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一讲绪论生物的基本特征I必记知识全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概念1新陈代谢: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总称。2应激性:指一切生物对所作出的反应,应激性随的出现而产生,随的消失而解除。植物的应激性一般是通过的作用实现的动物的应激性可通过(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作用实现。3适应性:指经过长期,达到的生物与相适应的现象。4遗传性:指亲代性状通过传给后代的能力。一、1化学反应2外界具体刺激;刺激;刺激;植物激素;原生质团;神经系统3自然选择;环境4遗传物质二、必记知识的区别规律5应激性与适应性相比,时间,需受才可产生;而适应性则时间,需经过才可形成。应激性属范畴
2、,而适应性则属范畴。6反射是一种特殊的,是具有的多细胞生物才可具有的行为。7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依据。8和是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物质。二、5较短;刺激;较长;自然选择;生理学;生态学6应激性;神经系统7新陈代谢8蛋白质;核酸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详解精剖细解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为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其结果就是使生物体不断得到自我更新。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陈代谢()A病毒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进行自我更新B植物将外界的CO2和H20合成淀粉C铁棒利用外界的O2形成铁锈D动物将外界淀粉消化吸收后形成糖
3、元考题1点拨:新陈代谢的结果是使生物体得到自我更新,A、B、D三项所叙述的事实都使生物体得到自我更新,而铁棒利用外界的02形成铁锈,是将其中的Fe与0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铁锈,这只是简单的化学反应,并不能实现自我更新。答案:C。总结提示;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为新陈代谢。考点2应激,性、适应性概念的理解与运用适应性指生物体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达到的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而应激性则是生物对外界具体刺激作出的一种即时反应。考题2下列属于生物应激性现象的是()A蝗虫的体色与绿色的青草一致B竹节虫的形态与竹节相似C避役的体色与变化的环境保持一致D黄蜂身体上黄黑相间的条纹考题2点拨:题目中四个供选答案均是
4、适应性的典型实例,而只有C项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符合应激性的概念,而其他选项是通过亲代遗传给子代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在短期内做出改变。答案:C。总结提示:应激性是由具体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动态反应,是在短期内完成的;适应性是经过了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所处的环境。考点3细胞为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场所为细胞,细胞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了必需场所。考题3下列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中,能够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的为()A疯牛病的病原体B艾滋病的病原体C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D肺结核的病原体考题3点拨:疯牛病的病原体为朊病毒,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
5、IV病毒,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病毒的结构都比较简单,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只能依靠相应宿主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才得以繁殖,进行新陈代谢。肺结核的病原体为肺炎杆菌,肺炎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具有简单的细胞器,如核糖体,可以自己进行新陈代谢。答案:D。总结提示;要正确解答本题,应平时注重科学知识的积累。除病毒以外,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组成单位为细胞。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只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考点4遗传变异决定生物的性状遗传性是指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变异性是指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有差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为核酸。核酸控制生物性状。考题4
6、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的部分肋骨随之延长,使身体扁平与太阳成直角,这个事实说明了生物具有(),决定该特性的根本原因是()A向光性B应激性C遗传性D适应性专题4点拨:蜥蜴使身体平面与太阳光线成直角,这有利于蜥蜴能接受更多的光能,维持体温恒定,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但这种适应性的根本是由于生物的遗传性才得以实现的。答案:D;C。总结提示:蛋白质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物质核酸为生命活动的控制者。遗传变异决定生物的其他特征,为生物其他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考点5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数目增多)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个体由小长大,表现在体积的增大,这就是生长。细胞分化导致组织形成和器官系统
7、成熟表现出由新生到成熟的阶段性变化,这就是发育。成熟的生物个体能产生跟自己相似的后代个体,就是生殖。考题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A应激性和适应性B新陈代谢C生殖和生长现象D遗传和变异考题5点拨:“一岁一枯荣”是说小草每年都要经历一次生长与凋亡的过程,从种子的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发育,成为性成熟个体,产生种子,从而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生殖;遗传变异只指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相同或有差异的现象,此处不能体现;应激性与适应性只是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新陈代谢指生物体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此处也不能体现。答案;C。总结提示:生长的基础为细胞分裂和长大
