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五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研析考情解密高考新高考省、市卷及全国卷考查情况分析年份题型、题号考查角度分值 难度选择题,第16题结合区域图考查湿地形成及意义。12较小2020年山东卷非选择,第19(3)题结合图文材料考查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4中等 2020年天津卷 卷选择,第13题以新农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切入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12较大2020年全国卷卷非选择,第37题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考查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沙地、湖泊转化关系。24中等 2019年全国卷卷选择,第12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素材,考查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8较小 非选择,第36(4)题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
2、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中等卷非选择,第37(4)题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4较大2018年全国卷卷 选择,第911题以汾川河流域异常降水切入,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率、洪峰、河流含沙量的关系。12中等2017年全国卷卷非选择,第36(2)(3)(4)题以山西焦化产业的布局为切入点,考查山西焦化产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16中等卷非选择,第36(2)(3)(4)题以罗讷河流域的地形图和相关资料为切入点,考查河流的整治和开发及其带来的影响等。15中等非选择,第36题以内格罗河流域图为切入点,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22中等2016年全国卷卷非选择,第37题
3、以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24中等命题分析命题规律:1.无论新高考省、市还是全国卷均以现实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典型区域生态问题、污染现象为切入点,提供详实的图文资料为命题素材。分析区域人地关系、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形成因地制宜的区域开发观念。2.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综合题形式偏多,难度中等。命题预测:2021高考命题热点有以下几个: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如塞罕坝林场、库布齐治沙;沿着“一带一路”选取典型案例,反映全面开放新格局、彰显合作共赢新理念,如中非合作、中巴经济走廊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如小尺度欠发达地区的脱贫
4、致富路径;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发展等。网络构建备考导学核心考点一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典题感悟典例 2020全国卷,13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1)(3)题。(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解析:(1)与传统打坝淤地相比,治沟造地是一种综合整治模式,更注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
5、境,C正确,A、D错误;两种模式都注重防治水土流失,B错误。答案:(1)C(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解析:(2)该地区的耕地以坡耕地为主,农民进行田间耕作的难度较大;该综合整治模式采取沟道覆土造地、复垦空废宅基地、坡面退耕还林等方式,可使该地平地占比增大,同时,采取支渠排水灌溉等方式,降低了该地区田间耕作的难度,故选项B正确。答案:(2)B(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居住用地紧张 生态环境脆弱 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 BC D解析:(3)由材料可知,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为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该综合整
6、治模式下,采取了复垦空废宅基地的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说明居住用地并不紧张,错误;陕西省延安市属于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邻近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正确;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平地少,坡耕地比例大,正确;该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错误;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3)C技法归纳(一)巧用综合思维解答环境问题类题目(二)落脚于地理实践力,突破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1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
7、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2.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
8、度等方面来分析。(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对外开放。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9、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3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经济效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生态效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降低污染,净化环境;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社会效益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经济效益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治理费用生态效益 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效益 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命题视角一|以各省区地理状况切入考查可持续发展12020江苏苏州二模下表示意某时期我国可持续发
10、展类型区划分及省级行政区统计(不含港、澳、台地区)。读表回答(1)(2)题。类型省级行政区良好状态地区京、津、沪较好状态地区粤、闽、浙、苏、鲁一般状态地区吉、辽、内蒙古、甘、陕、冀、豫、皖、鄂、湘、赣、桂、滇、琼较差状态地区黑、晋、宁、新、青、藏、川、渝、黔(1)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丰富程度B环境清洁程度C科技发展水平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地区差异大,整体上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处于良好和较好状态,中西部省级行政区处于一般和较差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科技发展水平东部省级行政区高于中西部省级行政区,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分布基本一致,
11、C正确。选C。答案:(1)C(2)下列关于省级行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青海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B西藏空气稀薄、资源缺乏、交通不便C四川能源缺乏、气候潮湿、人口密集D山西矿产短缺、污染严重、经济落后解析:第(2)题,从区域认知角度分析,青海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A正确;西藏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B错误;四川气候潮湿、人口密集,但能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储量和开采量均很大,C错误;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开采量均位于全国前列,D错误。选A。答案:(2)A命题视角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查生产活动的发展方向2近年来,“跑道养
12、鱼”的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受到很多养殖户的热捧。该模式把鱼限制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让流动的水不断地在“跑道”内流动,带来氧气、食物,带走粪便、残渣。该模式使鱼儿逆水游动从而提高了鱼的品质。读我国某地“跑道养鱼”的循环模式图,回答(1)(3)题。(1)该地()A可能位于山东B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可以大规模建设天然滑冰场D商品谷物农业发达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种柑橘,柑橘是亚热带水果,而山东属于温带,A错;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植被是常绿阔叶林,B对;亚热带地区最冷月均温相对较高,不适合大规模建设天然滑冰场,C错;该地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多地少,不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错。选B
13、。答案:(1)B(2)这一养殖模式受到热捧的原因是()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能提高鱼的品质 能改善城乡生态,美化环境 能增大养殖密度A BC D解析:第(2)题,“跑道养鱼”,鱼儿逆水游动,水体不断得到循环,水质变好,鱼的品质也提高了,对;鱼群养在不同的“跑道”中,“跑道”相对狭小,增加了养殖密度,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残存的饲料,顺着循环水流进入吸污水道,大部分被回收制成有机肥,剩下的一部分由已经建成的鱼塘底排污系统收集利用,此过程不是水体自净,是人工进行了干预,错;对于养殖户来说,养鱼的直接目的是增加鱼的产量,提高鱼的品质,增加经济收入,不是为了改善城乡生态,美化环境,错。选D。答案:(
14、2)D(3)该养殖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解析:第(3)题,该养殖模式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持续性原则。选B。答案:(3)B核心考点二 环境污染典题感悟典例 2016全国卷,44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10分)【思维流程】第1步:审设问 明确答题指向第2步:调知识 联想水污染影响内容第3步:审
15、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1)文字信息:高位虾池建设特点,养虾过程中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2)图像信息:高位虾池、农田、村庄、低位虾池、海洋的布局状况。【学霸提醒】紧扣“不利影响”,从高位虾池对地理环境的要素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分成自然地理环境(水体、土壤、生物等)、人文地理环境(农业、居民生活等)。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技法归纳1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对策分析思路(1)分析主要的人类活动,找出污染源。(2)分析形成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
