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135KB ,
资源ID:6814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14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静海四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通过对王族的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也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A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B排除;皇权的统一是在秦朝,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2. 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

2、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A. 汉朝丞相位高权重B. 汉朝相权无足轻重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丞相更换频繁,任职时间短,而且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都说明相权被削弱,从本质上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正确;A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过分贬低汉代相权的作用,排除;正是因为相权制约了皇权,才出现了材料所述现象,排除C。3. 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 缓解

3、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 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 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 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4. 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

4、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A. 主张废除宰相制B. 倡导无为而治C. 倾向于限制君权D. 反对王位世袭【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的意思是如果天子不贤德的话,宰相可以进行纠正,这说明作者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C正确,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5.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 政府丧失

5、民众信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叙述可知,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公民必须要去参加大会,否则会受到处罚。这就说明在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一种义务了,因此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有些公民不积极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公民的态度;D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分析出来。【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点【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注重的就是雅典民主的实质与弊端,看到材料写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弊端。但是雅典民主其实也有很多进步性的,本题中介绍的一种强

6、制性的参政议政并不是反映雅典民主的弊端,而是更加直接体现出这种民主制度的“先进性”。6.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宣布的目的是A. 消灭法国的家族势力B. 为了恢复等级制度C. 保障平民掌握政权D. 防止复辟,巩固共和【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材料“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辟,保证了共和派的执政,有利于巩固共和制,故D正确;宪法这一条条文并非消灭法国的家族势力,而是防止专制势力的复辟,故A错误;材料只是说限制了原来统治过法国的

7、家族当选为总统,不是为了恢复等级制度,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保障平民掌握政权,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主要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B. 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 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D. 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

8、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临时约法针对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所规划的政体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议会的地位,故B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有效防范”。点睛:对材料“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分析;从中可以分析出答案。8.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路线是错误的,号召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战争。但是,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说明A. 中国革命

9、面貌焕然一新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C. 党内的错误被完全纠正D. 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完全正确【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得面貌焕然一新,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但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故B项正确。1934年“左倾”思想导致反围剿失败,说明此时党内的错误没有被完全纠正,故CD两项错误。9.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其条件的实质是( )A. 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

10、B.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C. 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D. 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文中的“法统”“大法”“政府基础”“军令、政令”不变更,其实质显然是要维护其独裁、专制的反动统治,所以C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党统治的实质10.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A. 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B. 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C. 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 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答案】B【解析】【详解】 秦国

11、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按军功授予爵位,可见该制度仍然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实行军功授爵制度,与平民参政问题无关,排除C;实行军功授爵,削弱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11.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 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洛阳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迁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所以加强

12、统治是迁都的根本原因,故选D项;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推行封建化改革和防止柔然的骚扰也是迁都的推动因素,但与巩固统治相比都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A、B、C项。12.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 分散宰相权力B. 加强皇权C. 加强军事实力D. 增加财政收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变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

13、。分割宰相权力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B项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是财政,不是加强军事实力,C错误。【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重点内容【名师点睛】王安石变法的目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政策、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取士之法: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本题是从王安石变法中增加财政收入角度考查的,通过材

14、料的解读选出正确答案不难。13.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A. 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 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 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 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民主革命

15、戊戌变法定国诏【名师点睛】本题以明定国是诏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说明类”的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圣贤义理之学”是根本,“博采西学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实质上说明维新派为了推行变法采用了妥协的手段。“说明”类的选择题在新课标高考中比例比较高,老师一定指导学生多做训练。14. 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战国时期,魏、楚、秦、韩等国变法更是以选贤

16、任能作为任官标准。这些做法A. 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B. 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C.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 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孙叔敖等出身低下的人却可以位居高位。而战国时期采取了选贤任能的选官方式,这些打击了贵族的势力,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社会的转型,故C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宗法制的巩固,同时冲击了世卿世制,排除AB项;此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衰落,不是材料现象导致的,排除D项。15. 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

17、体制A. 形成了制约机制B. 实现了权力集中C. 杜绝了吏治腐败D. 避免了裙带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郡县一级下的官吏都属于郡守或县丞的属官,这说明这些官吏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任命,大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B正确;材料未涉及制约机制,A排除;C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16. 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皇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病,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路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由此可知,清朝A. 皇权相权矛盾十分尖锐B. 中国疆域版图的进一步扩大C. 清朝监察体系细密严格D. 君主专制体制的进一步强化【答

