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亭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按题号涂在答题卡上,将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一、基础知识(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忤逆(w) 百舸(g) 扼()腕 拊(f)心B. 长篙(go) 遒劲(jn) 偏袒(tn) 淬火(cu)C. 瞋目(chn) 颓圮(p) 戮(l)力 辗(zhn)转D. 漫溯(s) 美姬(j) 攒(zun)射 山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把握查多音字、形声字、生僻字的读音的能力。多音字
2、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词语读音。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项,“拊心”的“拊”读音改为“f”;B项,“遒劲”的“劲”读音改为“jng”;D项,“攒射”的“攒”读音改为“cun”;“山阿”的“阿”读音改为“”故选C。【点睛】考查字音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稠密 拜谒 蜚声中外 短小精悍B. 凄宛 瓦菲 招遥撞
3、骗 五采斑斓C. 编缉 冷漠 惊心动魄 长歌当哭D 箕踞 噩耗 陨身不恤 愤然作色【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B项,“凄宛”改为“凄婉”;“五采斑斓”改为“五彩斑斓”;C项,“编缉”改为“编辑”;D项,“陨身不恤”改为“殒身不恤”。 故选A。【点睛】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本
4、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代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 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A. 曲解 甄别 违反B. 曲解 鉴别 违犯C. 误解 鉴别 违犯D. 误解 甄别 违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
5、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对象等。误解:错误的理解;曲解: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此处的语境为是对科学的错误的理解,没有“歪曲”科学的意思,所以应该用词语“误解”。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鉴别:辨别真伪好坏。“甄别”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是非常认真细致的辨别,此处的语境为通过大量出土的先秦时代的典籍来认真细致的辨别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所以应该用“甄别”。违反:指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犯:指违背和触犯国法等
6、。“违反”含“不遵守和不符合”之义。“违犯”含的是“违背和触犯”之义,情节较为严重。此处的语境是“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既然是“改正”,情节就应该不严重,所以就应该用词语“违反”。故选D。【点睛】近义词辨析,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
7、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 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C. 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D. 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
8、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E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A项,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不能修饰学习和生活。使用错误。B项,不合逻辑。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应为“静观其变”。使用错误。C项,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多指民议,而非面议。重复累赘,“大家有口皆碑”重复。应为“开口称赞”。使用错误。D项,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
9、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使用正确。故选D。【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青年朋友们,只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有一腔报国热血,把理想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就能打拼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B.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
10、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C. 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市政府科学调配资金,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解放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D.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此题用反选排除法去做。B项,“他们在遇
11、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错误,搭配不当,介词结构“在中”与“得到了力量”不能构成修饰关系,改为“从中”。C项,“解放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错误,搭配不当,应为“减轻压力”。 D项,“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错误,句式杂糅,应改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或改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选A。【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
12、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 素善(善于)留侯张良B. 厚遗(留下)秦王宠臣 顾(不过,只是)计不知所出耳C. 断其左股,荆轲废(倒下) 张良出,要(邀请)项伯D.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深厚)矣 杀人如不能举(全,尽)【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
