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 2、鉴赏名句,理解善于铺叙、融情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3、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重点难点】1把握意象,探究意境,体味情感2. 背诵全词【学习过程】1、解题: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王灼碧难漫志卷五雨霖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依新声也。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乃别京都恋人之词,当是出为屯田员外郎时所作。2、问题探
2、究 本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主要写,下阙主要写。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分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主要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体会这句词的感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话在上阙的结尾表达怎样的感情,放在此处有何作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统观全词作者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3、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主旨探讨】有关这两首词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望海潮一词,通过描述杭州古今的繁华富庶景象和西湖的美景人事,抒发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雨霖铃一词,通过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凄冷的清秋离别的场面,表达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真挚情感。我的观点:_。【课堂小结与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课后作业与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珠玑/畸形 剑鞘/画桥 镶嵌/天堑B参差/参商 罗绮/涟漪 无涯/山崖C钓叟/瘦削 菱歌/棱角 骤雨/妯娌D凝噎/呜咽 暮霭/和蔼 箫鼓/萧瑟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胜:超过,越过。B云树绕堤沙 云:茂密的。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盈:到处是。D异日图将好景 图:绘制成图。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都门帐饮无绪 多情自古伤离别 暮霭沉沉楚天阔 便纵有千种风情A BC D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1)念去去,千里烟波,_。(柳永雨霖铃)(2)此去经年,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3)执手相看泪眼,_。念去去,千里烟波,_。(柳永雨霖铃)(4)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5)烟柳画桥,_,_。云树绕堤沙,_
5、,_。(柳永望海潮)(6)_,_。羌管弄晴,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5. 解释一词多义:更去去发将二、阅读理解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15题。望海潮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靧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句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据说曾引起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美在什么地方?3、这首词中使用了很多数词,这些数词在表意上具有怎样的作用?雨霖铃柳 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5、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