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说明】一、认真阅读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圈点信息,在学案上写上答案,完成自主学习。用红笔标注出疑难和拓展问题。(20分钟)二、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各层同学完成各自自主探究部分。(5至8分钟)三、在学科组长带领下,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组长要做好调控,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并做好有关课上的展示、补充、点评相应准备。原则上B、C层展示、A层点评)(10左右分钟)四、小组互检:各学科组长负责检查相对应小组的学案完成情况。(5分钟)1、方式:1组对3组,2组对4组,5组对7组,6组对8组。2、要求:每组基础分为10分。每不完成一人次扣小组2分。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学科班长,计入小组量化。五、学科班长将各组
2、学案提前两节课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学习目标】一、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课标解读:1、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是通过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逐步确立和完善的。 2、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进步的推动作用,地方分权则更多造成战乱和国家分裂,给人民带来痛苦,也阻碍社会发展。 【学法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原始资料和插图等来帮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相信自我。【自主学习】一、中央官制-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一) 早
3、期:秦汉秦朝实行 制, 是中枢机构中的最高的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设 与三公相制衡,东汉 取代了三公的权力;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出现,但是尚未构成中枢机构。(二)隋唐时期:实行 制名称职责作用中书省1、三省之间既 ,又 ,提高了 。2、相权被 ,避免了 ,有利于 。门下省尚书省(三)宋朝设置 ,其长官为 ,但相权被分割, 掌管军政;财政归 掌管;宰相只有 权。(四)元朝废除 ,实行 制,只设 。二、选官制度1、西周时期实行 。2、秦汉基本沿袭。战国时采用 制度;3、汉武帝时实行 和 制度。4、隋朝开始采用 ,隋炀帝设立 。科举制到 日臻完善。科举制的意义:扩大了 ,促进了 。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指对
4、 进行监督的制度,秦代 负责掌管监察;汉武帝为监督 而设立 ;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高峰,在中央设立 ,地方上设立 。2、谏议制度是指对 的言行决策进行监督。隋唐的 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3 、评价监察与谏议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 ,杜绝 ,但在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结:以 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 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 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 的需要,又反映了 。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资治通
5、鉴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遗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请回答:(1)材料一记述的是何时的一种什么制度? 各自职能是什么?该制度起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选官制度是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变化。据此回答:(1)汉
6、朝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选官制度? (2)隋唐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课堂检测】1.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2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省 C尚书省 D宣政院3.宋代对三省六部制多有调整,其核心是( )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B.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C.充分分割军队
7、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D.消解相权,强化皇权4.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 A B C D5.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建立中朝 设置剌史 推恩子弟 强化三公九卿制A. B. C. D.7明代在省级最高行政机构专门舍友的负责监察的
8、机构是( )A.都察院 B.监察御史 C.“科道” D.按察使司8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事( )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A. B. C. D.9.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C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10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 )A.皇权至上 B.高度中央集权 C. 发展稳定,一成不变 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知识链按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
9、。废除分封制之后,以中央对地方统属关系构成的行政组织形式,一般称为“郡县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省道府(州)县(州) 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1)A 唐朝的三省制B 尚书省
10、掌管行政,下设六部。中书省和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C 作用: 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A措施: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B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 (3)A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B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全国
11、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DADDB BDBDC(1) 察举制实行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2)九品中正制东晋南朝士族依靠家世门第,世代把持重要官职。(3)隋唐科举制东晋南朝士族腐朽衰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势力日渐兴起。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兴起,通过选官扩大统治基础、打破士族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发展。18、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对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作为地主阶级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都会影响到其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又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这样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