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鸿门宴(45分钟55分)一、基础应用(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范增数目项王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解析】选C。A项,“要”同“邀”;B项,“倍”同“背”;D项,“蚤”同“早”。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不胜杯杓 胜:承受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丢下B.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秦时与臣游游:交往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往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解析】选C。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3.下列各句中加点
2、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解析】选D。A项,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C项,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明。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B.籍吏民,封府库C.沛公军霸上D.范增数目项王【解析】选A。A项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具
3、告以事竖子不足与谋长于臣吾属今为之虏矣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此天子气也沛公安在A./B./C./D./【解析】选C。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D.“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
4、,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解析】选C。“游刃有余”出自庄子养生主。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5分)译文:_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分)译文:_答案:(1)像这样劳苦而且功高,没有封侯的奖赏,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要讨伐有功之人,这是已亡的秦朝的后继者啊。(2)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现在人家正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正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8.(2019菏泽高一检测)请以“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为话题,将下面的句子
5、扩展为中心明确、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要有文采,不少于50字。(4分)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题目要求以“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为话题,扩展为中心明确、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属于话题阐发型的扩写。话题阐发型扩写,就是提供话题或对象,规定某种情境,以某一词语、句子为重点,要求利用主题词或者主题句,并运用某种表达方式加以充实或扩展。此类题扩写时,一要扣住主题,也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阐释,使内容更丰满、生动,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段;二要有文采,最好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本题,围绕“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具体阐发为什么事业是人生的丰碑,可以结合古今中外名人事例进行阐释,阐释时注意中
6、心明确、语意连贯,表达有文采。此外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题要求不少于50字。参考答案: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他们都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屈原、司马迁等,他们之所以为千秋万代所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建立了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事业大厦,筑起了他们人生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规律方法】续写补充型扩展语句题技巧续写补充型扩展语句题,往往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逻辑思维,从而合理地推导出缺失的内容。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完成:1.读懂题目要求,准确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2.要把握所提供文段或文句的语脉,以此为扩写源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前后之间的内在联
7、系。3.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色彩等符合要求。要从试题形式和内容入手进行分析,进行扩展。要注意防止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者只顾内容不顾形式,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4.检查扩展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字数是否达标等。二、阅读鉴赏(19分)(2019南阳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
8、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属任何关中事。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
9、侍,前问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B.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
10、食C.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D.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解析】选C。解答本题,需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布衣”指一般平民,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B.列侯,是从秦朝到南朝陈的一种爵位,没有封国。C.“持节”中的“节”是指传达命令的符节。D.“顿首”指磕头。古代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解析】选B。列侯有封国,按封区户数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和产量征收地税,供其享用,称食邑。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11、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不贪图钱财,深谋远虑。入关中之后,不像其他将领一样抢夺金帛财物,而是将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收藏起来。B.萧何善于治国抚民,供粮给士。刘邦领兵打仗,萧何镇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百姓,并且能够为刘邦及时补充兵员,供应粮草。C.萧何识人爱才,善于自保。向刘邦推荐富有军事才能的韩信。韩信封侯之后,欲起兵谋反,萧何向吕后献计谋杀了韩信。D.萧何尽忠职守,为国分忧。萧何看到上林苑中有许多空地,为百姓请求耕种,不惜忤上坐牢。高祖去世后,萧何主动向惠帝推选宰相人选。【解析】选D。萧何为民请耕上林苑中空地,并没有想到要坐牢;萧何也没有主动向惠帝推荐宰相人选。12.把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3分)译文:_(2)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4分)译文:_【解析】(1)关键词“留收”“填抚”“谕告”。(2)关键词“数”“遁”“辄”。答案:(1)萧何以丞相的身份接管并留守于巴蜀,镇抚、谕告境内的百姓,并让他们供给军粮。(2)汉王在战场上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13.文中哪些地方说明萧何功劳“第一”?(3分)答:_答案: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附【译文】萧何,沛县人。因为他的文章没
13、有疵病,而成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曾多次在吏事上偏袒高祖。高祖后来当了亭长,萧何又经常帮助他。等到高祖起义当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一职。沛公到了咸阳后,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瓜分府库储存的金帛财物,然而萧何却先进去把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收藏起来。沛公之所以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要塞、户民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的疾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沛公当了汉王后,让萧何任丞相。萧何推荐了韩信,汉王让韩信做大将军,说服汉王令他引兵东进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接管并留守于巴蜀,镇抚、谕告境内的百姓,并让他们供给军粮。汉二年,汉王联合诸侯攻打楚国,而萧何留守在关中,帮助太子,治理
14、栎阳。制定了法令规约,建立了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并经常上书给皇上,皇上许可的就去做;来不及上书的,就以合适的方式去做,等到皇上回来后再告诉皇上。并且计算户民数量转运粮饷,以供给军队使用。汉王在战场上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皇上因此把关中事务专门交给萧何处理。汉五年,汉王杀掉项羽之后,做了皇帝。列侯受封完毕,上奏位次。(皇上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于是让萧何做第一,并恩赐他可以佩剑穿鞋上殿,进朝廷时不必小步疾行。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用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后来萧何替百姓上书说:“长安耕地少,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闲置不用,希望能让百姓进去耕种,不收秸秆做野兽的食
15、物。”皇上大怒说:“相国收了商人的贿赂,竟然替他们请求我的林苑!”于是下令把萧何交给廷尉,让他戴上刑具把他拘禁起来。几天后,王卫尉侍奉皇上的时候,走上前说:“为官办事有利于民的事情就上书请愿,这才是真正的宰相的职责。陛下怎么能怀疑这是相国接受了商人的钱呢!陛下不必把宰相看得如此浅薄!”皇上听了之后很不高兴。这一天,派使者拿着符节去赦免萧何。萧何年事已高,素来行事恭谨,光着脚入朝谢罪。皇上说:“相国不要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我的林苑却没有得到批准,这使得我就像是桀、纣一样的君主,而相国却是贤能的国相。我之所以治罪相国,只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高祖死后,萧何辅佐惠帝。萧何病重的时候,皇上亲自去探
16、望他,问萧何说:“您百岁之后,谁能代替您呢?”萧何回答说:“没有比皇上更了解臣下的了。”皇帝说:“曹参如何?”萧何点头说:“皇上找到贤才了,我就算死也没有可后悔的了!”【培优自选】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为亭长,常佑之佑:辅佐,帮助B.上以此属任何关中事:专,专门C.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械:枷锁、镣铐D.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徒:白白地【解析】选D。徒:赤,光。三、素养提升(10分)15.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王安石在乌江亭却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如果没有乌江自刎,项羽还有机会吗?说一下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写作提示】杜牧、王安石所说都有道理。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