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洋流【基础巩固】读全球洋流模式图,完成13题。1.下列洋流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是()A. B.C. D.2.假设该图表示太平洋,则图中对我国的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洋流是()A. B. C. D.3.假设该图表示大西洋,则两支洋流交汇处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A.秘鲁渔场 B.北海渔场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解析:第1题,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洋流主要包括由信风形成的赤道暖流和由西风形成的西风漂流,图中所表示的数码是。第2题,太平洋中对我国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洋流主要是日本暖流,即。第3题,若图示在大西洋,则为拉布拉多寒流,为墨西哥湾暖流,两支洋流交汇处形成纽芬兰渔场。答案:1.B2.B3.D下
2、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风带的盛行风向,L表示纬线。读图,完成45题。4.该海域所处半球和洋流的流向可能是()A.北半球、逆时针 B.南半球、逆时针C.北半球、顺时针 D.南半球、顺时针5.若该海域为北印度洋,则图示季节会出现的现象是()A.上海盛行西北风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C.印度盛行东北风D.广东沿海地区可能受台风影响解析:第4题,图中风向向右偏转,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结合风带分布示意图,进一步判断该风带为西风带,图中环流为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联系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第5题,由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知,北印度洋正处于夏季,此时上海盛行东南风,
3、亚洲低压势力强盛,印度盛行西南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能会受到台风影响。答案:4.C5.D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线用了37天。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线仅用了20天。我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沿图中线航行,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早了半个多世纪。据此完成67题。6.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A.第一次航程长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解析:第6题,冬季我国盛
4、行偏北风,向南航行顺风顺水;冬季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往西航行顺风顺水。第7题,与沿航线航行相比,沿航线航行可以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速度加快。答案:6.D7.D读大西洋局部海域示意图,完成89题。8.甲洋流由赤道南侧流向赤道北侧是()A.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而形成的B.受海陆分布的影响C.由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流入海洋而形成D.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9.乙地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B.地处低纬度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地处低纬度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汽易冷凝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水汽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解析:第8题,甲为南赤道
5、暖流,在巴西东部受陆地阻挡,大部分穿过赤道向北流,与北赤道暖流合并,形成强大的墨西哥湾暖流。第9题,乙地有本格拉寒流流经,与暖湿空气相遇,形成海雾。答案:8.B9.C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完成1011题。10.此时天津的盛行风为()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11.下列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C.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解析:第10题,上升流一般是离岸风因素形成的。图示该地位于10N附近、非洲东海岸,是受夏季的西南风作用而成。此时天津为夏季,盛行东南风
6、。第11题,该地夏季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在东北风作用下无上升流,渔业资源较少。故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上升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答案:10.A11.B【拓展提高】图中M为纬线,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数码表示洋流。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所示可能是()A.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大洋环流B.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C.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D.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13.该海域()A.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B.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C.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D.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解析:第12题,据题意,M处常年盛行西北风,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M应位于
7、南半球的西风带,所以,图中的洋流系统应位于南半球。第13题,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它的形成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有关;洋流为暖流,向南流,该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洋流为西风漂流,其性质属于寒流;洋流为寒流,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答案:12.D13.B下图示意汉朝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当时航海完全要借助风力和洋流。据此完成1415题。14.当时,商船从徐闻去天竺,出发的季节大多选择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当时,商船从天竺返回我国多选择在56月出发而避开78月,这主要是为了()A.避开多雨季节 B.避开大风浪期C.避开伏旱天气 D.借助风力和洋流解析:第14题,图示为汉朝时期中
8、国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当时航海完全要借助风力和洋流,商船从徐闻去天竺,出发的季节大多选择在冬季,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前去大部分路程顺风顺水,节省时间。第15题,商船返回我国时会经过西北太平洋海域,78月为该海域热带气旋(台风)多发季节,并且此时夏季风势力强,海面风浪大,不利于航行。答案:14.D15.B【挑战创新】16.洋流对地理环境有深远的影响。下图为某区域略图,其中两海域均形成了大面积的渔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正确标注甲、乙、丙、丁四支洋流的流向,并分析处渔场形成的条件。(2)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角度,分析渔场捕
9、捞作业的天气条件。(3)简要说明丙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中甲洋流是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乙洋流是千岛寒流,自北向南流;丙洋流是阿拉斯加暖流,自南向北流;丁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处是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冷暖海水交汇发生扰动将下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第(2)题,冬半年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不利于捕捞;夏半年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海面风浪小,有利于捕捞。第(3)题,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增温增湿。答案:(1)甲洋流(日本暖流)与乙洋流(千岛寒流)交汇,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2)冬半年受西风带影响,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不利于捕捞;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有利于捕捞。(3)丙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