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选择题1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是()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之下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受制于司礼监太监,二者矛盾较深A唐朝尚书省 B元朝中书省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2清史编年中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该谕旨的目的是()A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
2、助皇帝理政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4下图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完善 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5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转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3、。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6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7北宋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并成为主要支付货币。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4、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8明清时期,世界白银产量的近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但当时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海禁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发展工商业C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D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9李贽在焚书中讽刺道学家说:“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言是事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这反映了李贽()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B强调人正当的
5、私欲C认同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D反对遵循仁义道德10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11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2回描写前世姻缘,第23回起重点描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佛教观念影
6、响很大12下图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枝枯,鸟被拉长身子,紧缩成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这种监察权包括“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刺史部就是监察区,一个刺史部包括若干郡国。樊树志著国史概要材料二西汉武帝时开始置司隶校尉,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并扩大职权。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并领一州,权力很大
7、,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东汉全国共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到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摘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名为巡按御史。洪熙元年(1425)又定巡按以八月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力很大,管辖的范围也很广。洪武时,为巡察风纪和处理地方突发事件,派遣亲信、重臣带宪衔出巡,谓之巡抚。永乐以后,由临时差遣向专设过渡,成为固定官职,并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其以监察为主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宣德十年(1435)罢交趾道,始定为十三
8、道(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设),置按察司,设按察使分别掌管地方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违枉者,御史、按察司纠劾。十三道监察御史不仅监察地方,而且还协管两京、两直隶各行政机构,稽察在京大小衙门的各类档案文件,监控范围涉及一切政务。外官(即地方官)三年一次进京朝觐,由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综合考察其为政功过,以定黜陟。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明两代监察制度有何相似之处。(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明两代为例,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
9、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三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庾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荡荡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
10、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材料三在2014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院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古代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今天的丝绸之路建设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促进游客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率先受益。”杨洁篪亚洲国家应增进互信,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中叶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与唐代丝绸之路相比有何不同。(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