13、、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A项,第一句句意为: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敝:损害。第二句句意为: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善:与交好。加点字解释有错误。 B项,第一句句意为:丰厚的送给秦王的宠臣。遗:赠送。第二句句意为:只是不知道报仇的计策该从哪里出罢了。顾:不过,只是。加点字解释有错误。C项,第一句句意为: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废:倒下。第二句句意为:张良出去,去邀请项伯。要:邀请。加点字解释正确。D项,第一句句意为: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深:刻毒。第二句句意为:杀人惟恐不能杀尽。举:全
14、,尽。加点字解释有错误。故选C。【点睛】复习文言实词应注意: 1文言实词由于时间流逝,与现代汉语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实词,不能光靠死记硬背。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抽象地理解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一定要以熟悉课本为前提。课本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7.下列句
15、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其还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D.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良曰:“长于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项,第一个“其”,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的意思;第二个“其”,代词,代郑国。B项,两个“微”,都是“无,没有”的意思,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C项,第一个“乃”,副词,“才”的意思;第二个“乃”,副词,“于是”的
16、意思。D项,第一个“于”,介词,“对”的意思;第二个“于”,介词,表比较,“比”的意思。故选B。【点睛】文言虚词,的语法分析法是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C. 又前而为歌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君为我呼
17、入,吾得兄事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A项,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B项,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C项,前:名语用作动词,走上前。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D项,均为名词作状语。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兄:像对待兄长那样。故选D。【点睛】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
18、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9.对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客何为者 (定语后置句)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C. 夫晋,何厌之有? 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D. 燕王拜送于庭 具告以事 (状语后置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
19、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A项,“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句,“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动词“做”,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句为“客为何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客人是干什么的?A有错误。故选A。【点睛】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的句式,就叫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含以下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和固定句式。10.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 失其所与,
20、不知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 无能为也已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 卒起不意 距关,毋内诸侯【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A项,“反”通“返”,“振”通“震”;B项,“知”通“知”,“倍”通“背”;C项,“已”通“矣”;D项,“卒”通“猝”,“距”通“拒”。故选C。11.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B
21、. 持千金之资币物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古今异义词做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不同,学习过程注意识记,解题注意调动知识积累、结合句意辨识。A项,前句句意为: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前句句意为: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穷困”的古义是处境困窘,今义是贫困;“惊愕”的古义今义一样,是惊讶。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 B项,前句句意为: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前句句意为: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
22、的主人。 “币”的古义是礼物,今义是钱;“东道主”的古义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是宴客的主人。加点词全是古今异义词。 C项,前句句意为: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前句句意为: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长者”的古义是有德行的人,今义是年纪大的人;“无信”的古义是没有凭信,今义是没有信用。加点词全是古今异义词。D项,前句句意为:樊於期袒露一只臂膀,用力握着自己的手腕向前进了一步。前句句意为: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偏袒”的古义是袒露一臂,今义是袒护偏私;“非常”的古义是意外的变故,今义是程度副词,很。加点词全是古今异义词。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古今
