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16MB ,
资源ID:68964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964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民版习题: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民版习题: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

1、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ABC D解析:均田制是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不得买卖。在土地私有制度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仍不可避免。答案:C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ABC D解析:可用排除法。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魏是个北方政权,因此不可能改善同西南少

2、数民族的关系。答案:B3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解析: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答案:C4公元4

3、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鲜卑贵族的束缚 B摒弃鲜卑族的陋习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借汉化巩固统治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加速民族融合,缓和阶级矛盾,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5下列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C唐蕃联盟 D清军入关解析: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其内容不包含民族交融,故A项错误;孝文帝改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统治者进行的一场汉化运动,故B项正确;唐蕃会盟是汉藏两族人民的一场政治联盟运动,体现

4、的是汉藏两族关系的友好,故C项错误;清军入关是满洲军事集团进入中原地区的开端,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故D项错误。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

5、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魏书李冲传(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2)材料一、三都涉及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的要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概括提炼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进行论证的能力,同时渗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1)问,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归纳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采取的措施和不同原因。第(2)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

6、。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商鞅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基础巩固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的谚语,这表明()A北方农民好逸恶劳,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C北方农民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功效D北方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解析:通过谚语“宁可少好

7、,不可多恶”即可看出当时人们追求少而精,“顷不比亩善”意即如果不能悉心耕作,种一顷地也不比一亩地上精耕细作的收入强。答案:C2“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A梭伦改革 B伯利克里改革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解析:由所学可知,A、B两项是雅典民主改革,且雅典属于海洋文明,排除;C项商鞅变法时秦国不是“森林民族”。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能力提升3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的谚语,这表明()A北方农民好逸恶劳,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C北方

8、农民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功效D北方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解析:通过谚语“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即可看出当时人们追求少而精,“顷不比亩善”意即如果不能悉心耕作,种一顷地也不比一亩地上精耕细作的收入强。答案:C4正光(魏明帝正光元年,520年)以前,户口数比太康(西晋武帝)年间增加了一倍。照一倍计算,魏当有户五百余万,口三千余万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如何促进水渠发展。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得益于()均田制的推行俸禄制的广泛推行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北魏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ABC 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户口数增加,这得益于均田制的推广和对鲜卑贵族对农民掠夺的限制,故正确;通过材料“水田之处

9、,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渠发展”可知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也正确,故选A项。答案:A5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 BC D解析: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故选C项。答案:C6下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你从中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任用汉族地主推行俸禄制胡汉服装融合接受汉族文化A BC D解析:依据北魏文官陶俑图像显示不出是汉族地主,故错误;俸

10、禄制是孝文帝改革地方制度的内容,但材料中显示不出,故错误;文官陶俑体现了汉服和胡服的搭配,故正确;服饰的变化说明北魏接受汉族文化,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7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B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辨别能力。商鞅变法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封建地主统治的发展;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选A项。答案:A8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

11、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B9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

12、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是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如何促进秦国的社会转型。(2)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提示:(1)经济上,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过渡。(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对孝文帝改革不应该否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

13、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材料二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材料三鲜卑人乐俑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有了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起了重要作用?(2)从材料二中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中的

14、两幅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解析:第(1)问农业发展与孝文帝改革农业方面的政策有关。第(2)问由洛阳城中富商云集,甚至贵族也经商,可见商业比较活跃。第(3)问图片反映的是汉族与鲜卑族相互影响。第(4)问改革的影响注意要与材料联系。答案:(1)实行均田制。(2)北魏贵族来到中原后经商。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商业在当时比较活跃。(3)鲜卑族汉化,汉族生活习惯也深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原因: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4)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