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87KB ,
资源ID:684879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487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导练:2.4 免疫调节(Ⅰ)1(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导练:2.4 免疫调节(Ⅰ)1(人教版必修3).doc

1、第4课时免疫调节()【目标导航】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比较说明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描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2.3.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2)特点: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2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

2、。其中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T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4)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效应: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答案B解析免疫系统包括三部分,即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所以A错;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

3、细胞,而T细胞和B细胞仅指淋巴细胞,所以C错;产生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并非只有免疫细胞,其他细胞也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2下列哪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D抗体、B细胞、T细胞答案B解析免疫系统在组成上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淋巴结、骨髓、扁桃体和胸腺都属于免疫器官;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属于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肾脏不属于免疫器官。知识点二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

4、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D解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其物质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其特点是作用范围广,作出反应快;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其特点是作出反应慢、针对性强。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5、答案B解析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知识点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5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有免疫反应的是效应T细胞和效应B细胞D效应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答案D解析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等中枢免疫器官中分化并发育成熟,然后转移到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等场所定居,当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6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为细胞

6、免疫,A为淋巴因子;为体液免疫,B为抗体B与B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免疫,再通过免疫,才能消灭抗原答案C解析由于免疫产生作用可知为细胞免疫而为体液免疫,在其过程中,由受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在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抗体为分泌蛋白,与其形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图中b、c、d、e、f、g分别代表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而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彻底消灭抗原。基础落实1T

7、细胞和B细胞存在位置表达最完整的是()淋巴结脾扁桃体血液淋巴A. B.C. D.答案A解析淋巴结、脾和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 、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因此A项最全面。2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D解析有的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有的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与特异性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体现了免疫的特异性。机体有时在免疫时会把自身正常的

8、组织细胞误认为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病。3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答案A解析体液免疫中浆细胞的产生途径有三条:大多数是经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后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再传递给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少量记忆B细胞;少数是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形成的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使抗原失去毒性,然后再由吞噬细胞将抗原抗体结合物消灭。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

9、中,错误的是()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D记忆T细胞再次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答案C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使靶细胞裂解,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彻底消灭,而非直接杀灭抗原,所以C项错误。5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B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C效应T细胞都是由T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D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D解析淋巴

10、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而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抗原失去生理活性;过敏原在第二次及以后接触才会发生过敏反应;效应T细胞可以由T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能力提升6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传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答案B解析A选项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但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也可以不

11、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而直接传递给T、B细胞,从而完成特异性免疫过程;B选项中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选项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传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从而完成体液免疫;D选项中淋巴因子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7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

12、体抗体浓度减少答案A解析特异性免疫中,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此过程中,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分裂、分化的速度加快,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的抗体。8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为B细胞B细胞均能识别抗原C细胞为靶细胞D阶段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答案A分析体液免疫中,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后,被T细胞识别,T细胞再将相应的抗原信息传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量分化为浆细胞和少量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9

13、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抑制病菌的繁殖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答案C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清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进入人体的细菌与病毒一般先是通过体液免疫来抑制其感染人体细胞,达到抑制增殖的效果,具体过程为抗体与抗原即入侵的病菌和病毒相结合,细菌外毒性只通过体液免疫来调节。效应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出现。10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答案A解析用抗原刺激机体,机体能产生

14、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故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增加,同时机体还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则体内所存的相应的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所以尽管两次所用的抗原剂量相等,第二次产生的抗体要比第一次的多得多,故A图符合题意。11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回答问题:(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_。(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_。(3)概念图内以下细

15、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多选)()A记忆细胞 BbCc Dd(4)形成c_的途径有:_;_。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2)a吞噬细胞(3)A、B(4)浆细胞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而产生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而产生抗原经T细胞传递给B细胞产生(写出两条即可)解析根据免疫细胞间的关系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吞噬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1)各种免疫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吞噬和消灭抗原的作用;又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具有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3)c浆细胞和d效应T细胞不再具有

16、分化能力;而记忆细胞、B细胞和T细胞受抗原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实验拓展12某同学为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多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细胞和B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实验原理:T细胞和B细胞的有无能影响抗体的产生,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数量的多少可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方法步骤: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均分为1、2、3三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第二步:向第1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向第2组小鼠体内注射B细胞,向第3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和B细胞。第三步:分别在上述三组小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数量。结果预测:_。请根据上述实验来回答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并更正。_。(2)请为该同学填上结果预测。_。答案(1)实验步骤中有三处不严谨: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处理后,未检查小鼠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向小鼠体内注射淋巴细胞时,应当等量;向小鼠体内接种疫苗时也应当等量(2)结果预测:第1组、第2组小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3组小鼠体内产生抗体,说明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