16、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3)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措施2主要环境污染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 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影响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大量的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出
17、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保护对点精练12020全国卷,44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
18、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10分)解析:读材料可知,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适度集中、就地处理”模式,实施河道截污与污水厂建设有效减少了污染物入河,降低了污染物对下游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同时节省了污染成本;“就地回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流域综合治理中注重加强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建设,能有效改善全流域的环境,使滨江公园成为水清岸绿的城市宜居环境。答案:节约治污成本;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物入河;降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
19、(对下游的影响);改善全流域的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22019全国卷,44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10分)解析:本题以“美国河流开发和河道治理”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目图文信息中准确获取地理信息,并能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不同比例尺的两幅图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河流开发以及河道治理旨在体现人地协调发展观和绿色发展观念。该工程建设对当时地理
20、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去分析。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核心考点三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典题感悟典例 2020全国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
21、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1)分别简述图甲所示、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解析:第(1)问,从图示可以直接看出这三个阶段
22、湖沼面积的变化特征;风沙沉积越多,说明风沙活动越强;结合图示可得出这三个阶段的风沙活动变化特征,可归纳出湖沼面积大时,风沙活动较弱。第(2)问,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气温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蒸发量变化不大,气温对该区域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条件的影响无明显变化;从图中可看出年降水量总体增多,说明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变好,植被增多,有利于流动沙地固定。第(3)问,由于年降水量总体增多,按常理湖沼面积应该扩大,但实际上湖沼面积变小,说明人为原因导致了该地湖沼水分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多。第(4)问,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当地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如果赞同,就从降水增多、植被增多、科技水平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23、等角度分析。如果不赞同,就从人类影响有限、沙漠地区过度绿化会导致水分减少等角度分析。答案:(1)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
24、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技法归纳1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性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
25、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舍饲养畜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等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2.巧用综合思维突破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3遵循人地协调观提出生态环境问题的
26、解决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
27、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对点精练命题视角一|结合区域图文考查湿地形成及影响12020新高考山东卷,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如图),海拔1 8752 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成因、湿地的功能及其对水库的意义,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
28、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第(1)问,设问的限定词是地形、地质,故需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断层分布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流向东北,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会沿着断层出露;湿地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容易积水。第(2)问,主要从湿地的功能及其对水库的影响分析,从削峰补枯、净化水质等方面说明即可。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
29、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命题视角二|结合图文材料考查生态保护措施22020新高考山东卷,19(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 km2(如图),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
30、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解析:需要选一个区域作答,多答一般按第一个给分。黄土丘陵沟壑区应主要从加强沟道坝系建设、蓄水拦沙等角度采取措施。风沙区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引洪入沙等措施。冲积平原区需要疏浚河道、引洪淤地等。答案:(任选一区作答即可)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
31、;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微专题11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典题感悟 典例 2016全国卷,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32、(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解析:第(1)题,注意要“分别”比较,“指出”优势。风能的优势要针对煤炭和水能开发的不足来分析;煤炭是污染较高的非可再生能源;水能开发一般要修建水库,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第(2)题,风能开发的自然条件首先表现在风能资源上(注意材料中的“世界风库”、年大风日数等信息);其次,风能开发要占用土地,而图示该地土地面积大、多戈壁。第(3)题,开发的不利区位条件可从市场需求、资金等方面
33、分析。该地地处我国西部,沙漠、戈壁广布,人口、城市少,经济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故在市场需求、电力传输等方面具有劣势;另外,据材料可知,风电建设成本高,对资金有较高要求,而该地明显不具有资金优势。第(4)题,注意关键信息“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的含义,说明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而配建热电站等可保证电网电力供应的平稳。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
34、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技法归纳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1各种新能源特点能源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降水较少、光照充足的地区,如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区风
35、能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风力发电青藏高原、西北、东部沿海地区水能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水量丰富、落差大的地区潮汐能干净、无污染能源密度小,修建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利用潮汐进行发电沿海地区生物能可再生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造成资源浪费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等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如青藏高原2.从综合思维角度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及意义(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
36、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科学技术水平。(2)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利影响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利影响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对点精练命题视角|结合区域图考查风力发电区位及影响2020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目前非洲仍然面临严重的电力紧缺问题,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2017年11月17日,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在南非开发的德阿风电项目顺利投产发电。南非风能资源丰富,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龙源电力集团广泛雇用当地企业施工、管理及维护,极大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如图示意南非位置及地形。(1)分析龙源电力集团没有选址风能更丰富的好望角,而选在德阿的原因。(2)简述该风电项目建设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1)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避开旅游景点,减少对好望角旅游资源的影响。(2)缓解当地能源短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环境污染;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