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288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水平1、2限时15分钟分值 30分战报得分_一、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9世纪中期,美国最先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霸权。()提示:19世纪中期,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最先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霸权。2.在欧洲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时,清朝政府仍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小农经济占主导。 ()3.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提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借口或导火线。4.通过鸦片战争,鸦片贸易实现了合法化。()提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

2、、法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5.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思想,这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提示: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突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这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师夷之长技以自强”是洋务派的思想,题干描述错误。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题组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要求B.中国在政治、军事上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C.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激化了中

3、英矛盾【解析】选A。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要求有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把目标对准了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中国,故选A。2.对于清朝初期统治的表述,立足于近代工业文明视角的是 ()A.康乾盛世B.一统时代C.落日余晖D.满人专权【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初期,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仍在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下缓慢前行,所以立足于近代工业文明视角,清朝初期的统治是落日余晖,故C正确;A错误,康乾盛世是立足于农业文明的评价;B错误,一统时代是立足于国家统一的评价;D错误,满人专权是立足于革命史观的评价。题组二两

4、次鸦片战争3.下列属于研究虎门销烟事件发生的原始资料是 ()A.中英南京条约原件B.魏源海国图志书籍C.林则徐的奏稿原件D.咸丰帝的未批留令原件【解析】选C。根据所学,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有关,而林则徐的奏稿原件又属于第一手史料,因此可作为研究虎门销烟事件发生的原始资料,C正确;南京条约海国图志没有涉及虎门销烟,排除A、B;虎门销烟时是道光皇帝,不是咸丰帝,排除D。4.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 D.望厦条约【解析】选C。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C正确;北京条约签订时间是在186

5、0年,排除A;天津条约签订时间是在1858年,排除B;望厦条约签订时间是在1844年,排除D。5.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洗劫并焚毁“圆明园”【解析】选D。“海盗式”的扩张主要表现就是烧、杀、抢、掠。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是对人类文明的粗暴破坏,最能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故D符合题意;A、B是战后列强获得的侵略特权,不符合“海盗式”的特征,故A、B不符合题意;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是列强侵华的共性,不是最显著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题组三开眼看世界6.在海国图志中

6、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A.严复B.魏源C.曾国藩D.容闳【解析】选B。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主张向西方学习。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答案为B;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容闳是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A、C、D。7.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A.中体西用,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解析】选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

7、御侮之道,故B正确;中体西用,振兴清朝是洋务运动内容,故A错误;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故C错误;启迪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是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影响,故D错误。三、非选择题(共11分)题组四南京条约的影响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中方代表提出增加补充条款,英方乘机诱骗。在随后签订的补充条约中,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清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的权力。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材料反映中国的哪一主权遭

8、到破坏?(4分)(2)分析该主权遭破坏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7分)【解析】主权:根据材料“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清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的权力”可知,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被破坏。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掌握了中国的关税权,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经济侵略),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加速其解体;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条件。答案:(1)关税自主权。(2)影响: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经济侵略),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9、场;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加速其解体;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条件。水平2、3限时30分钟分值 50分战报得分_一、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晚清时,外国殖民者共向中国走私、推销鸦片700多万箱,从中国掳走的银元相当于政府60年的国库收入。由此可知,西方殖民侵略()A.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B.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C.改变了传统的贸易体制D.以掠夺财富为根本目的【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外国殖民者向中国走私、推销鸦片,导致中国财富大量外流,说明掠夺财富是近代西方殖民侵略的根本目的,D正确;题干内容与中国近代化无关,排除A;晚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通

10、过题干无法判断晚清时期中国贸易体制的变化,排除C。2.(金榜原创题)1836年英国鸦片贩子批评中国说,“这个特别民族的政策独自享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材料言论批评的是 ()A.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的鸦片走私泛滥C.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解析】选C。根据材料时间“1836年”和“独自享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可知,材料言论批评中国的封闭排外,即闭关锁国政策,C正确;材料信息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材料中言论批评的是中国的政策,而非中国鸦片走私泛滥现象,排除B;1836年的中国并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3.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就说过:“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

