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868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水平1、2限时15分钟分值 30分战报得分_一、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后设立了内阁。 ()提示:明太祖废除宰相,明成祖设立内阁。2.明朝中期,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成为宰相。 ()提示:虽然明朝中期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但不是宰相。【深化点拨】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辅助皇帝处理朝政,各地和大臣上报的奏章经过内阁的筛选和批注,并由此分级,再呈报皇帝批阅票拟和批红。3.明朝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提示: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没有给明朝带来经济效益

2、,反而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4.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 ()5.明朝时期,明、蒙始终处于战争状态。()提示:明朝前中期与瓦剌和鞑靼有战争,但到明末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题组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举措是 ()A.建立三省六部制B.推行郡县制C.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为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了丞相制度,故选C;三省六部制建立于隋朝,排除A;郡县制全面推行于秦朝,排除B;军机处设立于清朝,排除D。2.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

3、,皆用翰林院印”。这说明明代内阁 ()A.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B.阁臣权力有限C.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D.深受皇权控制【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没有自己的印章,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答案为A;材料体现不出内阁大臣的权力大小,B错误;材料与办事效率无关,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内阁与皇权之间的关系,D错误。题组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3.“(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C.东渡日本 D.七下西洋【解析】选D。根据材料“(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年

4、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遣郑和下西洋,D正确;出使西域是陆路行为,A错误;玄奘西游天竺是在唐朝,B错误;鉴真东渡日本是在唐朝,时间不符,C错误。【深化点拨】明朝统治者对郑和下西洋态度的变化及原因态度:由支持“下西洋”到停止航海活动。原因: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腐朽;统治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郑和下西洋不是经济的需要,只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缺乏生命力。郑和下西洋的中止也反映了明朝国力衰退。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抗倭名将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位抗倭名将是 ()A.岳飞B.戚继光C.郑和D

5、.王安石【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将领,B正确;岳飞是抗金名将,A错误;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不是抗击倭寇的名将,C错误;王安石并未抗倭,D错误。5.“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三百年”前,致使澳门被强占而离开“母亲”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C.葡萄牙 D.西班牙【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一直到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主权,C符合题意。题组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6.“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

6、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材料所指的防御对象是()A.匈奴 B.倭寇C.蒙古 D.女真族【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修筑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长城,为的是防御蒙古贵族南扰,C正确;匈奴是战国到秦汉时期要防御的对象,A错误;倭寇主要活动在东南沿海一带,不是明长城要防御的对象,B错误;活动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是长城要防御的对象,D错误。7.明朝皇帝崇祯命后宫嫔妃自杀,哀叹女儿“汝何故生于帝王家!”并亲手将其砍杀,然后逃亡煤山自缢。出现这一幕的背景是()A.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大金政权B.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C.清军歼灭南明残余势力D.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解析】选D。1644年

7、,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故D正确;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汗建立大金政权,排除A;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排除B;清军入关后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逐步歼灭南明残余势力,排除C。三、非选择题(共11分)题组四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洪武十七年(1384年),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 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 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废除宰相制度产生的影响

8、。(7分)(2)为解决材料二的问题,明朝又成立了什么机构?(4分)【解析】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可判断是明朝废除了宰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然后依据材料二归纳宰相制度废除产生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立的机构是内阁。答案:(1)影响: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大大加强;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机构:内阁。水平2、3限时30分钟分值 50分战报得分_一、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胡惟庸之事,对沿袭千年的传统君主专制政治架构的核心部位作出重大修改。这里的“修改”是指 ()A.恢复三省制B.完善科举制

9、C.废除宰相制D.确立内阁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以胡惟庸案为借口正式下令罢除宰相职位,因此材料中“修改”指的是废除宰相制度,C正确。2.明代规定:凡内廷下达的诏旨以及经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的奏章,必须先抄送给监察部门的给事中,若内容有不恰当的,给事中则要求相应部门进行改正。此规定旨在 ()A.削弱内阁权力B.加强皇权专制C.防止篡改诏令D.避免决策失误【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给事中作为监察部门,起着对诏令的复查作用,这实际是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故D正确;材料并不涉及削弱内阁权力,排除A;材料中的给事中可以

10、驳回皇帝的诏令,说明对皇权也起着制约作用,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对诏令内容是否恰当的监察,与诏令是否被篡改无关,排除C。【特别提醒】宰相、内阁、军机处的区别宰相位高权重,其存在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内阁属于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3.唐代宦官是天子家族中有影响力的一员。但到了明代宦官在得到天子恩宠时拥有权力,恩宠衰退时势力亦随之全失。这一变化说明了 ()A.宦官冲击着官僚政治B.三省六部制权力的衰弱C.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D.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选D。明朝时期,皇帝的恩宠决定宦官权力的大小,说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选D;宦官

