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其主要任务是()A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C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解析:1949年新政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答案:B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解析: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
2、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答案:C3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答案:B4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
3、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合法地位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政党制度,故A项错误;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属于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实际,故B项错误;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政协为舞台,合作参与国家管理,犹如“大合唱”,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党制度,不是民主党派的身份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5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浙江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
4、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解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只能是四项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材料二维吾尔族老人歌颂幸福生 活,歌颂共产党材料三我们今天的民主是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步的。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取得解放战争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没有独霸政权,而是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共商国是,采用政治协商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李君如怎样看待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
5、的走势(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2)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二中维吾尔族老人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什么基础上确立的?解析:第(1)题,要注意与图片有联系的法律文件;第(2)题,要让学生必须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第(3)题,则是要注意“执政地位”的前提是什么。答案:(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先后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享有民主自治权利,开始当家做主。(3)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的基础上确立的。(如答出“新民主主义
6、革命胜利”也可以)1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位,56位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位。这说明新中国建立了( )A无产阶级专政B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联合政府 D人民代表制度解析:无产阶级专政指由无产阶级统治的政体,与材料吸收其他党外人士不符,故A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在处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间关系的一项制度,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非政府内人员构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位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位”,体现的是多党民主联合的建国特色,故C项正确;第一届中央政府产生于1949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于1954年,时
7、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解析:“人民大宪章”指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制定其他各项法律法规的依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答案:B3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8、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基础上形成的,故A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与民族问题无关,故C项错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就已经提出了相关概念,故D项错误。答案:B4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规模巨大的民主选举运动的部分数据。这次选举是为了召开( )基层选举单位投票的选民人数基层代表人数妇女代表占全体代表比例21.4万个2.7亿人56
9、6.9万人17.3%A.1913年中华民国国会B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解析:1913年中华民国国会是资产阶级的国会,没有基层选举单位与代表,故A项错误;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召开的会议,没有进行基层选举,故B项错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召开的筹建新中国的会议,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基层选举,故C项错误;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是自下而上逐级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材料反映的基础选举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5
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解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此时的中国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A项错误,C项正确;“双百”方针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均发生于1956年,与题目中的时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不符,故B、D项错误。答案:C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
11、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答案:D7学者朱兆华认为:“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新时期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的举措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制度既
12、避免了多党竞争和相互倾轧,又避免了一党专政和缺乏监督,故选B项。答案:B8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解析: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材料中强调“协助国家机关”“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反映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职能发生转变。答案:D9“任何民
13、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故选B。答案:B10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
14、的根本政治制度C民族自治地区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只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A、B、D错误。答案:C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
15、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1954年以前它的职权是什么?(3)材料二提出的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解析: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命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第(1)题,据材料回答即可。第(2)题,应注意区分1954年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权的不同。第(3)题,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作答。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用:
16、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
17、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材料三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所以,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只要还有党派的时候,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求大同存小异,这并没有坏处从种种方面看起来,我们这样的大国,多一点党派去联系各个方面的群众,对国家,对人民的事业,有好处。以共产党为核心,为领导,各党派团结合作,有什么不好?我们只要是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人,敢于揭露错误、批判错误、改正错误的人,那就不怕监督
18、。越是监督我们,我们越是能进步。周恩来在1957年4月20日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重要方针?结合材料三回答执行这一方针的理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2)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求大同存小异,这并没有坏处”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答案:(1)确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共同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下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爱国的,是同共产党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