8、,结果为生物个体的体积增大。发育的基础为细胞分化。生殖的结果是生物体产生下一代,基础是减数分裂(有性生殖)或有丝分裂(无性生殖)。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考点6生物科学新成果生物科学新成果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四个方面。生物科学新成果对人类传统观念的挑战应引起重视。考题6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将大熊猫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家兔的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大熊猫的早期胚胎,这属于哪项技术的成果()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杂交育种D染色体工程专题6点拨:本题着重考查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克隆,克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离体细胞,运用特殊手段,使其在特定条件下体现细胞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生物个
9、体、器官或组织的科学技术手段,只涉及细胞的变化,应属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是改变生物体中基因组成,使生物体现新性状的生物新技术。染色体工程是涉及生物体染色体组成和结构的生命科学新技术。杂交育种是利用有性生殖的原理。答案:B。总结提示:解答此类题时,要了解生物科学新成果及其在各领域的运用和地位。考点7考查科技创新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内综合考点人们研究科学是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如何创新如何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如何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题7抗生素滥用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问题。四十年代刚使用青霉素时,即使是严重的病人也只需每天数次注射10万
10、单位。而现在成人每天要注射100万单位甚至数千万乃至2亿,新生儿不少于40万单位,就连使用没几年的“先锋”药效也大不如以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致病菌的()A遗传性B变异性C适应性D应激性考点7点拨:致病菌的抗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这是因为抗生素对致病菌来讲是自然选择的因素,在外界因素的选择作用下,致病菌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不含抗药基因的致病菌个体被淘汰,含抗药基因的个体得以存活。而致病菌的抗药和不抗药的不同性状,就源于生物的变异性。答案:B。总结提示:要用科学技术有关知识去解答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应该从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典型例题精讲精析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一、
11、选择题回顾1测试考点6)1921年弗雷德里克班廷从狗的体内分离得到天然胰岛素。40多年后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科学家是()A中国人B加拿大人C美国人D德国人1A点拨:1958年,我国科学家提出人工合成胰岛素,这项艰巨的任务由北京、上海两地的科研小组共同承担,经过6年零9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考查我国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回顾2测试考点6、76分)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虫性基
12、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B点拨:考查应用生物学知识正确分析新情境试题的能力。转基因抗虫棉能合成一种毒蛋白,棉铃虫食用棉叶后被杀死。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分析,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起到了选择作用。若长期这样,棉铃虫的抗虫性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大,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能将逐渐减小。因此,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可减缓生存斗争,进而减缓了棉铃虫抗虫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回顾3测试考点1分)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有
13、机物与矿质元素都输入,又输出3D点拨:通过阅读题干分析本题问的是植物体“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有机物与矿质元素的变化情况,而不是问整个“植物体”。植物的叶是由叶芽发育而来,首先叶芽需要经过细胞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叶芽细胞首先要得到有机物才能保证细胞分裂、分化所需要的能源;等到叶芽逐渐发育成熟,叶肉细胞形成后,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叶片细胞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将制造的有机物储存到根、茎或花、果中。矿质元素在叶片的发育过程中首先要输入,在衰老的过程中,K、P等元素要转移到幼嫩的器官;而Ca、Fe等元素往往不移动。二、简答题回顾4测试考点6、7)请你从不
14、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措施。4解:(1)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2)改变口香糖的成分,使其离开口后黏度减小。点拨:口香糖作为人们经常食用的食品,有其优点,也有其弊端,如扔后,易粘着,清除的难度极大。此题注重科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所以要正确解答本题,应首先考虑口香糖是如何污染环境的,其次应注意审题,题目中要求所采用的方法,是要求从不同角度考虑的。IV高考题预测高瞻远瞩占尽先机考情预测预测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依据预测根据:高中生物的精髓是研究生物的基本特征,即生命的本质。也就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根本特征。命题角度预测: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事实为知识载体判别生物的基本特征。预测2
