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275.50KB ,
资源ID:68813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81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卷历史部分1.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等记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今山东省曲阜),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共传三十多代,战国时被楚国所灭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并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下列从鲁姓起源中获得的信息最为准确的是。A. 周礼成为维护西周统治的有力工具B. 鲁姓的起源体现了宗法制的兴衰C. 我国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D. 诸侯战争是鲁国灭亡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战国时被楚国所灭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并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可推断出鲁国被灭是

2、因为楚国,故诸侯战争是鲁国灭亡的主要原因,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礼制,排除A项;鲁姓的起源体现了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排除B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排除C项。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D.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而C

3、项的意思是如果身正,即使没有命令也能听命行使,如果身不正,有命令也不会服从,也是强调个人修身,故C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敬德修业,有所作为,不符合题意;B项强调要把中国看成统一、团结、和睦的国家和整体,不符合题意;D项强调要以天下为己任,不符合题意。3.下图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输出值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 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C.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 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答案】D【解析】【详解】图表毕爱明,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总值在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内明显上升,说明五口通商便于列强对华输出

4、商品,故选D;A错在“持续增长”,排除;中国的民族资本要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对华贸易进口问题,所以不能得出贸易逆差的结论,排除B。4.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洛阳城市经济衰落B.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C. 政治中心向北迁移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元朝时河道发生改变,主要是指修建了通惠河和会通河,主要是集中在北方地区,材料未涉及洛阳的发展,且洛阳的经济衰落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故A项错误;元朝时期的运河与隋朝相比,重点在北方,因此不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元朝以大都(今北京)为都

5、城,因此大运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中心在北方,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元朝大运河5.1919年,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俄国可以不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其实践A. 加速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B. 调动了人民大众的生产热情C. 进一步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D. 最终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1919年到1921年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的特征就是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A排除;战时共产

6、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措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C排除。故选D。6.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中有: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种者,其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此文A. 宣传优胜劣汰理论B. 蕴含著民主革命的思想C. 体现民族危机深重D. 表达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是“1903年”,此时辛丑条约已签订,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所以材料教科书主要是劝导学生要爱国,要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体现了民族危机深重,故C项符合题

7、意;材料没有优胜劣汰理论的宣传,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革命的思想,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对平等自由的追求,D项错误。故选C。7.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A.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 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的亚非会议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答案为C项;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D项。【点睛】本题备考启示:准确记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8.下表为毛泽东部分文章摘要,这反映出毛泽东文章摘要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1939年)

9、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做义。愚公移山(1945)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A. 通过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思想B. 借助中国智慧阐释革命大义C. 强调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D.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毛泽东对“仁”“义”的解释和对“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引用,说明毛泽东借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阐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大义,鼓舞民众进行革命和斗争的勇气,故答案为B项;毛泽东借用传统文化解释革命大义,不是改造国民思想,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是探讨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宣传马克

10、思主义,排除D项。9.1979年,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牌价提高了21.19%,全国征购粮食基数减少到700亿斤,减少了55亿斤,并且规定水稻地区口粮不足400斤、杂粮地区口粮不足300斤的一律免购。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B. 大力推行包产到户C. 给予农民政策优惠D. 积极应对农业困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牌价,同时降低了征购粮食基数,又对口粮和杂粮不足地区进行了免购规定,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农民政策的优惠,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土地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是对农民优惠,不是应

11、对农业困境,D项错误。故选C。10.下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 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B. 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C. 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D. 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可知,这体现的是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16世纪自然科学尚未摆脱教会束缚;C选项错误,现实主义成为时代

12、主流是在19世纪;D选项错误,人体构造的出版标志着医学步入科学化,材料并未强调医学进步对人文主义的丰富。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1.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邓小平的这一认识A. 基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B. 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C. 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 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邓小平同志要避免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出头,以免卷入国际纷争中去,主要是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C正确;材料更多强调的是内部原因,A属于国际原因,

