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下列对联中,哪一幅能够反映出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飞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D2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是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
2、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 1919 年,当时的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变化,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并未完成,故 A 项错误;“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说明五四运动承上启下,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 1919 年,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 1949年,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 1919 年,当时已进入近代时期,不是古代向近
3、代转变的起点,故 D 项错误。3“中共一大是在当局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以致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文中的“当局”是()A晚清政府B北洋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国民政府B4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中共一大(1921 年)中共二大(1922 年)中国社会性质未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力量工人、农民和士兵无产
4、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C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解析:很明显,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和革命对象都是脱离中国国情的,1921 年是封建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无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也有革命的要求。中共二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确定革命目标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故 C 项正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1935 年遵义会议,故 A 项错误;摆脱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的标志是 1927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表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创立,故 B 项错误;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1927 年
5、)后,故 D 项错误。519241927 年国共合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B彻底铲除了军阀势力C大革命担负双重任务D大革命最终取得胜利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1927 年国共合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担负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C 项正确;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上,排除 A 项;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只是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大革命最终失败,排除 B、D 两项。61928 年 1 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不久遂川人们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工农红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
6、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之所以出现以上变化主要是因为()A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B反帝任务完成后中共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反封上C中共反“围剿”胜利在陕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在中共的领导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7比较下列两幅图,对两个事件分析正确的是()A均犯了“左”倾错误B前者导致北伐任务失败C都遭到外国势力干涉D后者促使中共战略转移D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图中共犯了右倾错误,第二幅图中共犯了“左”倾错误,故 A 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北伐任务失败,故 B 项排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有外国势力的干涉,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则没有,
7、故C 项排除;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直接导致了工农红军的长征,故 D 项正确。81931 年中共土地革命的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上述改变主要因为()A中共策略的灵活调整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D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主要是满足农民土地的要求,调动农民参与反封建、反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矛盾占据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了调动一切力量反击外来侵
8、略者,说明民族矛盾占据社会主要矛盾;故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因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 项正确。土地政策的调整是中共策略的灵活调整的体现,而不是原因,排除 A。土地政策的调整并不是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而是因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需要,排除 C。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与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是针对地主不符,排除 D。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 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 1937 年 9 月,C项错误。A、B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0“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体现了
10、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D解析:由材料信息“中央红军”“在云贵川地区”,判断此时在长征;由“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判断此时红军已经不再受博古、李德的指挥而是毛泽东的指挥。从而得出这一决定出自遵义会议,该会议纠正了“左”的军事路线。11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国民
11、党统治即将结束,所以选项 D 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而非抗日战争,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而非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12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A BC D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现有
12、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 年 7 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生发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 年 6 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
13、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 年 9 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10 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 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8 分)答案:(1)变化:从独立和不与其他党派合作到决定与国民党开展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
14、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2)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的诞生及国民革命。(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材料二中的“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回答;第二小问,抓住材料二中的中共对国民党和无产阶级的认识及共产国际
15、的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实际上考查国共合作及国民革命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诗词选集材料二:“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材料三:从
16、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他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首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印证材料二所作的结论。(6 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根据材料三说明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的策略方针发生的变化。(8 分)(4)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17、你的历史认识。(10 分)答案:(1)事件:秋收起义。(2)趋向:模仿苏联。印证:秋收起义(或南昌起义),以苏联的“城市中心论”为指导;进攻当地中心城市长沙,结果失败。(3)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变化: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主要任务由革命战争转移到恢复发展生产。(4)认识:革命道路的确立和方针政策的调整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革命的最终目的;正确的思想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行动实践。解析:(1)从材料“军叫工农革命”“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 1927 年秋天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2)从材料“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是指中国模仿苏联。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道路来印证中国模仿苏联。(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是指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材料“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革命道路与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