11、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材料表明()A.清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B.西方的侵略引起士人警觉C.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D.学习西方的思想开始出现【解析】选A。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前龚自珍就认识到清朝的落后和腐败,看到了清政府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故A正确;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前”可知,材料中龚自珍的呼声是在西方列强侵略之前发出,故B错误;材料看不出民族矛盾,并且民族矛盾不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C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龚自珍提出向西方学习,故D错误。4.中国禁烟后,英国大鸦片贩子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

12、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广州人民抗英斗争【解析】选A。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故该“无理举动”是虎门销烟,A符合题意。5.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认识差异较大,如下表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学者类型基本观点主要依据西方学者文化价值冲突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文化观念不一,古代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人难以接受中国学者经济冲突最重要的不是文化因素,而是经济原因,在于茶叶、白银、鸦片等A.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观点根本

13、上一致B.西方学者的观点缺乏史实依据C.鸦片战争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中国学者的观点属于主观臆断【解析】选C。综合材料中西方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爆发存在文化价值、经济等方面的冲突,说明鸦片战争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中西方学者观点差异是较大的,A错误;西方学者的观点虽属表象,但也有一定道理,B错误;中国学者的观点是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有充分依据,并非主观臆断,D错误。6.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期间,在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中,广州港出口的茶叶总量1843年占比100.0%, 1853年占比28.3%,到1890年仅为23%。统计数据反映出 ()A.中国农产品

14、商品化趋势被遏制B.中国的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C.中国外贸入超的情况日益加剧D.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解析】选D。根据材料,广州港茶叶出口占比下降,与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有关,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其中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日益超越广州成为重要的出口港,D正确;广州港出口占比下降,不能反映全国情况,排除A;材料仅涉及广州港出口占比下降问题,与关税主权无直接的关联,排除B;材料仅仅反映的是我国广州港茶叶出口总量占比,排除C。7.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A.是中国社

15、会半封建化的表现B.无益于近代中国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C.说明原有官僚体系遭到否定D.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解析】选D。材料提到,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出现新的政府机构,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表现,不是半封建化,故A排除;新的近代政府机构的设立,有利于近代中国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原有官僚体系遭到否定,应该是遭到冲击,故C排除。【易错辨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半封建性:既存在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8

16、.鸦片战争后,在商贸型农业的长足发展之中,新的市镇应运而生。例如湖北羊楼洞集数万人加工洞茶,因茶而成市。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日益卷入世界市场C.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镇呈现新的特点D.鸦片战争后农业中经济作物面积扩大【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商贸型农业快速发展,由此兴起了一些新的市镇,B正确;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并没有鼓励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鸦片战争后兴起的市镇,其特点和明清时期兴起的市镇特点相似,都是手工业或者商业较为繁荣,排除C;题干中反映的现象是对洞茶的加工而非种植,排除D。9.(

17、2021柳州高一检测)1846年,英国人爱德华在上海触犯清朝法律被拘捕,按照有关条款,处理他的办法只能是 ()A.交由英国驻华领事处理B.无条件释放C.依据清朝法律进行判决D.驱逐出境【解析】选A。五口通商章程使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即外国人触犯中国法律,只能由外国人审理,因此题干所列现象应当按照领事裁判权处理,即交由英国驻华领事处理,A正确;B、C、D均不是鸦片战争后处理外国人在华犯法案件的方式,排除。10.(2021郑州高一检测)1854年,英国公使联合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还向两广总督提出进行“修约”谈判,未得结果;1856年,美国又联合英、法进行“修约”活动。列强不断提出“修约”

18、意图,为的是()A.打开中国大门B.加强中西交流C.扩大侵略权益D.建立平等关系【解析】选C。根据材料“1854年,英国公使联合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1856年,美国又联合英、法进行修约活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英法以“修约”被拒绝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其最终目的是扩大侵略权益,C正确;鸦片战争已经打开中国大门,A错误;这时期英法“修约”的要求是为扩大其在中国的侵略权益,而不是为加强中西交流,B错误;这时期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没有与中国建立平等关系的意图,D错误。11.(2021北京高一检测)右图,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回应是 ()A.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辱