13、排除;B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就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排除。故选C。12.1947年,法国开始实施莫内计划(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全国性计划),到1953年,煤炭产量、钢产量有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修复和改善。之后,又实施了全国指导性计划伊尔斯计划(19541957),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这表明二战后法国A.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借鉴的意义B. 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C. 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 通过发展经济极力摆脱美国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全国性计划”“又实施了全国指导性计划”可以看出,这是法国在二战

14、后政策调整的表现,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项正确;法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B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摆脱美国控制的内容,排除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唐代的监察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地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以下对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

15、之列;还封皇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溪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1889年的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16、、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论和新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摘编自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英国建立反腐败机制的背景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

17、,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答案】(1)职责:御史台监察百官;谏官有对皇帝和官员的谏议和封驳权。意义:监察百官的违法行为,有利于促进吏治清明;有利于约束皇帝的极端专制,减少决策失误;形成了双向监察机制,表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和成熟。(2)背景:“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政党轮流执政制度的弊端日益彰显;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机制。原因:民主、平等思想的长期影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机制的建立;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看法: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落实监察制度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反腐措施要切实可行,并在实践中落实完善

18、;要注意学习借鉴古今中外监察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解析】【详解】(1)职责:依据材料一“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可知御史台监察百官;依据材料一“谏官监察则是以下对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还封皇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溪的奏章”可知谏官有对皇帝和官员的谏议和封驳权。意义:依据材料和所学要分别回答,例如,御史台监察百官有利于制约官员的违法行为,而谏官则有利于约束皇帝的专制行为等。(2)依据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可知“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依据材料二“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

19、无论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可知政党轮流执政制度的弊端日益彰显;依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机制。原因:依据材料二“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的信息和所学从民主、平等思想的历史传统,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等方面总结答案。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主要围绕怎样落实监察制度建设回答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学者对

20、于把16世纪还是19世纪看作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这个问题上颇有分歧。即使把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确实,从历回顾的角度来看,1617世纪欧洲人和俄罗斯人的来临,为19世纪西方的强烈活动铺平了道路。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对于近代中国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围绕材料观点提出看法(可赞成、否定或修改),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看法:赞成以16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理由:从内部看,16世纪为明

21、朝中后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出现了顺应时代趋势的新思想,且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将西学传入中国。总之,16世纪中国具备了社会转型的某些特征,因此可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示例2:看法:赞成以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理由: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局面,中国被迫开放,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总之,鸦片战争促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因此可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示例3:看法:赞成鸦片战争是

22、近代中国的开端,否定以16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理由:如明朝时期耶稣会士虽传入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西方科学,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小撮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中国仍然是传教士到来之前的那种模样。而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之,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比16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因此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更为合理。(“示例”仅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中的两种观点,一个观点

23、是以16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点。另一个观点是以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可以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如,选择以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这一观点论述的话,可从鸦片战争的影响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概括。言之有理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针对官营经济生产者缺乏积极性、成本高质量低等弊端,宋政府在官营经济领域引入私人竞争经营模式,形成了工商业竞价机制。它类似于现在的招标活动,一般包括政府招标、竞争者投标、评标、中标等环节,出价最高者获得政府特许的经营权。宋代工商业的繁荣,赋税结构的变化、土地私有化、农民身份多元化等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宋代工商业竞价

24、机制形成发展了社会环境。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实施的领域很广,坊场、官田、税场等都是竞价活动的热点领域。为了保障竞价机制的顺利进行,宋政府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参与管理,还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补充,其收益往往被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由于市场竞价具有两面性,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既有便捷、发展经济的优越性,也有官府与民争利、恶性竞争等弊端。在经历了宋代发展后,明清逐渐消失。 根据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答