15、:生物工程预测根据:21世纪为“绿色生物”世纪而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粮食、资源、能源、环境污染等,其解决的最佳手段是应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改造生态系统。命题角度预测:要求用生物工程技术去解释问题。考点预测题A卷基础经典预测题(100分45分钟)(301)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8分)备考1测试考点1,2生物体进行一切生物活动的基础和能适应周围环境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A生殖发育和遗传变异B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C生殖发育和应激性D新陈代谢和应激性l_D点拨:本题重在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为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故其为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物之所以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是
16、因为其能趋利避害,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应激性的特征。备考2测试考点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应激性的是()A老鼠听到猫叫立刻躲进洞里B青草地里的昆虫多数都是绿色的C狗遇生人狂吠D植物的根向地生长2B点拨:本题考查应激性与适应性的区别,青草地里的昆虫多为绿色的、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属适应性,而A、C、D所述内容体现了生物的生理反应,为应激性。备考3测试考点3、6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C具有寄生性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3D点拨:本题是易错题,在做本题时易忽略其他微生物也可使人和动植物患病如营寄生的细菌和真菌,而误选A、C
17、;将核衣壳等同于核酸而误选B。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核衣壳),无细胞结构,也没有自身的酶系统和营养物质及能源供应,无代谢特征,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生命活动,完成自身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在宿主细胞内完成核衣壳的装配过程,而完成自身的增殖。病毒作为生物主要有三个生命特征:严整的结构;繁殖;遗传和变异。备考4测试考点2,6,7到了寒冷的冬天,绝大部分的树木都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A它们都适应了环境B除松树以外其他树木都不适应环境C松树比其他树木更适应寒冷的冬天D松树对低温不敏感4A点拨:本题重在考查生物的适应性这一知识点。在做本题时,受题干语意的影响
18、,即“绝大部分的树木都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而认为松树比其他树木更适应寒冷的冬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式是多样的。落叶树木通过落叶减少养分的损耗,也是对环境的适应。松树(所有针叶树)的针叶中含水量本来就低,冬季脂质和糖分含量升高,叶片细胞一般都不结冰,抗冻害能力强,所以在严冬依然郁郁葱葱,不能以为它对低温不敏感。备考5测试考点2、6、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其内的北宋时期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有一古柏,被称为“二将军”,据说约有4500年的树龄,今天依然生机勃勃。关于它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生物细胞都会死亡B说明植物的寿命可以无限期C有些植
19、物的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D嵩山地区的环境适合其生存是其主要原因5C点拨:本题重在考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学问题。细胞的死亡、衰老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故细胞的死亡不能做为生物体不能长寿的理由。生物体长寿的原因与生物体的遗传性是密切相连的,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能回答“二将军”长寿的原因。备考6测试考点2、6、7利用磁场处理种子或用磁化水浸泡种子,都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并有利于种子生根,促进作物早熟最终使作物增产。这种现象属于植物的()A应激性B适应性C遗传性D新陈代谢6A点拨:应激性是指生物对体外的具体刺激(光、温度、食物、化学物质、地心引力等)在较短时间内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磁场或磁化
20、水对种子来说是外界刺激,种子萌发生根等是针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备考7测试考点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生物也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动物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是应激性D将一粒石子扔进水面,水面出现波纹属于适应性7D点拨:非生物也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但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有本质的区别,生物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不断的自我更新,非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同时,改变自身结构,不能达到自我更新的目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因为生物体的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动物的趋利避害是应激性的体现。只有生物才具有适应性,石子为非生物,池水也为非生物,水面出现波纹为一
21、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不是适应性。备考8测试考点1、5曾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SARS)其致病因子是一种冠状病毒生物学家认为该病毒是生物,因为这种病毒()A由有机物组成B具有细胞结构C能自行繁殖D能使其他生物致病8C点拨: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但可繁殖后代,是否由有机物构成、是否能使其他生物致病并不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备考9测试考点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解昆虫对日光的反应而开展捕捉蝶和蛾的活动。他们在白天捉了60只,晚上捉了40只。那么,蝶有()A20只B40只C60只D809C点拨:这利用了生物的趋光性,蝶为昼行性生物,蛾为夜行性生物,在白天捕到的为蝶类,在晚上捕到的为蛾类。只备考
22、10测试考点6,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传工程的成果()A我国1992年投放市场的乙肝疫苗的研制B猪的胰岛素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人的胰岛素C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D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10B点拨:遗传工程的实施必然离不开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猪的胰岛素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人的胰岛素,只是一种物质的转变,并没有涉及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改变。备考11测试考点2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将芥子油涂在纸上来引诱菜粉蝶产卵以消灭之,这是依据生物体具有的什么特性来进行的()A应激性B适应性C遗传性D变异性11A点拨:芥子油引诱菜粉蝶,是因为芥子油可以发出某些特殊的气味,在这些气味的诱引下,菜粉蝶飞来产卵,这是生物的趋化性