19、之道B.民族意识觉醒,变法图强救危亡C.放弃闭关锁国,实行改革开放D.导致西学东渐,冲击传统观念【解析】选A。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的冲击,魏源编撰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故A正确;变法图强是维新派的主张,排除B;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排除C;“冲击传统观念”是西学东渐的影响,不是中国的回应,排除D。12.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解析】选C。

20、1842年海国图志出版,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当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前夕,中日的对比突出体现了当时中国缺乏社会变革意识,故C正确。13.(2021嫩江高一检测)据统计,从1840年起到1861年止,描述世界大势的著作至少出现了22种之多。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晚清统治的腐败B.鸦片战争的失败C.国内政局的动荡D.知识分子的推动【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因此描述世界大势的著作才会不断涌现,故选B;晚清统治的腐败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而不是这些著作不断涌现的原因,排除A;国内政局的动荡与材料现象的出现没有必

21、然的因果关系,故C排除;材料中现象的出现离不开知识分子的推动,但这不是主要因素,毕竟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失败的推动,知识分子可能还是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故D不是最佳答案,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南京所订的中英条约不过是战后新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纲。次年的虎门条约才规定细则。战后局面的研究应注意下列几点:第一,赔款二千一百万两(银元);第二,割香港(岛);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第四,海关税则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即所谓的协定关税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

22、10月爆发。1858年,英法联军侵占大沽炮台,并以进攻北京作为威胁,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公使进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英国侵华的主要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0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与鸦片战争战败开放的口岸相比有什么不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什么重要历史影响?(14分)【解析】第(1)题主要意图:根据条约内容“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23、上海为通商口岸;第四,海关税则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即所谓的协定关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侵华的主要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为其在华商品输出创造条件。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紧了殖民扩张步伐;从中国角度分析,政策方面,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观念方面,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第(2)题不同: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更多,地理上扩展至整个东部沿海、深入长江流域及内地。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答案:(1)主要

24、意图:打开中国市场,为其在华商品输出创造条件。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紧了殖民扩张步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等。(2)不同:数量更多;地理上扩展至整个东部沿海;深入长江流域及内地。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水平1至4限时10分钟分值 15分战报得分_1.(3分)(社会情境) 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坚持“人臣无外交”理念,认为“天子亲揽万机”,官员“非派令兼办夷务,本无外交之意”。这一理念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国家利益C.加剧了外交危机 D.激化了

25、社会矛盾【解析】选C。“人臣无外交”是出于维护皇权需要而进行的设计,这一理念认为官员如无皇帝授权则无权处理外交事宜,这阻碍了中外联系,加剧了外交危机,故C正确;这不属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故A错误;这一理念不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故B错误;这一理念和激化社会矛盾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2.(12分)(开放式命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印发行,书名中的“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俗、

26、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四洲志。书中,作者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当时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开眼看世界,认识到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1851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摘编自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以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中关于海国图志的相关内容和评述,撰写一个简要书评。(要求:观点明确,联系背景和内容,评论准确全面,史论结合)(12分)【解析】本题要求从背景、内容、评价等方面为海国图志撰写一个简要的书评,可以依据材料“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

27、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印发行”“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开眼看世界,认识到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1851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即可。答案:观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海国图志(开辟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时代新风气的巨著海国图志)。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西方科技文化传入中国;一些清朝爱国官员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内容:系统介绍西方各国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先进科学技术,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评价: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对日本明治维新产生深远影响。微点拨(1)素养考查:体现历史解释,“人臣无外交”“兼办夷务,本无外交之意”。(2)关键信息:晚清政府坚持“人臣无外交”理念,隐含着仍然坚持天朝上国观念,加剧了外交危机。微点拨(1)非选择性试题选材特点:史料实证,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历史。(2)设问方式:体现新高考开放式命题的特点。(3)解题思路:发现问题提出观点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分析问题运用史实论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