23、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今异义常见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发展了。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转移就是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新词产生后,旧词就不存在了。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词义强化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
24、了。感情色彩变化指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B.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激愤。C. 春秋时期天子之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D. 山东,战国时期指崤山以东的地区,即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占据的地区。与今天含义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
25、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B项,“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激愤”错误,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羽声则声调激愤。故选B。【点睛】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二、课外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唠叨天使刘建超高层住宅楼房旁边,有一片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钻天杨。绿树荫下,建有一排
26、红砖蓝瓦的小平房。平房里的人大都开着居民常用的买卖,米面油盐酱醋糖,瓜果点心葱蒜姜。把边较偏僻的一间屋子,招牌上写着“鲜奶坊”。招呼生意的是一位身材丰满,短发圆脸的姑娘。 圆脸姑娘的买卖每天最早开张,匆匆忙忙的学生,晨练早起的老人,络绎不绝,你来我往。姑娘一个人忙里忙外,嘴里哼着曲,手脚不闲心不慌,奶瓶发出轻盈的碰撞声,屋里弥漫着鲜奶淡淡的馨香。忙完一阵子,姑娘蘸蘸额头上的细汗,把屋子收拾停当,便拿出一瓶酸奶放在柜台上,仰起脖子朝高楼上探望。一位老人此时就会来屋里取奶。老人步履蹒跚,手里还拄着根拐杖。老人拿了奶并不急于走开,把瓶子仔细端详,说:“就剩这一瓶啦?别人挑剩下的吧?姑娘?” 姑娘笑了
27、:“大伯,质量都一样,都是今天的,上面有出厂日期,保质保量。”老人脾气倔儿:“有出厂日期也不见得就保险,报上不是经常说有过期奶。日期还不是随便就可以打上的。”老人把手中的瓶子用力地摇晃,好像要从中看出点明堂。“放心吧,大伯。要是有问题啊,我负责。”“小小年纪就说大话,你能负责了吗?你又不是厂长。” “我可以反映啊,我是经销商。”“等你反映,那还不黄花菜都凉了。电视上报道的假奶粉事件,等反映出来,把好好的孩子都吃成大头婴儿了。你说,这事怎么赔偿?谁能赔偿?” 姑娘笑了:“大伯,我可管不了那么大的事。我只保证您老的这瓶酸奶没有问题,保您健康。”“有没有问题啊喝了才知道,没喝,谁也不敢保证。现在坑害
28、咱老百姓的奸商一抓一箩筐。”“大伯,您要是对我卖的酸奶不放心啊,可以换一家。往南一百米,还有一家鲜奶行,您去那里看看怎么样?”老人不高兴了:“怎么?提点意见就想把我打发走了?我偏不去,我就在你这订奶。咋样?”姑娘说:“大伯,我逗您老哪,你要是走啊,我还不乐意呢。我还得您老来给我上上政治课,指指依法经营的大方向。” 老人走了,身子颤巍巍,嘴里还嘟嘟囔囔。几乎每次老人来都会和姑娘打一会儿嘴仗,姑娘已经习以为常。有时还故意找茬,惹得老人声调高昂。秋风如针,几周过去,树叶就像被抽干了血的身躯变得干巴枯黄。肆虐的秋风还没有来得及将杨树上的枯叶扫净,第一场雪就迫不及待地覆盖着城市,像蒙上了一道白色的帷帐。
29、 老人又来取奶,步履艰难。“姑娘,你的店门口这么厚的雪也不扫扫?顾客如果滑倒了,摔伤了,还不得找你算帐?不能光顾着赚钱了,就不知道为顾客着想着想?”姑娘连忙拿起扫把:“对不起了大伯,刚才忙,没顾上。”姑娘抡起扫把左右开弓,雪花在她身边翻舞飞扬。 姑娘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哈出的热气在她嘴边眉尖结成细细的冰霜。“好了,大伯。您可以放心的走了。”老人说:“我可不会表扬你,这是你应该做的。咱们市里就应该立个扫雪法,不及时扫雪的人罚他没商量。” 老人走了,身子颤巍巍的,嘴里还嘟嘟囔囔。姑娘在老人身后扮了个鬼脸,笑容雕在漂亮的脸庞。老人几个星期没再来订奶了,来找姑娘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婆婆。婆婆告诉姑娘,老
30、头子走了。老头子走的很安祥。老头子常说,你是个好孩子,像天使一样。老头子大病后,就爱唠唠叨叨,连我都觉得烦。他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到你这里来唠叨唠叨。老头子还说,你屋里升着炉子,让我提醒你要常通通风,常开开窗。高层住宅楼房旁边,有一片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钻天杨。树绿荫,建有一排红专蓝瓦的小平房。每天早上,“鲜奶坊”就有两个身影聚在一起“唠叨”,一个是白发苍苍的婆婆,一个是短发圆脸的姑娘。13.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唠叨天使”做题目,一方面透露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唠叨;一方面也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B. 老人取奶时“步履蹒跚”,
31、说话语无伦次,去时“身子颤巍巍”,表明老人已经风烛残年,为后文写老人去世作好铺垫。C. 小说写“第一场雪覆盖着城市”,是为后面写姑娘因受老人唠叨而扫雪作了铺垫,同时也推动了“扫雪”的情节的产生。D. 小说在语言上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以朴实无华的语句讲述了生活中的一件包含着真善美的小事,言简意丰,发人深思。14. 小说中姑娘这个形象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15. 小说设置老人“故意找茬”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3. B 14. 勤劳善良。每天最早开张,每天忙里忙外;善待老人,耐心听老人唠叨。守信真诚。经营鲜奶保证质量,真心为老人推荐人家的鲜奶。机灵乖巧。老人不去另一家,坚持在
32、姑娘处,姑娘回答善于应变;应老人要求,迅速去扫,很讨老人喜欢。 15. 设置老人“故意找茬”,造成与姑娘的冲突,增加小说的戏剧性。设置老人“故意找茬”,为表现人姑娘性格创造情境,突出人物性格。设置老人“故意找茬”,推动故事的发生、发展。设置老人“故意找茬”,表现社会对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的忧虑,丰富主题意蕴。【解析】【13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说话语无伦次”错误
33、,老人取奶时“故意找茬”,表明老人说话很有条理。B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由原文“圆脸姑娘的买卖每天最早开张,匆匆忙忙的学生,晨练早起的老人,络绎不绝,你来我往。姑娘一个人忙里忙外,嘴里哼着曲,手脚不闲心不慌”和“老头子大病后,就爱唠唠叨叨,连我都觉得烦。他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到你这里来唠叨唠叨”可知,姑娘勤
