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09.50KB ,
资源ID:69056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05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讲坛》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长效热点集训(4)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讲坛》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长效热点集训(4)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doc

1、长效热点集训(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央提出城镇化、农村现代化,都是解决农民就业、致富的可靠途径,是稳定社会的可靠基础和保证。所以,城镇化应有一定的规划和标准(大、中、小),不要一味追求都市化、集群化,所有城市一张脸。这告诉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城镇化建设的正确方法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方案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把一些地方的经验移植到其他地方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把各地特点通过统一标准体现出来ABC D【解析】“把一些地方的经验移植到其他地方”,没有考虑到当地实际,违背了共

2、性与个性的关系,表述错误。“把各地特点通过统一标准体现出来”,无视矛盾的特殊性,也不符合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2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有统计显示,若未来城镇化率提高速度保持现有水平(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则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至城市。无论是刺激消费、还是拉动投资,都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BC D【答案】C3城镇化和市民化是不可分割的。目前城镇化中存在

3、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城市打工生活的农民工不能实现市民化,享受不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关系社会公平正义。“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A可以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市民的政治权利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强化政治建设职能C会削弱村民自治功能,强化居民自治职能D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答案】D2013年6月26日至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所做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据此回答45题。4在审议中,有不少委员表示,中国的城镇化,首先要明确是“人的城镇化”,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4、降低城市化的速度,更多利用市场无形的手,避免沦为“市长的城市化”。 徐绍史认为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经济生活依据是()A我国正开始建设市场经济体制B市场能有效配置各种资源C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宏观调控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解析】A错误,我国早在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就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错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D错误,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C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C5有的委员表示,其他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经济的发展调动了人口的集聚和城镇化,反过来城镇化的发展又对经济

5、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和促进作用。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佩琼则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港英政府开发新界的事例,来说明产业与推进城镇化之间的重要匹配关系。上述观点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C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解析】材料中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的观点来源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D符合题意。【答案】D6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认为,推动城镇化的关键是解决户籍政策和土地问题。上述说法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A部分决定整体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解析】关键

6、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错误。C、D材料没有体现。“关键”这个词说明要抓主要矛盾,B符合题意。【答案】B7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而且可以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这说明城镇化可以()A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B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C促进工业化快速发展D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解析】B错在“消除”、“同步”上。C、D说法片面。A符合题意。【答案】A8目前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6倍

7、,若未来20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现在起到2030年,还将有3亿农民转为市民,将产生巨量的需求和投资。材料主要说明()A新型城镇化将有效扩大内需B新型城镇化就是农民的市民化C新型城镇化就是农村的城市化D新型城镇化会带动房价上涨【解析】从“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将产生巨量的需求和投资”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将有效扩大内需,A符合题意。B、C、D是对新型城镇化的错误理解。【答案】A9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社会发展的轮子进入城镇化是早晚的事,顺理成章。但是,城镇化又不是件一口能吃个胖子的事,任何主观的城镇化规划,都不免有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之嫌。材料想告诉我们的唯物论道理是()A要按

8、客观规律办事B有量变就有质变C客观要与主观相符合D认识具有反复性【解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B错误。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C错误。D不是唯物论道理,是认识论观点。【答案】A10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发布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公报中的一句话:“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传统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的民族性【解析】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以无序、过度开发为代价,大树被砍掉,湖泊被填平,泥土被水泥覆盖,平房被高楼取代,城镇一夜之间变成陌生的模样。这种大踏步

9、式的“现代化”不仅让居民失去了“乡愁”,更对新的生活方式无所适从。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答案】A11在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后,就更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不为,有时候也是有为,甚至是更有价值的作为。“有所变,有所不变”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矛盾具有特殊性C矛盾具有普遍性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解析】“有所变,有所不变”的意思是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B符合题意。【答案】B12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户籍制度改革定调:“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

10、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中央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现的辩证法依据是()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一切从实际出发C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D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解析】B是唯物论,不符合题目要求。C、D与题意不符。【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全面确立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四化同步”等战略思想,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农村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图120032011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注

11、: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图22003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注: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同比增长13.5%。材料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今后仅靠传统的农业科技难以支撑农业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1)请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农业发展的意义。(8分)(3)运用

12、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并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出方法论建议。(8分)【答案】(1)2003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的相关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自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我国农民收入连续九年增长。粮食增长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2009年后增长速度又快速回升。(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

13、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3)意义: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议: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要善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应立足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容。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农业科技创新既要敢于打破旧的方法,又要善于总结精华。14(28分)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

14、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图1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75%80%。图2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例为3.311。材料二从乡村到城市,不只是一段路;从村民到市民,也不只是一个称谓。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51.2%,首次超过农村。一国的城镇人口在超过50%之后,将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消费,但也衍生交通、环境、公共秩序等社会问题。材料三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

15、认识和探索历程: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理念,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材料四某市在过去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城区,走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扩张城镇化道路,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

16、,建立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绿色生活为导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城镇化建设机制,走出一条绿色城镇化之路。(1)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7分)(2)阅读材料,结合矛盾分析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面对这一“转折”?(7分)(3)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7分)(4)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镇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7分)【答案】(1)经济信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随着城镇化率提高,消费支出结构和

17、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意义:大力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扩大投资需求;有利于推进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解决会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矛盾具有普遍性,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办法解决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针对当前我国国情,具体分析我国城镇化的特殊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城镇人口过半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给交通、环境、公共秩序带来的消极影响,把握主流,不能忽视支流。(3)党对我国城

18、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有利于实现城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4)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该市在城镇化实践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绿色发展城镇化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该市在城镇化实践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该市在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带来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价值取向,必将引导该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