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681.50KB ,
资源ID:68090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090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1、单元综合测评(四)(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据此回答13题。地点人口密度(人/km2)与震中的距离(km)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人)X2005.8上午10:257.48Y5002.5凌晨4:007.11 8201.从表中资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出来()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2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可能原因,从以上资料中看不出的是()AY地地质脆弱BY地人口密度大CY地离震中近DY地地震发生在凌晨3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

2、害是()A洪涝、海啸 B滑坡、崩塌C台风、火灾 D泥石流、寒潮1.A2.A3.B第1题,表中有震级、震中距等相关资料,可以明确判断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和是否位于震中,但是没有震源深度的详细信息,不能明确判断出两地的震源深度。第2题,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B、C、D项,但无法看出该地地质脆弱。第3题,洪涝、海啸为水文灾害,台风、寒潮为气象灾害。旱涝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某年3月初至5月底,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进入6月,出现强降水天气,旱涝急转,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据此回答45题。4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A人工降雨效果明显B

3、三峡大坝放水影响C大气环流变化显著D受西南季风的强烈影响5下列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打机井A BC D4.C5.A第4题,旱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排除A、B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排除D项;旱涝急转,是大气环流变化显著的结果,故C项正确。第5题,打机井只可以抗旱;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修建水库可调节径流;退耕还湖可调蓄洪水和灌溉农田,故A项正确。读下图,回答67题。6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地势低洼,曲流多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众多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BCD7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

4、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6.A7.B第6题,图示地区是我国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可看出,荆江河段“九曲回肠”,该河段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该河段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第7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属于生态措施。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据此完成89题。8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战胜自然灾害杜绝自然灾害减轻灾害发生的损失ABCD9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

5、须统一行动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8.C9.B第8题,减灾防灾的核心在于“减”,就是在观念上强调减少灾害,减轻灾情,而不是“战胜自然灾害”“杜绝自然灾害”。第9题,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应对灾害时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面对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分工协作的方式,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就是避免各自为战,集中抗灾力量,克服重大灾情。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有()训练爬高能力预

6、备钢制家具听汛期天气预报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学会游泳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A BC D11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C划船去救人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10.B11.D钢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适宜防洪;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台风是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我国气象局采取多种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监测和预报。据此回答1214题。12判断台风的生成地点,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13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及可能的登陆地点,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

7、地球14确定台风过境产生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A BC D12.A13.C14.A第12题,判断台风的生成地点需要通过分析气象图,遥感技术可提供气象图和对其进行空间监测。第13题,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及登陆地点,需要处理相关的信息,故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第14题,确定灾害的影响范围,既需要获取资料,也需要分析相关信息,故可利用的技术主要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二、综合题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山东烟台、威海背山面海,冬天有着不逊于东北的降雪量,是中国著名雪窝,也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2021年1月67日,第一波寒潮“裹

8、挟”大雪降临山东半岛烟台、威海两市,降雪使城市建筑、街道一片雪白,部分地区已出现暴雪。下图示意山东地理位置。(1)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的原因是什么?(2)交通部门收到暴风雪天气预警后应做哪些应急准备工作?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雪窝”指烟台、威海地区冬季降雪量大。降水形成需要具备充足的水汽和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两个条件。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烟台、威海背山面海,北临渤海,南邻山东丘陵,偏北风经过渤海后挟带大量水汽,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该区域冬季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第(2)题,交通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提前做好旅客疏散;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指挥船舶到避风场所避风;

9、做好航空线路的调度与机场管理工作等。答案(1)原因: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经过渤海后,挟带大量水汽,在胶东半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水,使该地区冬季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2)措施:提前做好旅客疏散;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指挥船舶到避风场所避风;做好航空线路的调度与机场管理工作。16(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末)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下图是2018年该国5级以上地震震中位置图。据此回答问题。(1)分析印度尼西亚多地震、火山的原因。(2)除地震、火山喷发外,印度尼西亚还多泥石流灾害,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危害。(3)说明防御地震、泥石流、海啸灾害的共同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板块

10、构造学说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接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第(2)题,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降水多、地形坡度大、植被破坏严重等。结合印度尼西亚的地理条件和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地势起伏大,岩石破碎,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埋没农田,造成经济财产损失;同时会造成生态破坏;引发次生灾害。第(3)题,从预防角度看,早知道、早预防,即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监测预报体系;从政府管理角度看,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从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角度看,要加强宣传。答案(1)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接处,地壳运动活跃。(2)原因:地势起伏大;岩石破碎;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危害:人员伤亡;经济财产损失;生态破坏;破坏基础设施;引发次生灾害。(3)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监测预报体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