34、劳善良;由原文“姑娘笑了:大伯,质量都一样,都是今天的,上面有出厂日期,保质保量。”和“大伯,您要是对我卖的酸奶不放心啊,可以换一家。往南一百米,还有一家鲜奶行,您去那里看看怎么样”可知,姑娘守信真诚;由原文“姑娘说:大伯,我逗您老哪,你要是走啊,我还不乐意呢。我还得您老来给我上上政治课,指指依法经营的大方向。”和“姑娘连忙拿起扫把:对不起了大伯,刚才忙,没顾上。姑娘抡起扫把左右开弓,雪花在她身边翻舞飞扬”可知,姑娘机灵乖巧。【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分析情节的作用,要从结构、人物、主题、艺术手法和读者感受等角度分析。在结构方面,设置老人“故意找茬”,推动故事的发生、发
35、展。在人物方面,设置老人“故意找茬”,表现了姑娘的善良,善待老人,耐心听老人唠叨;老人不去另一家,坚持在姑娘处,姑娘回答善于应变,表现了姑娘的机灵乖巧。在主题方面,由原文“等你反映,那还不黄花菜都凉了。电视上报道的假奶粉事件,等反映出来,把好好的孩子都吃成大头婴儿了。你说,这事怎么赔偿?谁能赔偿?”可知,设置老人“故意找茬”,表现社会对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的忧虑,丰富主题意蕴。在艺术手法方面,设置老人“故意找茬”,造成与姑娘的冲突,增加小说的戏剧性。【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36、: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三、课外文言阅读(本题共6小题,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
37、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
38、,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选自战国策燕三,有删改)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患:担心B.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过:拜访C. 使于秦,窥以重利 窥:引诱D.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让:责备17. 下列对文
39、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B.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C.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D.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18.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的最高首领称为“可汗”,相当于汉族天子。B. 避席,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
40、自己的谦逊,席地而坐的古人离开坐席而伏于地。C. 合从,战国时东方六国联合起来抗击强大秦国的策略,与“连横”策略相对。D.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除秦灭燕国之患。B. 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希望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灭口。C. 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刭而死。D. 太子认杀死秦王将引发秦国内乱、群臣相互猜疑,诸侯国就可以趁机合纵
41、,一定能够攻破秦国。将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 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21.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答案】16. D 17. C 18. A 19. B 20. 樊将军在世上走投无路,才投奔了我来,我终究不会受强秦逼迫,而抛弃我所同情爱惜的朋友。 21. 如果真的能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的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D项,“让:
42、责备”错误,应该为“让:推辞、退让”。“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的意思是: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求荆轲不要推辞。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夫”发语词,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所以“夫”前断句,排除选项AD,“而”,用在句首,表递进关系,所以“而”前断句,“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的意思是“这就好比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是”前断句,排除选项B。故选C。句子翻译:不能这样做啊。秦王
43、残暴,又对燕国一直怀恨在心,如此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更何况他知道樊将军在这里!这就好比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灾祸难以避免了。【1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匈奴人的最高首领称为可汗”错误,匈奴人的最高首领称为“单于”。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
44、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B项,“想借匈奴之手来灭口”错误,句子“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的意思是“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此处的“灭口”是“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而不是“借匈奴之手杀掉樊将军”。B错误。故选B。【20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
45、实。本题的赋分点:困穷于天下:状语后置,应该为“于天下困穷,在世上走投无路。归身:投奔。迫于强秦:状语后置,应该为“于强秦迫”,受强秦逼迫。所哀怜之交:所同情爱惜的朋友。【21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的赋分点:诚:如果。使:让。悉:全部。大善:最好。因:趁机。【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
46、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