25、案】(1)特点: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实行领域广泛;程序规范,有条不紊;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保障体系;在官府控制下进行。(2)评价:推动了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国家财政重要补充,提升了政府收入;收益往往被用于国计民生领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存在官府与民争利,恶性竞争等弊端;始终在官府控制下进行,对工商业推动作用有限。【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针对官营经济生产者缺乏积极性、成本高质量低等弊端,宋政府在官营经济领域引入私人竞争经营模式,形成了工商业竞价机制”得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根据“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实施的领域很广”得出实行领域广泛;根据“它类似于现在的招标活动,一般

26、包括政府招标、竞争者投标、评标、中标等环节,出价最高者获得政府特许的经营权”得出程序规范,有条不紊;根据“为了保障竞价机制的顺利进行,宋政府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参与管理,还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得出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保障体系、在官府控制下进行。(2)评价:根据“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既有便捷、发展经济的优越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推动了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补充,其收益往往被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得出是国家财政重要补充,提升了政府收入、收益往往被用于国计民生领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根据“也有官府与民争利、

27、恶性竞争等弊端。”得出存在官府与民争利,恶性竞争等弊端;根据“为了保障竞价机制的顺利进行,宋政府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参与管理,还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得出始终在官府控制下进行,对工商业推动作用有限。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梅贻琦教授提倡“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主张“博先于精”。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经常夹着讲义逃警报,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

28、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据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等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国家布局在陕西省的重点建设工程数量居全国首位,但高校数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1955年,教育部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交通大学随即发出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1956年起,6000余名交通大学员工,从上海迁至西安,不仅跨越了1500千米的空间距离,而且战胜了由十里洋场落地黄土高原的心理落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拓荒者和先行者。摘编自从交大西迁看高校使命担当(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大成立的背景及办学特点。

29、(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家为什么要推动交通大学西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个时期高校西迁体现出的共同价值取向。【答案】(1)背景:日本全面侵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特点: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通才教育);办学条件艰苦;服务于战时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研究。(2)原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国防安全的需要;高等教育布局亟需优化。价值取向: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服从大局。【解析】【详解】(1)背景一问,根据材料西南联大成立的时间可得出日本的全面侵华,根据材料“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可得出政府的重视。特点一问,根据材料“德、智、体、美、劳、群六育

30、并举”、“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等信息,从对学生全面教育、办学条件、服务对象、因地制宜科学研究等角度概括即可。(2)西迁原因一问,根据材料交通大学西迁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但高校数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可以从一五计划、国家安全、教育优化等角度思考。价值取向一问,结合两所大学的时代背景,可以从爱国、奋斗、服从大局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7.材料 梁章钜(17751849年),福建长乐(今福州)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道光十六年(1836年)三月升任广西

31、巡抚兼署学政。那段时间,朝廷每天上朝,都为鸦片问题争得不可开交。首席军机大臣穆章阿和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主张鸦片走私合法化,对鸦片进口征收重税;湖广总督林则徐和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对于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梁章钜肯定“其情甚切,其论亦甚畅”,但对其具体观点则认为只是“治其流”而未“清其源”。查禁鸦片应将吸食者、开馆者、兴贩者与开设窑口之人区别对待,“刑不滥施”,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整理自潘茨宣梁章钜:和林则徐一道禁毒的广西巡抚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章钜禁烟的背景。(2)根据材料,指出梁章钜禁烟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答案】(1)背景:工业

32、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华;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朝廷内部对于禁烟问题存在分歧。(2)指导思想:严禁鸦片,杜绝鸦片根源。评价:对从源头上杜绝鸦片的认识应予以肯定,有利于奠定清朝禁烟的新局面,使得禁烟运动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早已落后于时代的清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禁烟背后的问题。【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那段时间,朝廷每天上朝,都为鸦片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列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而清政府内部对于是否禁烟存在分歧。(2)指导思想:依据材料“对于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治其流而未清其源”来看,梁章钜主张严禁鸦片,而且对于鸦片的根源应当断绝;评价:依据所学知识来看,梁章钜主张断绝鸦片的根源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未认识到当时落后的清政府是不能阻止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意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