18、案】D【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康熙帝抱怨国家大事都由他一人承担,即使再苦再累,生病不能工作,也没有人帮忙分忧,使他得不到休息,这根本上是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是达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D;清朝已经没有丞相,A错误;中国疆域版图的扩大与皇帝的事务无人分担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监察体制,C错误。17. 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入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不同点是A.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 扩大了政府官员的来源C. 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D. 打

19、破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中国的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符合题意;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都扩大了政府行政官员的来源,B排除;两种制度都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C排除;两种制度都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D排除。故选A。18.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现代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这种文官制度A. 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B. 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D. 推动了政府管理的

20、科学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不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材料中并未体现法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并不能强化责任内阁制,所以B项错误;与政党政治也没有关系,所以C项错误。19. 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

21、。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A. 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 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C. 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 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清政府既照顾到新学堂毕业生,又对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清政府尽量安排原有举贡生员,不能体现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0. 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

22、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 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 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选任标准C. 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D. 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村干选任标准也是不同的,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村干选任标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宗法习俗未操控农村民主选举,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仅仅适合

23、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1.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A. 法自君出B. 轻罪重罚C. 法不阿贵D. 以礼入法【答案】D【解析】“儿子殴打父母”和“父母殴打儿子”处理结果大不相同,这是受贵贱有序的“礼”的影响,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特点,材料根本就未涉及法自君出、轻罪重罚以及法不阿贵,所以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2. 秦律规定:同一家庭中的

24、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县啬夫、尉及士吏征发戍役时,如果违反这一规定,要受罚。对因欠债而以劳动抵消债务的,要给予他们播种和管理庄稼幼苗的时间各20天。据此可知,秦律A. 细密而又严苛B. 注重保证发展农业所必需的劳动力C. 重刑罚轻感化D. 解决了兵员补充和农业发展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要给予他们播种和管理庄稼幼苗的时间各20天”可得出,这一规定有利于保障农时,保障农业的正常发展,故B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材料并没有体现感化,排除C;材料强调保障农时,并没有解决兵源的问题,排除D。23. 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

25、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等。这表明A. 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B. 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C. 宗族观念利于社会治理D. 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世家大族在家法族规中,教导族众要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这表明宗族观念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故选择C;干预国家统治与“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不符,排除A;“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比较,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活动,只是反映了家法族规的内容,排除D。24. 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

26、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 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 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C. 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D. 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答案】A【解析】【详解】乡约是利用理学思想教化乡民的工具,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推行,并把宣讲皇帝圣谕作为主要内容,这一变化是皇权借助乡约向基层社会扩张够正确选项为A;官方推行乡约,宣讲圣谕虽然反映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加强,但据此认为,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到基层社会,则属于对历史现象的过度解释,排除B;南宋后期,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排除C;材料所示变化实际上是儒学士人自发的社会

27、教化被官方化,成为宣扬国家意志的工具,而儒学本身也是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所以这一变化实际上有利于促进儒学的传播,排除D。25.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故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

28、制度罗马法26. 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独立和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A. 维护公民权利B. 坚持权力制衡C. 遵循法律程序D. 保护私有财产【答案】A【解析】【详解】法官中立是指在诉讼中,法官应当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给予各方主体以同等的对待,最终保证各方主体诉讼权利的平等,而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不告不理原则指的是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的诉讼原则。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A项正确;近代西方国家在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B项

29、与题干主旨不符;法律程序是维护公民权利的手段,不是核心目标,排除C项;刑事诉讼案例不一定都涉及私有财产,而且财产权只是公民权之一,排除D项。27. 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大多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上述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时基督教会A. 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B. 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C. 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D.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组建学校”“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等信息可知,中世纪时基督教会促进

30、了文化教育的发展,D项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28. 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A. 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B. 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C.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D. 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答案】D【解析】【详解】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逐渐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出人民法律意识的变化情况,故B项错误。 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故C项错误。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建国之初

31、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实现党当时的任务,故D项正确。29. 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变法图强,维新变法”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答案】D【解析】【详解】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五四运动,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为口号。这里的主权就是指国家主权,是被日本占领的山东半岛的领土主权,国贼就是把山东半岛出卖的卖国贼,这里指北洋政府,这个口号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表示了