47、水。恐怕灾祸要来临,燕太子丹十分忧虑。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鞫武进谏劝告太子说:“不能这样做啊。秦王残暴,又对燕国一直怀恨在心,如此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更何况他知道樊将军在这里!这就好比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灾祸难以避免了。太子您还是赶紧打发樊将军到匈奴去,以防泄露风声。”太子丹说:“樊将军在世上走投无路,才投奔了我来,我终究不会受强秦逼迫,而抛弃我所同情爱惜的朋友。把他打发到匈奴去,一定是我死了的时候,希望太傅您得另想办法才好。”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跪着迎接,退着行走来做前导。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起身请教说:“燕、赵势不两立,希望
48、先生有好主意。”田光说:“太子听到的是壮年时的田光,不知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失了。即使这样,我不敢因此怠慢国事。我有一位要好的朋友荆轲,可以让他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 太子送他到门前,嘱咐说:“我所告知的,(对)先生所说的那些话,是国家大事,请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低头一笑。田光见到荆轲,对他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我把你举荐给太子,希望您能到太子的住处走一趟。”荆轲说:“遵命。”田光说:“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刎而死。荆轲见到太子,告诉他田光已经死了。太子拜了两拜
49、,双腿跪行,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之所以告诫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实现重大的计划罢了。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荆轲坐定后,太子离席,给荆轲叩头,说:“田先生不知我是个无能的人,让您来到我面前,愿您有所指教。这真是上天可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代。我认为如果能得到天下最勇敢的人,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这些厚礼,我们就一定能如愿以偿了。如果能劫持秦王,让他归还侵占的全部诸侯土地,那就更好了;如果秦王不答应,那就杀死他。秦国的大将在国外征战,而国内又大乱起来,那么君臣必定会相互猜疑。趁这个机会诸侯就可以联合起来,势必击破秦国。这是我最高的愿望。但不知
50、道把这个使命托付给谁,希望先生您给想个办法。”过了一会儿,荆轲才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求荆轲不要推辞。荆轲这才答应下来。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过了一会儿,荆轲才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求荆轲不要推辞。荆轲这才答应下来。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四、课外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被檄夜赴邓州幕府金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注:“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
51、畏此简书。”怀归,想回家,简书,书信,书简。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2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B. “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C. “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D. 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23. 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22. C 23. 情感:
52、希望终老田园;心念国事;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解析】【22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C项,“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情”错误,实际上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嘲讽,突出内心的矛盾郁闷。故选C。【23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
53、论世”。本诗,“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幕府一紧急招兵,即使是三更半夜,披星戴月,穿着破皮袄,骑着瘦马,我也要不辞辛劳地赶路,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和挂念。“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我”未能免俗,所以应聘出来做官;但是,自己对此也感到可笑啊。我并不是不想家啊,但因为官府征召有期限,不得不这样急急忙忙赶路。体现了作者的自嘲和日夜兼程的无可奈何。“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描绘了一幅十里池塘,春鸭戏水,树木繁盛,晚烟平展的田园春景图,表达了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也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渴望。“此生只合田间老”,直抒胸臆,表达了终老田园的渴望。然而“是谁叫朝廷的春官识得我的
54、姓名呢”,因为入了仕途,不能再随心所欲,表达了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五、名句默写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_,_”几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地回答“谁主沉浮”。(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几句集中表现
55、了离别的惆怅。【答案】 (1). (1)到中流击水, (2). 浪遏飞舟 (3). (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4). 夏虫也为我沉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本题要注意“遏”“笙箫”“默”等词语的书写。【点睛】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
56、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六、语言运用(本题共1小题,共计4分)25.下面是一位大学生受邀回高中母校所作报告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这次能回母校汇报我的学习和生活,不胜荣幸。在校史馆中,我看到很多事业有成的校友忝列校史名人录,非常羡慕也非常惭愧。学生不良,有几幅拙作奉送给母校,敬请惠存。今天有许多恩师在座,我来不及一一拜谢,一定另找时间登门拜访,当面赐教。我的发言也许有不妥之处,欢迎禀告。【答案】“忝列”改为“荣列”;“不良”改为“不才”“不佞”或“不肖”;“赐教”改“聆教”;“也许”改“难免”;“禀告”改为“批评指正”。
