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据所学知,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答案:B2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38克一两的白银在1887年值1.2块鹰洋,但在15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战争赔款剧增C鸦片走私严重 D八国联军攻占
2、北京解析: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通过辛丑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所以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答案:D3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录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下面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废除科举制解析:据所学知,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答案:B4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
3、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C项符合题意。答案:C5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A康熙帝 B乾隆帝C光绪帝 D宣统帝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
4、这位皇帝亲政之时年富力强、志向远大、引新进小臣改革等可看出,这位皇帝是光绪帝,C项正确。答案:C6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康、梁等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日本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材料表明()A顽固势力遭到维新派的阻挠B戊戌变法因阻碍社会发展遭反对C顽固势力竭力破坏维新变法D顽固势力担心维新派获取政权解析:材料中御史杨崇伊的上书大肆诋毁维新派,恳请慈禧太后训政,这实质上反映了封建顽固势力对戊戌变法运动的破坏。答案:C7“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
5、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解析:A项“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描述的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B项瑷珲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C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这样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题意相符;D项
6、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这与题干描述情景不符。答案:C8“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项。答案:D9“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解析:抓住材料中“紫禁城”“寇兵分国占据”“日人”等信息,即可判断出这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C项。答案:C10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A鸦片战争中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现象是在签订辛丑条约、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之后出现的,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11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
8、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解答本题可从“光绪二十七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突破。根据所学可知,列强攻占北京的侵华战争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处于咸丰帝时期,排除;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是1901年,故D项正确。答案:D12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
9、运动()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愿意也不屑于看西洋”可知,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排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没有认清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
10、,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对比材料一、二的有效信息,从改革的目的、内容等方面归纳光绪帝和康有为二人认识的相同之处。第(2)问,阅读材料,从康有为与光绪帝的阶级立场、改革的目的等方面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1、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
12、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三个战役的名称。(3)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指出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4)由材料四可以看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黄海、辽东、威海卫战役。(3)主要不同:两国近代化海军的出场与角逐。(4)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