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教版)配套练习:9-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707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教版)配套练习:9-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教版)配套练习:9-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教版)配套练习:9-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教版)配套练习:9-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898年,某国殖民者为庆祝本国强租威海卫成功,绘制了如右面的漫画,这位殖民者应属于()A英国B法国 C德国D俄国【解析】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和“新界”。【答案】A219世纪末,某组织的章程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该组织最有可能是()A兴中会 B保国会C强学会 D同盟会【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故开斯会以冀保全”。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救亡团体保国会,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答案】B3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上清帝第六书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

2、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解析】解答本题要理解“施政纲领”的含义,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变法主张,具备了“纲领”条件。【答案】A4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解析】由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戊戌变法运动的最终失败,可排除A、B两项。改良运动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因未改变社会制度,其作用是有限的,而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到启蒙作用,影响深远。【答案】D5维新

3、变法运动时的“新政”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依题干史料分析可知: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B、C、D三项没有准确反映题干的要求。【答案】A6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

4、这个皇上是()A道光帝 B咸丰帝C光绪帝 D宣统帝【解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戊戌变法是在光绪帝主持下进行的。【答案】C7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废除八股裁汰旧军设立京师大学堂A BC D【解析】考查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京师大学堂主要是培养人才,排除选A。【答案】A8“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的主张,是因为他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解析】本题先分析维新派的表现,应着眼于其主观方面,从其主观方面

5、的一系列要求、表现可看出其妥协软弱的特点,这决定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必然是软弱和退缩。【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生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请回答:(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一

6、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4)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戊戌变法运动,第(1)(2)(3)问分别考查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失败原因,而第(4)问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先进的中国人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努力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答案】(1)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推动维新运动兴起。(2)政治上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方科技,挽救民族危机。(3)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7、;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没有发动人民群众。(4)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现代化探索并未终止,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继续探索。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

8、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康有为日本变政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解析】解答本题要能读懂材料。第(1)问,由材料中的信息“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及“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等信息可以看出变法是不得不实行,由此可判断出其主要意图;评

9、价需结合所学史实进行,应注意评价的全面性。第(2)问,分析两则材料,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皇帝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据此可以判断出其核心观点;其依据结合材料得出。【答案】(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评价:变法以救亡图存为目标是进步的,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依据: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11(2015日照一模)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戊戌变法也遭到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新法颁布后,“满族诸人大

10、哗,谣谤四起”“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1)依据相关内容指出。两次变法中各有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各举两例)?(2)商鞅变法中,“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一种刺面割鼻的西刑)其傅”,严厉打击反对势力。戊戌变法中,“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光绪帝也“三令五申”“数四严责”,推动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据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变法中,改革者都表现出了坚决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什么结果迥异?在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面对和风细雨还是雷厉风行的困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戊戌变法: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2)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力量软弱,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变法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看法:改革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支持与反对变法双方的力量对比,采取适当的策略,确保改革取得成效。(言之成理即可,答其他看法,如改革者要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态度推进变法,才能排除反对势力的阻碍,取得成功;或者,改革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注意不要激化矛盾,循序渐进,确保措施取得成效等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