57、【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下面是一位大学生受邀回高中母校所作报告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把握句子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忝列”谦词,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不能用于形容别人,可改为“荣列”。“不良”是指不善不好,根据后面“有几幅拙作奉送给母校”,此处要表达的是“不才”之意。“赐教”是敬词,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或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可改为“聆教”,即听受教益。“也许”不够谦虚,可改为“难免”。“禀告”,指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使用对象不符,可改为“批评指正”
58、。【点睛】解答本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要结合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做出准确判断。七、作文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你真好,对读书这么感兴趣,我就不行。”“你太有天赋了,难怪英语这么好!“你太幸运了,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当你羡慕旁人时,有没有想过:一个人获得成就、财富、荣耀等,也许确有幸运的成分;这个人的努力、热爱、勤奋等,却不全是遇上的,而是习得、自
59、律的结果。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付出与收获 生活中,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题记 生活是公平的,你付出什么,你就收获什么:付出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付出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付出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付出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收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可是它也有自己的前提付出。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颗种子一次被大风刮进了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只有一些热带植物才能生长在这样荒芜人烟的地方。但是,小种子决定要在这里生根发芽,可
60、当其他的植物知道了他这个可笑的想法时,不禁笑出声来,嘲笑、讽刺铺天盖地而来,可是那颗小种子全不在乎,它将自己深深地埋在地下,用自己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根往最深处伸去。经过一番拼搏,它找到了水源。后来它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长成了一颗茂盛的植物。上帝也是公平的,只有你付出过,他才会让你有所收获。那颗小种子在寻找水源时也曾折断过自己的根,可是它并没有选择放弃,正是这样,才会有后来那颗茂盛的植物啊! 植物是如此,人亦如此。 小时候学走路,难免总要摔上几跤,才可以学会,若是经历一次摔跤后便放弃的人,恐怕长大后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了。 有这样一句古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啊,世上并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一
61、个人的,就看你是否会去付出自己的努力了。要是努力过,付出过,就算没有成功,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你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经历了,这样也是向成功迈近了一步。 想收获,必须是要先付出。 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因为你们还不懂得付出,所以收获的并不多。”听了这句话后,我真的觉得很惭愧,自我哇哇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数,而别人为我付出的则是多不胜数,例如父母为了养育我而付出,老师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们的付出都不渴望回报。而我们呢?不但没有付出,还希望收获。现在想想,觉得自己真是太不应该了。 或许付出与收获不一定会像速度与路程那样成正比,但也绝对不会成反比。我一直坚信并可以肯定地说
62、:“没有付出过的人就注定会一无所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
63、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审题】通读本则材料可知,材料的核心意思是,那些看似靠幸运获得的成功,也许并非靠幸运,而是靠实力,实力的取得是兴趣、努力、热爱、自律、坚持的结果。写作的任务是: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立意要围绕“感触和思考”进行。立意角度:1、 付出与收获;2、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3、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素材准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
64、家”。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了。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 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
65、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结构设想: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比较适合写出议论文。首先在多种立意中快速确定一种立意,给文章拟一个能引人注目的文章标题。其次,从材料中引出文章的论题,提出论点。第三,根据论点,利用论据进行论证,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使用论据需要注意论据的典型性和覆盖面,尽量兼顾到古今中外的事例。论证中可以使用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第四,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站在一个立志报国的时代青年的立场上,谈对论点的
66、认识。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论点,展望未来。【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比如本题关键句“对于以上事件,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题就可以先明确观点,接着阐述原因的角度行文。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