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13.50KB ,
资源ID:6865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6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考试范围:必修三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说明: 答题时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卷(31分)一、基础知识题 (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鱼凫(f) 茫然(mng) 石栈(jin)B、铮(zhng)铮然 贾(ji)人 荻(d)花C、崔嵬(wi) 吮 (shn) 血 峥嵘(rng)D、江浸(qn)月 呕哑(y) 嘲哳(zh)2、下列各组句子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B、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3、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B、虽有槁暴 有:通“又”C、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性命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颓丧;失意。 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形容刮风下雨。C、巫山巫峡气萧森 萧森:草木茂密的样子。 D、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访问

3、别人,自当客人。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輮使之然也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C、锲而舍之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D、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秋月春风等闲度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整顿衣裳起敛容8、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

4、句不同的一句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9、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无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苦禅先生尽管一生劫难环生,备历

5、艰辛,但他始终锲而不舍地执艺不辍,最后终成大名。B、不少减肥运动的参加者或是跟风赶潮流,或是一曝十寒,没有将减肥运动坚持下去。C、“hold住”这个词语最近火遍他网络的每个角落,与前一阵子疯狂传播的“伤不起”相比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D、只要打开他们的心结,他们就会专心一意地与你交流,你也就成了他们的好朋友了。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乐府瑟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人多有以其为题者,以李白的蜀道难尤为有名。B、李白的作品主要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有李太白全集。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

6、5题(9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十者可以衣帛

7、矣 衣:穿 B. 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戴:头上戴着 D.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伸张正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填然鼓之 未之有也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五十步笑百步C七十者衣帛食肉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其孰能讥之乎14、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孟子所阐述的实行“王道”“仁政”主张的一句是( )A按统治阶级的思想实行教化 B人民有从事生产劳动的时间 C使老百姓不饥不寒,从而能“七十者衣帛” D平时不浪费粮食,受灾之年不饿死百姓第卷(69分)15.翻译下列句子(6分)(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分) (

8、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6、(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李白(2)东船西舫悄无言, 。琵琶行白居易(3)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白居易(4) ,当时七夕笑牵年。马嵬(其二)李商隐(5)丛菊两天他日泪,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6)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7、有人认为此诗

9、具胡朦胧美的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18、对于本诗的尾联,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五、语言运用题(6分)19、依照下面“汉字间的幽默对话”示例,完成下列中的任意3个幽默对话。示例:熊对能说,哥们,穷成这样了,四个熊掌全卖了。(6分)兵对丘说, 凸对凹说,掰对分说, 巴对爸说,则对厕说, 知对痴说,六、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俗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说:“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就平常而言,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但很多时候,你只要努力向前跨出一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只不过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

10、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文明的发明就这样诞生了。而在这之前,爱迪生及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话不可行而放弃了试验。要求:请以“再向前跨一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见闻、感受、经历、看法,也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编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7、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带入了美好的梦幻中,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之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使人感受到此诗的朦胧美。(4分)18、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了古希腊男子专用房间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的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憾力。(3分)20、.作文略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