23、,生物的趋化性是生物应激性的一种。备考12测试考点2分布在较高纬度的动物个体一般较大,分布在低纬度的个体一般较小。例如东北虎比华南虎大,东北野猪比华南野猪大。个体大有利于保温,个体小有和利于散热,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A抗寒性B适应性C应激性D遗传12B点拨: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生活在此地区的生物,个体大、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保温;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生活在此地区的生物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失。不管是体积大的生物,还是体积小的生物,它们都能适应它所处的环境,即生物适应了环境,体现了生物的适应性。备考13测试考点2蝉一般在24以下时不呜叫,而在24以上,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呜
24、叫,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向光性C适应性D应激性13D点拨:温度低,蝉不呜叫;温度高,光照适宜,蝉才会呜叫,这体现生物体对具体的外界刺激,在短时间内做出了一定反应,这是典型的应激性。二、简答题(22分)备考14测试考点2(12分)根据图111回答相关问题:(1)甲图表明草履虫集中在(图中A为草履虫培养液,B为清水C为盐水)。(2)乙图表明培养液中加入少许盐粒后草履虫开始向移动。(3)甲、乙图说明草履虫有趋向刺激,躲避刺激的行为。因而能够周围的环境。(4)以上说明草履虫具有性。14(1)A(2)B(3)有利;有害;适应(4)应激点拨:盐对草履虫来讲是有害的刺激,但它可以从盐水移动到
25、清水,清水是对其有利的刺激,可见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这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备考15测试考点1、5(10分)橘皮上出现的青绿色霉点和铜器上生出青绿色的锈斑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15解:橘皮上出现青绿色霉点,是与青霉菌有关,是一种生命活动的体现;而铜器上出现了铜绿,是由于铜与周围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化学反应。点拨:橘皮上出现青绿色霉点,是因为其上生长了一种真菌青霉菌,青霉菌吸收橘皮中的营养,不断自我更新,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生长、生殖等现象,生殖的结果是产生孢子,孢子为青绿色的,实质上橘皮上的斑点就是青霉菌的孢子,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种生命活动的结果;铜器上长出铜绿,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
26、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呈现绿色,它只是改变了铜的化学成分,并未实现物体的自我更新,所以说这只是简单的化学反应。B卷综合应用创新预测题(60分45分钟)(301)备考1(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2、5(4分)玉米的根冠被切除后约5天即可再生出完整的新根冠。但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却不能再生根冠。其理由最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A根冠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成分有关B根冠的形成与光周期有关C根冠的形成与昼夜温差有关D根冠的形成与重力有关1D点拨:本题是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题目,重在考查植物根的向地性。植物在地球上根具有向地性,地球和太空上的物体,最大差别是有无重力现象,在太空
27、中无重力影响处于失重状态,故答案为D,本题对综合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备考2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2(4分)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麇鹿和七只雌麋鹿放生保护区回归大自然经过一年来的追踪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种群B这些麇鹿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显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2B点拨:这是一个与“生物环境”相联系的一个题目。一个新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引起基因频率定向改
28、变的结果。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个生物能存在,就必须要适应环境,即适者生存,但在生活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也可以说,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备考3、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3,7(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不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结构C所有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3C点拨:此题考查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同样具有一定的结构,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所有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一切生物(包括
29、病毒)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并且除病毒等生物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备考4(跨学科渗透题)测试考点67(8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请回答下列有关能源问题:(1)人类所能使用的能量绝大多数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2)人类开发月球已为时不远,科学探测表明,月球土壤中富含3He。其资源总量初步估算达100万500万吨,人类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3He的意义是(3)已知(C6H10O5)n+nH2O3nCO2+3nCH4+能量,请设想出这一反应的实际
