政治家有关的是A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B使得该国出现了大量的贫民窟C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D发动了对波兰等国的闪电战1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B罗斯福时期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192015年12月1日凌
9、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日元、欧元及英镑之后第五个加入全球货币篮子的货币。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下列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 其资金可用于国际间金融领域的合作B为成员国经济复兴建设提供长期贷款C美国在SDR货币篮子中的地位被动摇D人民币此后开始成为最重要世界货币20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出现的积极意义在于A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行D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
10、制度化方向发展2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逐渐联合,但是英国拒绝参加;此后,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欧元推行后,英国不肯做第一批“欧元国”,2016年英国退出欧盟。英国与欧盟(共同体)关系的一波三折反映了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受害者B区域集团化更利于发展中国家C民族国家的利益影响“一体化”D欧洲分化促进多极化局面形成22自美加墨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
11、以上材料表明A自由贸易区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B自由贸易区存在贸易不平衡性C自由贸易区对发达国家的发展有利D自由贸易区是一个论坛性组织232018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召开。关于此组织的正确说法是A为应对西欧和日本崛起建立的合作组织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合作程度较低C完全实现贸易自由化,成员国平等相待D推动了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242000年,海尔公司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出口创汇2.8亿元,海尔的品牌价值达到330亿元。近期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借口,采取禁止供应芯片等手段,对华为强力打压。这些现象表明,经济全球化A既是机遇
12、也是挑战B本质上是国力竞争C就是科技的国际化D导致华为举步维艰25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A经济区域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中以发达国家为主导C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促进了经济全球化26据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准备从2019年1月28日开始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展开调查。这是中国第二次请求WTO就此事进行调查。彭博社称,上月中国提出申请,但被美国否决。由于WTO规则禁止成员第二次阻止争端调查,此次调查可
13、能会推进。可见A调解中美争端是WTO的基本职能B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C发展中国家可用WTO规则维护权益D美国各项政策阻碍全球化向纵深发展27士曾经是底层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武士而蜕化成了文士,他们中不少人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互相辩驳,并且成为当时推进社会变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A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嬗变B官学与私学界限被打破,士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C诸侯争雄,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历史契机D技术进步,改变了士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28下表是先秦时期文献的一些记载,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A当政者注重个人品格养成B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念
14、形成C朴素的民本思想受到推崇D儒家仁政思想已渐入人心29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虽然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30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
15、想和行为准则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所看到的一切儿童团营地,小孩子都是漂亮的,营养很好(每天五餐),照料很好,可说是受优待的;他们都是快乐的。傍晚,工作做完后,就聚集在文化公园,他们来这里锻炼身体,休息,娱乐或学习(因为这里也有教室、讲演厅、电影、图书馆等等)。到处都悬挂着斯大林的头像,人人嘴上都挂着他的名字,每一个人的讲话中都无可遗漏地颂扬他。在他们看来,在苏联以外尽是黑夜。除了几个无耻的资本家,一切的人都是在黑暗中挣扎的。需要量是那么大,顾客是那么多,以致以后好久仍将是求过于供,而且超过很多。人们
16、仍没有满足需求。摘编自(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1937年)材料二 娱乐和运动商品的销售额从1929年的5亿美元,下降到了1933年的25亿美元。简单的家庭游戏一拼图、跳棋、国际象棋、掷套圈一却大受欢迎,这期间美国集邮者的数量从约200万人增加到900万人。桥牌也颇有进展。在郊区,人们待在家里,促进了羽毛球、乒乓球和户外晚餐的复兴,刺激了木工、机械、养鸽子等业余爱好。数百万人专心致志地收听时事评论员关于慕尼黑危机、德国入侵波兰和法国陷落的观点。1932年1939年间,通过收音机传送的消息量几乎翻了一倍。在大萧条即将到来时,20个成年人中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
17、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数为200万300万。顾客偶尔会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摘自(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19291941(1)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状况的差异。(8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的特点做出简要评价。(8分)32齐鲁大地,儒学传承,诚信仁和,经济德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以“儒家文化与山东鲁商的发展”为题,对上述材料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
18、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8分)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
19、重要推动力量。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产业间分工体系,而从旧有的产业中解放出来的生产要素则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美国积极推行以拓展海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克林顿政府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进出口的快速扩张为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牵引力。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进出口,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给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资本净流入,其中外国直接投资有相当部分流入了高新技术产业。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的条件。结合所学,除了经济全球化因素之外,美国新经济的兴起还与克林顿政府的哪些政策措施有关?(8分)射洪中学高20
20、19级高二(上)第一次学月测试历史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19291934年美国197所高校的教育收入”明显下降,反映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急速恶化,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当时美国大学“教学质量快速下降”,排除A项;“政府缩小大学教育规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是在二战后初期,其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西欧、日本崛起,与美国竞争加剧,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D项。2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除了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的措施外,还采取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争夺国际
21、市场,故选C;ABD都是美国的国内措施,无法体现针对国际竞争中的自卫,排除。3D【详解】“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提出轮流工作制度”,这些措施说明胡佛政府尝试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这就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有益借鉴,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B错误;胡佛没有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所在,这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4B【详解】 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未,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结合所学知识,这句话指的是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上任后,实行政府干预经
