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5 ,大小:5.02MB ,
资源ID:6844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4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化学新教材同步导学人教第二册课件: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过关检测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化学新教材同步导学人教第二册课件: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过关检测 .ppt

1、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1.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2C(焦炭)O2(空气)=2CO;Fe2O33CO2Fe3CO2。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理论用量,其主要原因是()ACO 过量BCO 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DCO 与 Fe2O3 的反应有一定限度答案 D答案 解析 由于 CO 与 Fe2O3 的反应有一定限度,故焦炭的实际用量高于理论用量。解析 2.已知反应 AB=C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产物 C 和 D 的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高于断

2、开反应物 A 和 B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B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解析 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一定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B、C 错误,D 正确;由图可知断开 A、B的化学键吸收能量大于形成产物 C、D 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A 错误。解析 答案 D答案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铜片、锌片、导线和鲜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解析 锌锰干电池不可充电,属于一次电池,故 A 错;铜片、锌片

3、、导线和鲜橙组成的水果电池中,Zn2e=Zn2,负极是锌片,故 B 错;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故 D 错。解析 答案 C答案 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 0.2 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 g答案 C答案 解析 由电池总反应可知,Zn 失去电子成为 Zn2,消耗 1 mo

4、l Zn 转移2 mol 电子,若转移 0.2 mol 电子,消耗 0.1 mol Zn(6.5 g);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解析 5.在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 正(CO)v 逆(H2O)C生成 n mol CO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D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答案 C答案 解析 选项 A,由于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选

5、项 B,根据 v 正(CO)v 逆(H2O),可知相同时间内 CO 的消耗量等于其生成量,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选项 D,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即消耗 1 mol H2,同时消耗了 1 mol H2O,可知相同时间内 H2 的消耗量等于其生成量,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解析 6.已知反应 A2(g)2B2(g)2AB2(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通过改变容器容积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 B答案

6、解析 根据外部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 v 正、v 逆都增大,A 错误;速率增大后,可使可逆反应尽快达到平衡,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 正确;通过改变容器容积来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错误;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 错误。解析 7.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通入 H2,发生还原反应B负极通入 H2,发生还原反应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D总反应式为 2H2O2=2H2O答案 D答案 解析 该燃料电池为氢氧燃料电池,其总反应式为 2H2O2=2H2O,该燃料电池是通过质子(H)来传递电荷的,H也分别参与了

7、正、负电极的反应,但 H在电池的内部应由负极(产生 H)定向移动至正极(消耗 H),负极通入 H2,发生氧化反应,正极通入 O2,发生还原反应。解析 8.已知化学反应 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A12 g 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 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 和 32 g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88 g CO2 所具有的总能量C28 g CO 和 16 g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44 g CO2 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 CO2 比生成 CO

8、时放出的热量多答案 A答案 解析 放热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C 两项正确;A 项正确说法为 12 g C 和 16 g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D 项正确。解析 9.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物质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s)B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

9、LC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D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7 mol/(Ls)答案 B答案 解析 2A(g)B(g)=2C(g)起始浓度(mol/L)2 1 0转化浓度(mol/L)0.6 0.3 0.62 s 后浓度(mol/L)1.4 0.7 0.6所以用物质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2 s0.15 mol/(Ls),A 错误;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B 正确;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0.6 mol/L2 L4 mol100%30%,C 错误;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2 s0.3 mol/(

10、Ls),D 错误。解析 10.下列对如图所示装置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 C答案 解析 A、D 两项电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且无化学反应发生;B 项中无电解质溶液(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且无化学反应发生;C 项,构成原电池,Cu(a)作正极,铜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单质附着在Cu(a)极上,质量增加,Fe(b)作负极,铁发生氧化反应,质量减少,正确。解析 11.把下列四种 X 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 10 mL 2 molL1 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 50 mL,此时,X 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10 20 mL 3 molL1的 X 溶液B20 3

11、0 mL 2 molL1 的 X 溶液C20 10 mL 4 molL1的 X 溶液D10 10 mL 2 molL1的 X 溶液答案 B答案 解析 在本题中要考虑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需要比较 X 的浓度,X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 50 mL,所以 X 的物质的量越大,浓度越大;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 A、B 选项中 X 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 B 中温度更高,因此 B的反应速率最大。解析 12.反应 4A(s)3B(g)2C(g)D(g)开始 2 min 后,B 的

12、浓度减少 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0.8 molL1s1B分别用 B、C、D 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是 321C在 2 min 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 B 来表示是 0.3 molL1min1D在这 2 min 内用 B 和 C 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相同答案 B答案 解析 反应物 A 是固体,通常不用其表示反应速率,A 项不正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B 项正确;v(B)0.6 molL12 min0.3 molL1min1,表示的是 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 2 min 末时的瞬时反应速率,C 项不正确;反应方程式中 B

