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28 学案 28“综合”型主观题的思维建模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等等。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例 1 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杭州不是第一个,但把发放目标锁定在老人和孩子身上,杭州还是第一家。“定下这样的发放对象,市委、市政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次发放消费券,更希望把纳税人的钱用在刀刃上,把一分钱花出两分钱,甚至更多的效应。”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
2、平曾说:“首先,希望1 亿元消费券能拉动消费。当前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这又导致员工下岗,下岗后收入少了,又减少消费,恶性循环不断。现在,通过发放消费券形式,从源头上鼓励大家消费;二是为提高市民生活品质,金融危机下,杭州会更关注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三是关爱为杭州作出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消费券发放对象中包括中小学生,在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将享受同等待遇。”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市委、市政府特别关注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的认识。试做 答案
3、党(市委)(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4)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市政府(1)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应建设服务型政府。(2)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3)政府应自觉贯彻落实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4)政府应积极履行国家职能(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等)。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第一步:“是什么”即要解决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是什么。第二步:“为什么”主要分析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产生的原因。第三步:“怎么样”主要是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做出评价,如结果怎样、有何意义、作用如何、有何影响等。第四步:
5、“怎么办”即要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提出对策、措施、方法、建议或表明态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设问都要分成四个问题,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三个甚至两个,我们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失分警示“认识”类设问如果理顺了思路,解题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找不到思路,则答起来难度就会很大。不少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恰恰容易忽视题型,盲目答题,从而缺少思路,乱答一气。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重视设问类型,只有明确设问类型,才能明确答题思路。避免片面认识,只认识某一点。七、认识(评价)类主观
6、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1.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可见,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更是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时代。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答案(1)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
7、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春秋时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对今天还仍深刻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要正确对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思想,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今天我们要摒弃“不患寡”的思想,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要继承“患不均”的思想,通过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和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当然也不能犯平均主义的错误。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八、辨析类主观题辨析题要求学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
8、、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例 2(2012福建文综)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试做 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9、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解析 解题时,首先必须明确评析题的一般解题技巧与方法(三步骤:肯定合理,分析原因;修正错误,补充不足,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正确说法、做法)。其次是明确题目限定:知识限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材料限定结合材料。因此答题时,先要肯定合理,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什么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涉及的知识点有市场调节、竞争机制与企业、社会发展;其次要补充不足,企业是否只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还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涉及的知识点有规范市场秩序和实现共同富裕。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观点是不科学的。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
10、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答案(1)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竞争的需要,是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诚实守信,支持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具体步骤有四个。(1)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2)分析必然点
11、。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及怎样才是正确的。(3)展开讨论点。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不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有正确的成分等。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失分警示 辨析题近年来多为评析题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题型,也是学生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要准确回答这种题目,首先就要精审题意,确定辨析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题目的具体特点,
12、一点一点地辨,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分析,这是准确回答辨析题的前提。(4)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2.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上,国内消费市场不给力,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为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近年来一直都在不断地推出各种有利于振兴内需的政策措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很有限,与预期的目标尚有不小的距离。据此,有人认为,当前拉动内需的着力点应该放在
13、消费市场之外。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当前拉动内需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消费市场之外”的观点进行评析。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答案 该观点有其合理性。(1)生产决定消费,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方法。(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当前拉动内需的重要着力点。(3)收入和物价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的稳定也是当前着力点。消费对生产具
14、有反作用,所以,消费环境的改善,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的出台仍是当前扩大内需不可忽略的因素。八、辨析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此类题目又称探究与实践题,是以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综合探究题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一是对探究与实践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查;二是对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角度进行考查。两者既可以分开设问,也可以综合起来设问。但一般不会单独对过程进行考查
15、,从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角度进行考查是综合探究题的主体和重点。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按照探究的具体形式可分为:确定研究课题类;选择研究方法类;设计活动方案类;提出建议措施类;列举观点评析类。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例 3(2012江苏单科)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
16、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
17、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18、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导致目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2)针对人们把传统节日当作普通假日来过的现象,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出建议。(3)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试做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19、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观、民主管理、政府职能、市场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等。第(1)问主要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的理解,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主要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两个角度说明。第(2)问主要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主要从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市场作用、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角度,说明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具体措施。第(3)问主要考查创新设计主题活动的能力,主题活动要紧紧围绕端午节,能够弘扬传统文化。九、综合探究类主
20、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农耕社会形成的传统节日文化缺乏现代元素,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生产方式下人们的文化诉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由于价值取向的偏差,致使人们对节日文化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2)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充分发挥财政对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支持作用。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企业开发具有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产品,加强节日文化的传播。城乡基层自治组织通过民主管理,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传承。(3)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
21、为主题的阅读节。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1)选题要具有概括性、创新性、相关性、现实性,要与所提供的背景材料相关,且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课题名称要新颖独特、简明扼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要太长,切入口不要太大,要以小见大。(2)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一般来说,研究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分组、选题、定方案。(同学 35 人一组,围绕某一主题确定子课题,确定研究计划、研究目标、研究手段和方法、预期成果等)第二
22、阶段:搜集文献资料。(通过图书馆、网络、当地报刊杂志等信息渠道,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有效信息)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第三阶段:社会调查。(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参观等形式)第四阶段:统计整理,撰写论文。(对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和整理,得出初步结论,并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形成调查报告)第五阶段:呈现研究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制作等等)(3)必须了解和掌握研究性学习一般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方法简便,节约时间,便于统计)、实地调查法(容易获得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
23、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网上查阅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参观法、走访座谈法、调查研究法等等。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4)做好综合探究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看清角度:综合探究题都有几小问组成,强调综合意味着要注意每一问的知识范围和设问角度。三个联系:联系社会热点、联系背景材料、联系学生实际。回归书本:综合探究题设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但我们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书本知识。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3.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城市化和
24、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工业化推进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到 2011 年底江苏省城市化率已达 61.9%,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已开始向成熟的城市化社会迈进。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关注发展现状同学们了解到,目前江苏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1)结合材料分析江苏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经济影响。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直面发展困境同学们发现,在我国城市
25、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2012 年 1 月 4 日,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区,拓宽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制度渠道,增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积极力量。(2)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共建精神家园当下许多城市都在征集并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以架构起城
26、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撑。城市精神要真正走出“千城一面”,凸显丰富个性,并同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感受和期盼相契合,实现守与变、静与动的统一,就必须找到城市精神的“根”。同学们呼吁,积极参与“寻找城市精神之根”活动,并为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出谋划策。(3)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示例完成相关内容。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寻找城市精神之“根”示例:根在传统。打造城市精神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当地文化传统土壤中挖掘其内涵。根在_。打造城市精神必须:_。根在_。打造城市精神必须:_。答案(1
27、)积极影响:有利于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推动扩大内需。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就业,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消极影响: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可能带来: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环境、资源的压力。(或给政府带来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的难度)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2)政治: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民主法治进程还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存在政治法律体制障碍。公民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
28、强。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城乡文化的差异性,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乡村文化深刻地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根在民间(或人民群众的实践)。打造城市精神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根在发展(或创新)。打造城市精神必须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七、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八、辨析类主观题 九、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学案28 归纳总结主观题解题的一般思路1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
29、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解答主观题的一般思路的图示如下:学案28 学案28 2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方向,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目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办”或“综合型”中的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材料决定答题层次要点,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
30、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学案28 3答题要求(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学案28(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