22、济的政策,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这与原来的自由放任的不同。因此,美国的创新是开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故选B;A项的“防止”过于绝对化,排除;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用国家权力主导市场,C错误;材料是经济内容不是政治的分权制衡,D错误。5D【详解】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工作方式的事实,故选D;A属于“观点”,排除;BC属于“史论”,排除。6C【解析】材料“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罗斯福农业调整法案违宪,法案大部分内容遭到废止”反映出当时美国总统与最高法院之间的相互制衡,也就是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相互制衡,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总统与最
23、高法院之间的关系,故A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家计划的混乱,故D项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罗斯福农业调整法案违宪,法案大部分内容遭到废止”。7C【详解】根据折线图内容可知,二战后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基本上是持续上涨的,不能体现其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所以C项理解不准确,符合题意,故选C项;根据折线图内容可知,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基本上呈增长的总趋势;在70年代增长趋势有所放缓,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由于此时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问题;二战后美国采取了强有力的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故ABD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8B【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
24、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遭遇“滞胀危机”,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采取多元手段,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优化经济政策,B正确;滞胀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之减少社会福利开支,排除A;滞胀危机前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排除C;D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9C【详解】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信息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美国信息产业的民间投资入大幅増长,说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迅速,C项正确;罗斯福的经济政策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而材料中的民间投资体现的是自由经济政策,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
25、家投资建立垄断性企业,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因此不能说明其受到削弱,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有企业向私有转化,排除D项。10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都是失败的,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强调经济建设,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只符合中国人民公
26、社化运动,故D选项错误。11B【详解】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要找到处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同小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和谐共处的形式”体现的是新经济政策使无产阶级同农民相结合,巩固了工农联盟,这是符合苏俄国情的选择,B正确;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就已经改变,A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2C【解析】由禁止各种方式的出让土地到允许可以出租家中的一部分土地,说明对农民土地的管控措施有所放松,农民可以选择出租部分土地,经营自主权扩大,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也不能体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否提高,排除AB;土地经营方式出现变化
27、不代表国家注重发展高效农业,排除D。13A【解析】材料中“1932年”,即处于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有大量的外国专家,其中美国工程师就有1700人,同时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分别占两国机器出口量的50%和90%。可见西方各国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故答案为A项;大批西方专业人才不是因为苏联社会制度的吸引,而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才去苏联的,排除B项;苏联工业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内因,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人才和机器设备,而非资本,排除D项。14D【详解】根据材料“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28、“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发展工业的资金基本上都是压榨农村和农民获得的,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的说法无关,排除。15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揭露、批判斯大林个人,而不是批判斯大林模式,这实际上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排除;C项从属于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6C【详解】根据表格数据看出,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占美国的比重大致呈下降趋势,但是苏联战略核武器保有量却逐渐超过美国,说明该时期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影响经济发展,故选C;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29、苏联战略核武器保有量逐渐超过美国,使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但仅从这一点不足以说明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排除B;表格信息无法体现苏联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排除D。17C【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戈尔巴乔夫背叛国家、背叛党,对苏联解体负有直接责任,符合题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指的是赫鲁晓夫,B选项指的是美国前总统胡佛,D选项指的是希特勒,他们都没有材料中的背叛行为,排除。故选C。18C【解析】题干所指金融、工业、贸易的领导地位在杜鲁门时期得以实现。1944年,西方国家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基础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
30、系形成;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此时杜鲁门在任,他于1945年就任美国第33任总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9A【详解】据材料提到,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资金可用于国际间金融领域的合作,故A正确;为成员国经济复兴建设提供长期贷款,属于世界银行,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美国在SDR货币篮子中的地位被动摇,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人民币此后开始成为最重要世界货币,故D排除。故选A。20D【详解】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
31、总协定构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故此题应选D项。21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欧共体亲疏关系变化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和欧共体关系的演变,未提及发展中国家,B选项排除;材料中英国退出欧盟而非欧洲分化,D选项排除。22B【详解】北美自由贸区中对墨西哥某些竞争力较弱的产品设置了过渡期,墨西哥进口关税步入美国进口关税下降的多,都体现了对墨西哥在某些方面的保护和照顾,说明存在贸易的不平衡性,故选B;材