13、和 C 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它们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D 项不正确。解析 13.对下图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图 a 可以表示 t s 时,N2(g)3H2(g)2NH3(g)达到了平衡B图 b 中所介绍的电池使用后不能投入火中,应埋入地下以防污染环境C图 c 可表示某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E2E1D图 d 涉及的反应可能为 MN答案 A答案 解析 从图 a 中可知,t s 时 2v 正(N2)v 逆(NH3),对于 N2(g)3H2(g)2NH3(g),2v 正(N2)v 正(NH3),故 v 正(NH3)v 逆(NH3),则该反应达到平衡,A 正确;该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

14、环境,不能埋入地下,应集中回收,B 错误;图 c 表示放热反应,但放出的能量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之差,即 E2,C 错误;从图 d 中可知,在 0t s 内,M、N 的浓度分别变化了 4 molL1、2 molL1,所以方程式可能为 N2M,D 错误。解析 14.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 CsHSO4 固体为电解质传递 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 b 极流向 a 极B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C每转移 0.1 mol 电子,消耗 1.12 L 的 H2DH由 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 b 极答案

15、 D答案 解析 该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 H2 被氧化,在负极(a 极)发生反应:H22e=2H,H由 a 极转移到 b 极,D 项正确;O2 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b 极)发生反应:O24H4e=2H2O,则电子通过外电路从 a 极流向 b极,A、B 两项不正确;C 项因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不正确。解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15.(13 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 CO2 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生产燃料甲醇:CO2(g)3H2(g)CH3OH(g)H2O(g)。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6、(单位为 kJmol1)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像可知上述反应过程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2)欲使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请写出两条措施:_。(3)下列事实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ACO2(g)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单位时间内消耗 1 mol CO2 的同时生成 3 mol H2C在一个绝热的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D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解析(1)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17、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解析 答案(1)小于(2)升高温度、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任写两条即可)(3)ABCD答案(2)欲使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等措施。(3)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再改变,A 项正确;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单位时间内消耗 1 mol CO2 的同时生成 3 mol H2,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 项正确;在一个绝热的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没有能量交换,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均不再改变,表

18、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 项正确;CO2(g)3H2(g)CH3OH(g)H2O(g)是一个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 项正确。解析 16.(15 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3)实验室中现有 Na2SO4、MgSO4、Ag2SO4、K2SO4 4 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 CuSO4 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

19、(答两种)。解析 稀硫酸与锌的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是利用锌置换出铜,构成 Cu-Zn-H2SO4 原电池,加快锌的反应速率,Ag2SO4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解析 答案(1)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CuSO4 与 Zn 反应生成的 Cu 与 Zn 形成原电池,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3)Ag2SO4(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增大锌粒的表面积等(任写两种即可)答案 17.(15 分)(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煅烧石灰石 木炭燃烧 炸药爆炸 酸碱中和 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食物因氧化而腐败(2)用铜、银与

20、硝酸银设计一个原电池,此电池的负极是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3)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 3.25 g,铜表面析出了氢气_ L(标准状况),导线中通过_mol 电子。(4)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 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 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热反应,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反应物所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中和反应都是_热反应,其实质是_。答案(1)(2)铜 Cu2e=Cu2(3)1.12 0.1(4)放 放 HOH=H2O答案 解析(1)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制生石灰(CaO)是分解反应,属于常见的吸热反

21、应;木炭燃烧放出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炸药爆炸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是化合反应,放出热量,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食物因氧化而腐败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2)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铜作负极,铜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发生氧化反应,Cu2e=Cu2。解析(3)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构成了原电池,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锌片的质量减少了 3.25 g,则物质的量为:3.25 g65 g/mol0.05 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2n(Zn)2n(

22、H2)20.05 mol0.1 mol,则:V(H2)0.05 mol22.4 L/mol1.12 L。解析 18.(15 分)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ZnH2SO4=ZnSO4H2。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 A_,B_(填“能”或“不能”)。(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中方式插入 100 mL 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D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在相同时间内,

23、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乙(填“”“Zn2e=Zn2 1 mol/L(3)b b答案 解析(1)A 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 是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2)甲具备原电池形成的条件,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而乙不具备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不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 错误;Cu 不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B 正确;甲中 Zn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质量减少;乙中 Zn 可以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锌片质量减少,C 错误;在两烧杯中硫酸不断被消耗,c(H)减小,因此溶液的 pH 均增大,D 正确。由于在甲烧杯中形成了原电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解析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乙。在甲烧杯中形成了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式为 Zn2e=Zn2。n(H2)1.12 L22.4 L/mol0.05 mol,所以消耗的 H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n(H)总0.1 mol0.1 mol/L1 L0.2 mol,所以原溶液中c(H)0.2 mol0.1 L2 mol/L,c(H2SO4)12c(H)1 mol/L。(3)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电子从负极 b 流出,通过外电路流入到正极 a。解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