30、价值和意义。4(1)条件的重要措施。点拨:光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地球上能利用此能源的唯一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可储存可利用的化学能,其中的化学能又可以以其他形式的能被人类重新利用。根据物理知识,我们可以得知,3He是核聚变的原料,核聚变是清洁、高效的能源,但现在,我们还不能进行冷核聚变,所以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本题从能源角度考查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发展规律。备考5(跨学科渗透题)测试考点2(4分)据报道,南印度洋生活着一种会喷火的鱼遇到敌害时,它能从口中吐出火苗来保护自己。据此回答:(1)鱼的这种特性一般被称为()A遗传性B应激性C变异性D适应性(2)喷射
31、出的火苗极有可能燃烧的是()A硫化物B乙醇C乙醚D磷化物5(1)B(2)D点拨:喷火的鱼遇见敌害会喷火,这是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即时反应,属于应激性。此化合物能在水中点燃,其燃点较低,在硫化物、磷化物、乙醇、乙醚中,磷化物的燃点最低可达40左右。备考6(实际应用题)测试考点2(4分)据报道,我国的野生东北虎不足10只。白鳍豚仅,大熊猫也不过1000只野骆驼只在罗布泊被重新发现,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这些动物没有变异B人类破坏了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C它们对环境变化不能产生应激性D这些动物没有适应性6B点拨:本题重在考查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任何生物都具有应激性、适应性和遗传变异性。野生生物的数量
32、之所以会大量下降这与人类对其环境的破坏是分不开的。人类将其环境破坏之后,由于生物不适应变化的环境,故适应性弱的个体将被淘汰。备考7(实际应用题)测试考点2(9分)如图1一l-2所示为在太空中飞翔的航天飞机内水平放置的一株植物,在植物所处暗室的右下角开一小孔,让光线从小孔处射人暗室。请分析:(1)该植物的茎的生长方向是,原因是(2)该植物根的生长方向(填“一定”或“不一定”)弯向地心。7(1)弯向小孔光源;植物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同时在失重状态下,植物的茎失去背地生长的特性(即茎不向上弯曲生长),所以该植物弯向小孔光源方向生长(2)不一定点拨:在太空航天飞机上的植物仍然具有向光性,因为光线并不
33、因为失去地心引力而丧失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所以该植物仍然向光生长。同时,在太空航天飞机上的植物处在失重状态,所以其茎失去背地性。综合来看,该植物的茎的生长方向是弯向小孔光源;同理,该植物的根也处于失重状态,其内部生长素分布不受重力影响,根生长失去向地性。备考8(探究性实验题)测试考点2(7分)夏末秋初时节,当人们到野外郊游散步时,可见到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体色的蝗虫,有的是草绿色,有的是黄褐色的它们的不同体色皆可称为保护色,它能使蝗虫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蝗虫的生存。请你利用这两种蝗虫为实验材料及其他的辅助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保护色对生物体的作用(其他材料和用具:家鸡,
34、捕虫网,绿色草地,枯黄草地可移动的简易塑料大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结果。8解:实验步骤:(1)用捕虫网在野外捕捉草绿色蝗虫和黄褐色蝗虫棚移至绿色草地上,在其中较均匀地放入两种蝗虫各100只,然后放入5只家鸡,观察鸡的捕食情况。(3)当蝗虫的半数被食时,赶走鸡群,捕捉并清点两种蝗虫的数目。结果:绿色蝗虫数多于黄色蝗虫数。(4)将塑料大棚移至枯黄草地上,在其中较均匀地放入两种蝗虫各100只,然后放入5只家鸡,观察鸡的捕食情况。(5)当蝗虫约半数被食时,赶走鸡群,捕捉并清点两种蝗虫的数目。结果:黄色蝗虫数多于绿色蝗虫数。点拨:本题从保护色角度,考查了生物的适应性。对此题的解答应注重对材料、用具的合理
35、使用,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准确预测,对照的合理设置等。备考9(巧题妙解)测试考点2、4(4分)18世纪,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对植物开花时间作了很多观察和研究,并在自己的花园里培植了一座有趣的“花钟”,如表1-1-1所示。决定表中各种花按时开放的原因是()表l-1-1花种开花大致时间花种开花大致时间花种开花大致时间蛇床花黎明三点牵牛花黎明四点野蔷薇黎明五点龙葵花清晨六点芍药花清晨七点半支莲上午十点鹅鸟菜中午十二点万寿菊下午三点紫茉莉下午五点烟草花晚上七点昙花晚上九点A应激性特征B适应性特征C遗传性特征D变异性特征9C点拨:本题重在考查应激性、适应性等生物特征。植物的开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由题干条件
36、可知,影响植物开花的外界因素为光照,这是典型的感性运动,为应激性。生物的任一特性都受遗传性的控制,故答案为C,本题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备考10(开放题)测试考点6、7(12分)以下为某同学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有关科技发展的部分信息:目前已研制出抵抗黄杆菌的转基因水稻。因为每年黄杆菌要吞食全世界谷物的5lO以上。有些地区高达50。人工构建抗黄杆菌基因导入高产、优质、不抗病的小麦品种之中,在世界上首次获得抗病毒转基因小麦植株。已成功育成转基因大豆。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毒甜椒、转基因马铃薯和番茄;废气和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几乎都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底物,故可用微生物进行废物的控制和处理,称为
37、生物整治。在生物过滤器及滴滤器中,填充的材料表面生长有很多微生物群落形成结构复杂的“生物膜”,当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废物流经其中时污染物就被微生物降解了。该法的使用已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研究”选育的超级杂交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获大面积推广,亩产700公斤;美国培育的基因工程“超级菌”几小时便可以降解掉自然菌种需一年才能降解完的水上浮油。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生物科学发展的方向,将材料序号进行归类。(2)根据你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信息,再举l2个有关生物科学发展实例。10解:(1)微观方向:、;宏观方向:一(2)此题为开放性答案,只要是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的实例即可,例如:抗虫棉的培育成功;具有人耳的小白鼠在我国成功培育,解决了人体器官克隆的载体问题;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等实例。点拨:现代生物科学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微观方向,一是宏观方向。微观方向主要是研究生物分子,宏观方向则是研究解决生态学的问题,即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间的关系。材料、都着重谈微观方向,分子角度的研究成果。材料注重微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如何合理利用这种关系使之为人类服务。.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