32、料主要反映了对墨西哥某些产品和行业的照顾,无法体现贸易区内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和自由贸易区是一个论坛性组织,排除D;题意中的内容说明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没有体现对发达国家有利,排除C。2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是地跨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方面取得成就,故D项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建立的,故A项错误。主要由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组成,合作程度较高的组织,故B项错误。尚没有完全实现贸易自由化,故C项错误。24A【详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使海尔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也使华为受到美国的强力打压,
33、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故选A;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C;导致华为举步维艰的原因是美国的打压,而非经济全球化,排除D。故选A。25D【详解】经济区域化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并不是到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与题中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的说法不符,故A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并不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化浪潮具有全球性的原因,故B错误;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形成,依然属于发展阶段,故C错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消除了障碍,是导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全
34、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的原因,故D正确。26C【详解】调解贸易争端是WTO 的重要职能之一,WTO 通过一系列规范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许多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的利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好 WTO 的规则维护自身权益,故 C 项符合题意;WTO不仅仅是为中美而存在,故不能认为调解中美争端是其基本职能,A项不符合题意;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但本题没提到最终结果,B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不符合题意。27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意,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底层贵族的士阶层借助社会变革之际,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35、社会阶层出现了流动,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种趋势,BC项说法并未体现士阶层的流动性,故BC项均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技术的进步与士阶层的关系,故D项错误。28C【详解】“德之不建,民之无援”体现了对德与民的重视。“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强调民是邦本。“国将兴,听于民”强调的是民对于国家兴旺的重要作用。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都推崇民本思想,故C正确;材料强调人民的重要性,而不是个人的品格,排除A项;当时没有执政为民的观念,排除B项;仁政是孟子的主张,而材料涉及的是春秋时期,排除D项。29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
36、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因此,在材料中分别指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故D项正确;虽然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的是法家,而不是道家,故A选项错误;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的是儒家,而不是法家,故B选项错误;虽然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的是法家,而不是道家,故C选项错
37、误。30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均以古代选贤为榜样,反映其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案,故B项正确;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并未改造古代历史,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完善的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排除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排除D项。故选B。31、(1)苏联:公共娱乐生活丰富;物资供不应求;个人崇拜思想盛行;儿童团受到优待。美国:家庭娱乐生活丰富;物资供大于求;关心国际时事;阅读人数众多。(2)苏联:有利于政权稳固;保障了基本的娱乐生活;禁锢思想;生活水准不高。美国:推动生活娱乐业发展;生活水准下降;排解抑郁情绪(缓解社会矛盾)。【详解】(1)
38、依据材料一“受优待的;他们都是快乐”“到处都悬挂着斯大林的头像”“以致以后好久仍将是求过于供,而且超过很多。人们仍没有满足需求”的信息从公共娱乐生活、物资供应以及思想等角度归纳苏联社会生活,依据材料二“简单的家庭游戏一拼图、跳棋、国际象棋、掷套圈一却大受欢迎”“刺激了木工、机械、养鸽子等业余爱好”等从家庭娱乐生活、物资以及关心国际时事等归纳美国社会生活。(2)评价结合材料,苏联社会生活从政权稳固、娱乐生活以及禁锢思想回答;美国评价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推动生活娱乐业发展、生活水准下降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角度思考回答。32、示例:一、儒家文化推动了鲁商的发展。鲁商建立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商业道德体系,其
39、核心是儒家的“重义轻利”和“无信不立”。在商业经营中,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互惠互利,造就了鲁商的成功。二、鲁商的发展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鲁商的商业观念、商业心理、商业风格无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鲁商按照儒家的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行事,享誉中外,传播和扩大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以“儒家文化与山东鲁商的发展”为题对材料进行论述。依据材料中“孔子主张见利思义是鲁商的文化根基与内涵”、“良心、友谊、仁义、诚实、信用、济世等构成鲁商的基本特征”、“儒家义利观长期教化,造就了鲁商的道德观”、“商业奇迹,无不体现鲁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商业道德体系”等信息可得出儒家文化推动
40、了鲁商的发展。然后结合所学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鲁商道德体系的建立、商业经营中的儒家理念造就了鲁商的成功等方面进行说明。还可依据材料信息得出鲁商的发展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然后结合所学从鲁商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鲁商的享誉中外传播和扩大了儒家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33、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措施: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2)条件:生产的全球化(国际分工体系)促进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贸易全球化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投资全球化为美国新经济提供了快速发
41、展所需要的资金条件。政策措施: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解析】(1)特点的概括和归纳由材料“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点明了此种行为是坚持以美国为主导而开展的;“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可以归纳出其基础是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可以归纳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划分利益;“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反映的是世界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相应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性上升;“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可以提炼出这种经济体系的保障是新的国际权力结构。措施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主要行为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创立、关贸总协定的确立,实际上此部分是对于教材知识点的简单梳理。(2) 条件:根据“从旧有的产业中解放出来的生产要素则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美国积极推行以拓展海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等内容可知经济全球化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的条件主要是国际分工体系促进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美国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金条件。措施:根据“克林顿政府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新经济的兴起与克林顿政府的采取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