3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正确答案为D;ABC不具有使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爱国精神,排除。30. 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羁縻政策”()A.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B. 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C. 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 固化了“夷夏之辨”的观念【答案】A【解析】羁縻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等,有利于中央对边疆的统治,推动边疆稳定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错误;这一政策有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体现了唐代的“华夷一家”的理念,并非强调

33、区别,故D项错误。31. 1792年英国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王的真诚心意。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信函译文称:英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这表明当时A. 两广总督用中国传统天下观解读马嘎尔尼使团B. 两广总督具有代行对外交往的权力C. 中英的交流还需要一个长期艰难的适应过程D. 中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严重阻碍相互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

34、其幕顺之心”可知,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信函译文反映了当时政府的传统华夷观及天朝上国心态应对马戛尔尼来访中国,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两广总督作为地方官员,只能在中央政府允许下进行对外交往,排除;C项,题干并未反中英交流出现障碍,故长期艰难的适应说法有误,排除;D项,两广总督的信函译文内容与英方信函内容不同原因在于中国自大保守心理并非因中英语言差异,排除。32. 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A. 君主专制的强化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 侵略与反抗D. 交融与同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清朝加强对台湾、西藏地区的管控,说明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

35、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侵略与反抗,故排除C;材料只强调了对地方的管理,而没有体现民族交融与同化,故排除D。33. 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广泛地流行于城市居民中。如男子头戴豹皮帽,妇女穿波斯风格的窄袖紧身服,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搭起了突厥人的帐篷。这一现象A. 得益于开明开放的政策B. 打破了传统华夷观念C. 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D.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7世纪的中国即唐朝,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形成风气,说明唐朝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得益于

36、唐朝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A正确;近代以后中国人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景象,并非反映社会风气不好,排除C;D表述太绝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联系所学唐朝的对外政策和民族政策分析解答。34.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对近代欧洲的重要影响是A. 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B. 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C.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 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

37、【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通过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尊重了德意志大小邦国的主权地位,欧洲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是近代欧洲30年宗教战争后签订的,只是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派和天主教之间的斗争,但都属于基督教,并未动摇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故A错误;欧洲没有确立国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要么是王权高于教权,要么是教权高于王权,故B错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并没有结束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比如天主教派在法国仍然有强大的力量,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材料“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体现了宗教改革新教坚持国家权

38、力高于教会,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35. 马丁路德认为: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负责,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这一观点A. 否定了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控制B. 有利于加强世俗君主的权力C. 使德意志建立起统一的国家D. 得到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君主不仅掌握世俗权力,而且应该控制教会,这有利于加强世俗君主的权力,故B正确;马丁路德不反对对上帝的信仰,故A错误;1871年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C错误;马丁路德

39、在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不可能得到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太夸张,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联系所学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36. 科兰在大使馆和外交官一书中将外交定义为“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以非战争的方式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交往。”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外交的对象是主权国家B. 外交的手段是非战争的形式C. 外交的原则是毫不妥协D. 外交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外交过程中只要能维护国家利益,可以相互妥协,选项C表述错误,符合题

40、意,为正确选项;根据科兰对外交的定义可知,外交的对象是主权国家,其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其手段是非战争方式,选项A、B、D 表述正确,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认识到外交过程中只要能维护国家利益,可以互相妥协。二、非选择题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奠定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

41、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材料三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份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

42、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答案】(1)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2)原因: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

43、3)影响: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与完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等信息可概括出科举制的特点是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其作用应当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2)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

44、老产业”“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史仲文中国人走出

45、死胡同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为”。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46、“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答案】(1)特点: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皇权大于法律;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法律原则。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2)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成就: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将其写入宪法;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

47、上”可知古代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皇权大于法律,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二问结合所学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进行阐述。(2)根据材料二“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可知五四宪法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特点;二问结合所学从1982年宪法后我国法制建设成就进行回答。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

48、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史称“南北榜事件”。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

49、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则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君主专制特征。因为: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

50、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示例2: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根据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反映在科考的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的优势不断在扩大。按照以往科考结果和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都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它角度:“南北榜”制度是科举制的一大变革,更能体现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围绕洪武三

51、十年科举考试的一系列事件,印证了古代中国大臣“伴君如伴虎”的感慨。科举考试的成绩与文化教育水平是相统一的。北方落榜考生的行为本身反映了他们所受教育的失败。等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两个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据材料提到,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找出两个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例如: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阐述: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科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