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造地貌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内容反映的是()A.断层B.地垒C.地堑D.褶皱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地形是谷地,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是背斜构造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是背斜构造【解析】1选D,2选C。第1题,图中岩层弯曲变形,属于褶皱。岩层没有发生断裂位移,不是断层。第2题,图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其顶部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属于背斜谷。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3、4题。3.该地
2、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4.下列地形与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C.华山 D.富士山【解析】3选C,4选C。第3题,图中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原为同一岩层,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岩层之间出现断裂并有错动,说明该地地质构造为断层。第4题,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位置出现了相对上升,在断层构造中相对上升的岩体会发育成山岭或高地。选项中只有华山的形成与岩体相对上升有关。(2020哈尔滨高二检测)“海底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
3、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下图为海底黑烟囱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形成“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C.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 D.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6.根据海底黑烟囱的形成原理,可推测“海底黑烟囱”主要分布在()大洋内部 大洋边缘 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板块消亡边界附近A.B. C. D.【解析】5选A,6选A。第5题,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材料内容,此过程没有变质作用;地壳运动使得岩石圈中的岩石出现裂隙。根据图中的地幔顶部附近是1 200,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上升,产生岩浆
4、活动。所以图中的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此过程没有外力作用的参与,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海底黑烟囱。第6题,结合图可以看出板块在向两边张裂,应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同时也可以看出位于大洋的内部。(2020苏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关于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正确的是()A.晚于 B.晚于 C.晚于 D.晚于8.有关a、b、c、d地地貌特征及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地为背斜山,受外力作用常常会形成谷地B.图中b地为火山,地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C.图中c地为河谷,河流水量大,可建坝发电D.图中d地山高谷深,地表河网密布【解析】
5、7选C,8选A。第7题,据图可知,地层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岩层位于岩层之上, 早于形成;位于之下,下层的岩层早于上层;从图可知,是岩浆喷发冷却凝固而成的岩浆岩,该岩层形成后,外力沉积形成,后来岩浆再次喷发,喷出地表,穿透,说明晚于;早于形成。第8题,由图可知,图中a地为背斜山,由于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图中b地为火山,地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图中c地为河谷,河流水量大,但由于是断裂带,不可建坝发电;图中d地是喀斯特地形,难以储存地表水,下渗多,地下河广布。下图为“某地区公路、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山区公路选线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6、土壤类型 B.地形地质 C.河流流向 D.距海远近10.影响图中聚落布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位于平原 位于山地 交通便利 临河、临海A. B. C. D.【解析】9选B,10选C。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属于沿海的山区,在山区修建公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地形地质,应避开陡坡,呈“之”字形延伸,并尽可能多的经过聚落和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该地区属于山区,地形对公路线的建设限制很大,在山区修建公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地形地质。第10题,图中聚落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带,沿河、沿海、沿公路分布。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回答下
7、列问题。(20分)(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C地的地质构造与我国某些名山的地质构造非常相似。试列举两个,并简述其成因。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上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的形成原因。 (4)D处地下可能有哪些能源?【解析】第(1)题,火山、地震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形式。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第(2)题,图中C地为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断块山;庐山、华山、泰山等与其相似。第(3)题,图中B为向斜山,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
8、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形成山岭。第(4)题,背斜有利于储存油气资源。答案:(1)A区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2)庐山、华山、泰山等。(任选两个即可) 成因:地壳运动强烈,形成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3)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4)石油、天然气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020唐山高一检测)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12.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13.下列关于图
9、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山B.甲处适合选做水库坝址C.开凿隧道适合选乙处D.地壳最不稳定的是丁处【解析】12选C,13选C。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背斜山,故属于倒置地形的是乙和丙。第13题,根据图中岩层弯曲方向,可判断出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山;甲处为断层,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乙为背斜,适合开凿隧道;地壳最不稳定的是甲处。(2020杭州高二检测)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该固定位置被称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
10、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读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完成14、15题。14.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A.处附近 B.处附近C.处附近 D.处附近15.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东南再往正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解析】14选D,15选D。第14题,根据材料,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根据图中岛链的形成年代,距今时间最短的,应该就是“热点”,由此推测“热点”位于图中的处附近;其他三处板块已经移动过,不是热点。第15题,因“热点”在处
11、,最年轻的岛屿是最靠近“热点”的。因“热点”的位置可以看成是固定的,而板块是在移动的,所以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远离“热点”,所以从20移动到180处就是板块的移动方向。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分布呈南北排列,且最早形成的那个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后面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的板块移动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二、非选择题(共10分)16.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1)图中A、B、C、D四地,属于背斜的是_,属于向斜的是_,属于断层的是_。(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运动造成的。(3)图
12、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_。(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D四地应选择_地。(5)如果E岩层是透水层,该地区也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那么该地区是否有石油的储藏?如果有,是A、B、C、D四地中的何地?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可判断B、D是背斜,C是向斜,A处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是断层。第(2)题,褶皱构造是由地壳的水平挤压运动造成的。第(3)题,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第(4)题,隧道选择在背斜处,B、D相比,B处穿一个岩层,D处要打穿两个岩层,而且D两侧都有断层,所以B处更合适。第(5)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处背斜含水层已被侵蚀,D处背斜含水层出露地表,无法保存石油。答案:(1)B、DCA(2)水平(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4)B(5)没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处背斜含水层已被侵蚀掉,D处背斜含水层出露地表,无法储藏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