11、不是正规的官员,无法体现宦官对官僚政治的冲击,排除A;明代没有实施三省六部制,排除B;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4.(2021德州高一检测)有人认为,明太祖时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必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明朝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相权过度膨胀,危及君主权威B.以相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难以承担加强中央集权的重任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历代君主执政的必然准则D.封建制度衰落,皇权受到更多冲击和挑战【解析】选D。根据材料“是君主专制加强的必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制度衰落,D

12、正确;相权过度膨胀是明初皇权加强的直接原因,A错误;B不能反映明朝君权膨胀的本质问题;C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5.(2021北京高一检测)有学者称赞某个历史人物的作为:“廓清了东西方海上交通道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完成了中国对外交往从陆路向海路的重大转折”“增进了当时中国对外国的了解”“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他赞扬的应是 ()A.玄奘B.戚继光C.郑和D.张骞【解析】选C。根据材料“东西方海上交通道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完成了中国对外交往从陆路向海路的重大转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对国外的了解,C正确

13、;玄奘走的是陆路,排除A;戚继光主要成就是抗倭,排除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陆路交通,排除D。6.“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的是()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的高超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转型作用巨大【解析】选C。根据“是因为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进行的是政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其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C正确;朝贡贸易不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增加收入,排除A;B与主旨无关,排除

14、;郑和下西洋进行的是政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对社会转型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排除D。7.某一电影主题曲:“万众一心兮,泰山可撼。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俺答汗与明和议D.岳飞抗金【解析】选B。根据材料“倭奴”可知,这一事件与日本有关,是指明朝戚继光抗倭,B正确;郑和下西洋和“杀尽倭奴”无关,排除A;俺答汗与明和议与日本无关,排除C;岳飞抗金与日本无关,排除D。8.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1514年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海澳”(今香港新界)1521年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

15、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1543年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到处骚扰,明将统兵前往剿捕,反遭败绩 A.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C.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可知,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导致了明朝海禁政策的推行。由此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故A正确。9.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 ()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进犯B.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C.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解

16、析】选D。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部边境的和平安定局面,其原因是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故D正确;A与明后期的史实不符,B属于明前期,长城的修缮并未达到阻止蒙古骑兵南下的目的,排除A、B、C。10.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元代蒙古人也广泛接受它,明代汉族地区人民也颇为接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还专门记载了酥油茶的制作方法。这表明当时 ()A.西藏开始纳入国家政治版图B.北方茶文化影响力日益超过南方C.跨区域间长途贸易日益普遍D.少数民族习俗丰富汉族饮食生活【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后来逐渐被蒙古族和汉族等人民接受,汉族的饮食生活得到丰富,故D正确

17、;A错误,西藏开始纳入国家政治版图是在元朝,但与材料信息无关;B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南北方茶文化的影响力;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跨区域长途贸易的内容。11.明成祖永乐年间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解析】选B。奴儿干都司是地方军政机构,设立于东北边地,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东北边疆的管理,B正确;奴儿干都司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排除A;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奴儿干都司的设置有

18、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排除D。【拓展延伸】明代边疆的治理边疆地区的含义:王朝统治较为边远的,薄弱的地区或地带。边疆治理理论:因俗制夷,羁縻政策。12.下列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处的建立者是 () A.赵匡胤B.朱元璋C.皇太极D.忽必烈【解析】选C。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大清,故C符合题意;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故A错误;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故B错误;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故D错误。13.“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

19、军胜利开进北京城。”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解析】选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此内容反映的事件是李自成起义。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接着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

20、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摘编自万历十五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16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解析】第(1)题“政治形态”可根据设

21、问中的时间提示“明朝中后期”结合所学回答;第(2)题“重要原因”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万历皇帝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作答。答案:(1)形态: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2)原因: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水平1至4限时10分钟分值 15分战报得分_1.(3分)(社会情境)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22、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解析】选A。依据题干信息“明朝末年催征如故”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2.(12分)(开放式命题)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卜宪群中国通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自选角度,评述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要求:表

23、述成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根据材料叙述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早于新航路开辟将近一个世纪,被称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结合所学知识与新航路开辟相比较,从当时的科学发展给郑和远航提供条件,郑和远航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可以得出一个观点:郑和下西洋的价值影响。论述这个观点时首先从航行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造船技术高超、应用指南针航海技术等方面分析,充分展现了中国明朝的实力,也是人们智慧的展现;其次体现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带去的丝绸和瓷器最受各地人们的喜爱;船队返航时,许

24、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随船队前来访问中国。郑和下西洋为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作出了卓越贡献。最后分析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开放与包容、锐意探索与和平奋斗,铸造了民族的国运昌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闭、夜郎自大,则会断送民族的生机。答案:等级及得分评分标准一等(10-12分)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阐述明确,逻辑严密二等(6-9分) 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0-5分) 有观点,运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或没有,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微点拨(1)素养考查:体现唯物史观,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明末农民起义发生。(2)关键信息:“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官府不顾民众死活”等引发农民起义。微点拨(1)非选择性试题选材特点:呈现主观化倾向。(2)设问方式:体现新高考开放式命题的特点。(3)解题思路:选取角度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分析问题提出独立观点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