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合格基础练】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题。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 BC D2四种地貌中,因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 BC D读“地理景观图”,回答34题。3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流水 B冰川C海浪 D风力4图示景观图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56题。5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6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主导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BC D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呼呼声响,俨如击鼓,人们
2、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回答78题。7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浪侵蚀 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8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 B岩礁C沙滩 D海岸【素养提升练】9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被侵蚀掉,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下图)。导致其发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据此回答1011题。10图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
3、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11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1213题。12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13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A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14阅读图文资料,
4、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而断面最下面的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该地主要吹_风(填风向),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_,B_,C_。(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
5、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曾是()A荒漠 B草原C森林 D河流(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作用是_,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作用是_。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
6、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课时分层作业13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12.解析:第1题,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第2题,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淤积,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风力携带的沙尘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堆积下来形成沙丘。答案:1.B2.A34.解析:第3题,图中景观图为流动性沙丘,它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4题,流动性沙丘的特点是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结合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答案:3.D4.B56.解析:第5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洪积平
7、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故选D。第6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坡面较缓,背风坡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答案:5.D6.C78.解析:第7题,根据题干可知,“鼓浪石”是海浪拍打形成的,为海浪侵蚀作用。第8题,海水堆积作用会形成沙滩地貌。答案:7.A8.C9解析:该“金钱豹”岩石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可见,平时受海浪侵蚀强烈,导致“豹头”被侵蚀掉。答案:B1011.解析:第10题,由图中古海岸线曲线的时间变化特点及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可推知图示
8、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第11题,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经历了图中显示的共四个位置,海平面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在古海岸线有贝壳堤,贝壳堤的形成过程说明当时海岸线较稳定,所以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海平面间歇性下降。答案:10.C11.A1213.解析:第12题,结合材料“湖底干缩龟裂”“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可知该地为干旱地区,因风力侵蚀作用是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故判断可能分布于我国的干旱地区,结合选项只有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故B项正确。第1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风向为东北风,干涸的湖底在盛行风吹拂下,岩性较差的被侵蚀掉,而岩性强的保留下来,形成垄、槽,其伸展
9、方向应与风向一致,应为东北西南方向,故B项正确。答案:12.B13.B14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受西北风影响。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风力逐渐减弱,沉积物的颗粒越来越小,由此判断图中字母A、B、C对应的分别为戈壁、沙漠、黄土。第(2)题,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第(3)题,由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曾是河流,故D正确。故选D。第(4)题,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故答案为:风力沉积作用;流水
10、侵蚀作用。答案:(1)西北戈壁沙漠黄土(2)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3)D(4)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15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带来大量泥沙,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泥沙裸露,风出风口后,M处附近风力减小会导致风沙堆积。第(2)题,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图中信息显示,河谷走向和风向大体一致,且河谷地形加剧了风势,故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第(3)题,先表明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选择观点A(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则要根据材料中沙丘群形成的条件说明理由,即风和河流带来泥沙导致沙源丰富,河床裸露、风力减小导致泥沙堆积。如选择观点B(沙
11、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则要说明泥沙来源减少的原因,以及限制沙丘群规模扩大的因素。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堆积。(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堆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