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素养落实(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据史书记载,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约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约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A封邦建国B王权至上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C大禹之后,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王位代代相传,在同一家族中绵延接续,这正是材料所体现的内容,故选C项;“封邦建国”指分封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法制”是指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说的是夏商两朝的共性,没有提及“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2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
2、正确的是()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晋王室子弟今山西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卫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鲁王室子弟今山东南部燕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注:古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次要地位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C宗室贵族的封地大多比较贫瘠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D表中显示晋、卫、鲁和燕在封国中占有一半多的席位,这说明周王室同姓占主要地位,故A项错误,不符合题意;家天下制度从夏朝开始,故B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表中显示晋、卫和鲁的封地都位于当时主要的农业区,故C项错误,不符合题意;由表中分封的对象有王室子弟、功臣和商朝后裔可知,分封对象呈现多样性,故D项正确,符合
3、题意。3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B根据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原始的民主色彩,说明这一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商周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尚有影响,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B项符合题意;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错误。4
4、东汉卫宏汉旧仪中说:“秦以前民皆佩绶,以金银铜玺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确立 B等级制度的强化C官僚政治的成熟 D皇帝地位的独尊D由材料“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可知秦朝时皇帝地位至高无上,故选D项;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成为主流思想是在汉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仅能体现皇帝与其他人的不同,即皇帝独尊,不能体现其他各等级之间的区别,排除B项;官僚政治成熟于隋唐时期,排除C项。5“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
5、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C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以统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A、B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出现,排除D项。6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B根据材料“其
6、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可知,秦代的竹简包含了皇帝的政令、中央和地方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和官吏的任免等翔实的行政内容,因此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行政制度比较系统,故选B项。7西汉立国时的行政区划为郡(国)、县两级,汉武帝设立的“州”原本是监察区。随着历史发展,“州”从监察区变成新一级行政区,行政区划变成州、郡、县三级。这种变化()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B有利于君主专制C适应了版图和经济的发展D强化了中央集权C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变为三级,这种变化适应了版图和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7、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B项;行政区划变成州、郡、县三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更多的是为了适应汉武帝后扩张的版图和发展经济,排除D项。8下面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为()A尚书省 B门下省C中书省 D皇帝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故选C项;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A项;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对皇帝负责,排除D项。9元世祖末年,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但是终元一代,行省官名义上一直属于中央机构官员,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这说明元代的行省制
8、度()A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B削弱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C实现了地方政府完全自治D具有决策地方事务的最高权力A根据材料“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但是终元一代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可知行省兼具中央派出机构与地方最高官府的两重性,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故选A项;材料“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说明行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地方受到中央的节制,排除B、D两项;材料“代表中央分驭各地”说明代表中央管理,排除C项。10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9、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D最终决策权操控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中央集权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来源于皇权,它们权力的扩大,说明了皇帝权力的强化而非削弱,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0天津等级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
10、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限定词“评述”,即作答时既应涉及唐、宋、元在地方设立节度使、重用文臣和
11、设立行省的举措,又应对这些举措是否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理性而客观的分析。第(2)问,需要立足第一问的答案,进一步探讨中央与地方力量变化的结果和影响,并从整个中国古代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宏观的概括和总结。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了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了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
12、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规律: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发展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2(2020全国卷)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D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
13、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开始解体”说法不当,故C项错误。13.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C材料反映了汉高帝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这说明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14、为朝廷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A、D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错误。1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A根据材料“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并结合
15、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是加强皇权、分散相权的反映,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无关,故B项错误;“内朝”“外朝”的分别设立是在西汉,故C项错误;古代的政治决策不可能走向透明开放,故D项错误。15元朝的地方行政区,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A适应了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D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A根据材料“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可知元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6、这有利于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是路、府、州、县,与元朝行政制度重合,排除B项;元朝采取不同的措施,是适应不同情况,不是共同发展,排除C项;君主专制涉及的是中央权力机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16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或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由此可见,督抚()A是临时性官职 B行使职能单一C完全代表中央 D权力归属中央D明清督抚制度下督抚长官属于中央机构,结合材料“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可知督抚的权力归中央所有,代表中央行使管理地方的权力,故选D项;
17、由材料“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可知督抚不是临时性官职,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督抚既是地方行政首脑,也可以管理军事,这说明督抚的职能不是单一的,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督抚已经成为地方的行政首脑,但是属于中央官员体系,排除C项。17(2020江苏卷)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
18、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
19、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到战国时代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到东汉时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
20、数县并置”“十羊九牧”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合并了一些州县”等信息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的加强、巩固国家统一、行政效率提高以及古代行政区划模式确立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3)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