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928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一)一、选择题读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图,回答12题。1如果以距海岸线超过200千米为内陆,则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是()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 D欧洲2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小的原因是()A热带大陆,终年气候炎热B高原大陆,且地势起伏小C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D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1A2C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大洋洲居住在距海岸200千米之内的人口占洲总人口的95%以上,这在各大洲中比例是最大的。第2题,据图可知,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只占洲总面积的约18%,这和非洲大陆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有关。下图是我国基于密

2、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显示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4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3B4A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300人/平方千米的区域。第4题,K地区面积较小但人口密度大,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较小,应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主要迁出国数量(万人/年)主要迁入国数量(万人/

3、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6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越的自然环境5B6B第5题,通过分析可知,表格中左右两栏分别为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根据已有知识可判断人口迁出国均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国均为发达国家。迁入国中只有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其他均位于北半球;从表中国家分布看,人口迁移并不仅仅是从西

4、半球向东半球迁移;表中的人口迁出国均为沿海国家。第6题,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主要是为了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几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的“候鸟老人”数量出现随季节而大幅度变化的现象。据此完成79题。7材料中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文化因素C气候因素 D婚姻家庭因素8三亚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季节,可能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9“候鸟老人”现象可能对三亚产生的影响是()A促进玩具销售业的繁荣 B妨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加快房屋价格上涨D造成劳动适龄人口不足

5、7C8D9C第7题,冬季,北方气候寒冷,“候鸟老人”迁往三亚,因此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第8题,冬季我国北方气候寒冷,而三亚纬度低,冬季气候温暖,更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和健康,来三亚过冬的老人多。第9题,老年人口增多,老人健康医疗市场增大,可能会带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口增多对玩具销售影响不大,也不会影响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但可能会影响到房屋的供求关系,导致房屋价格上涨加快。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

6、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011题。10以上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类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11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10C11C根据材料中前后对比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差距很大,其主要是由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主要是为了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人口政策,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四个国家196

7、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12该图上用于表示人口数量分布的方法是()A点值法B等值线法C分级统计图法 D图形统计法13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小B美国人口增速最快,增长量最大C印度人口总量最大,增速最快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小,增速最快14上述四个国家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A沙特阿拉伯B美国C德国 D印度12A13C14A第12题,该图上用于表示人口数量分布的方法是点值法。第13题,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印度,人口增长量最小的是德国,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印度。第14题,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最小。

8、二、非选择题15读我国人口分布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面积比例人口比例人口密度东部地区36%96%222人/km2西部地区64%4%9人/km2(1)黑河、腾冲分属哪两个省级行政区_、_。(写简称)(2)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_。(3)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入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这一现状存在的合理性。(4)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影响环境容量的问题? 解析本题要求从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入手分析人口分布特征的产生。人口分布受自然、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所能容

9、纳的最大人口数,它主要受资源、科技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制约。答案(1)黑滇(云)(2)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3)我国东部地区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交通方便,科技水平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可养育的人口多;而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水平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可养育的人口少。所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合理的。(4)注意保护环境,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注意保护资源,不要盲目开采资源,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统筹考虑西部资源、劳动力与东部资本、技术的结合方式,在东部技术、资本西移的同时,可以考虑西部部分

10、劳动力、人口的东迁,以减轻西部人口对环境的压力。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5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人口大

11、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原因主要有哪些?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因素。答案(1)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3)增多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