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4 ,大小:352.50KB ,
资源ID:67676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67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二生物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A. DNA或RNA B. RNA C. DNA D. 蛋白质【答案】C【解析】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脱氧核糖核酸,C项正确,A、B、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例如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等),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2.在T2噬菌体中,由G、C二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答案】A【解析】T2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因此一种碱基只

2、能组成一种核苷酸,由G、C二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2种,A项正确,B、C、D项错误。3. 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 B. 噬菌体的核糖体 C. 噬菌体基质 D. 细菌的拟核【答案】A【解析】噬菌体外壳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A正确。【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4.同一个体内,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可能是A. 心肌细胞 B. 神经元 C. 白细胞 D. 精子细胞【答案】D【解析】心肌细胞、神经元、白细胞均为体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而来的,其遗传物质相同,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他们分化成不同的细胞,故A、B、C项不符合题意;精子是生殖细胞

3、,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遗传物质也减少一半。因为精子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而减数分裂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是等位基因,所以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D项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分,掌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 已知一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的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 的值()A. 能 B. 不能C. 只能知道(A+C):(T+G)的值 D. 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是双链结构,碱基对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在双链DNA分子中

4、AT,GC,所以(A+C)(T+G)11;设该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的对数是a,腺嘌呤数为b,则腺嘌呤的碱基含量与胸腺嘧啶的碱基含量相等都是b,胞嘧啶和鸟嘌呤的碱基含量相等,都是ab。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相关的碱基比例的推算,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掌握碱基数量计算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6.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株)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株)细菌使小鼠得肺炎而死亡。下列哪一项叙述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 用S株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株给小鼠注

5、射,小鼠不死亡B. 用S株DNA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C. 加热杀死S株并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 用DNA酶处理S株DNA后与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答案】A【解析】用S株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株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只能说明S株能使小鼠死亡,而R株不能使小鼠死亡。7.下列生物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8%,嘧啶碱基占总数的42%,下列生物中不可能的是A. T2噬菌体 B. 烟草花叶病毒 C. 细菌 D. 酵母菌和人【答案】A【解析】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DNA一种核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嘌呤碱基总数应等于嘧啶碱基

6、总数,这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且RNA为单链结构,其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因此该生物可能为烟草花叶病毒,B项不符合题意;细菌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所含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但RNA所含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因此该生物可能为细菌,C项不符合题意;酵母菌和人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所含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但RNA所含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因此该生物可能为酵母菌和人,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

7、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同时能准确判断各生物所含核酸的种类,再作出准确的判断。8. 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B. 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C. 若一条链的A:T:G:C=l: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D. 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NA的化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磷、糖在外为骨架,碱基在内。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双链螺旋结构,极性相反平行)。结构特点:稳定性:外

8、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A-T、C-G配对。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特异性: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所以A、B、C、都正确。D选项中,若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中C:A也为1:2。故D不正确。考点:DNA分子结构点评: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9.具有A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A. 2n(Am) B. (2n1)(Am) C. (2n1)(A/2m) D. 2n(A/2m)【答案】B【解析】在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胞嘧啶之和是碱基总数的一半。根

9、据题意可知,该DNA分子片段中含胞嘧啶是(Am)个。一个DNA分子片段,复制n次后,可得2n个DNA分子片段,由于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所以最初的两条链(相当于1个DNA分子)不需要消耗原料,故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为(2n1)(Am),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10. 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A. 进行复制B. 控制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C. 进行转录D. 合成人的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指基因通过转

10、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即大肠杆菌能控制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内容。11.若将细胞培养在含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下列哪种结构不会被检测到放射性A. 染色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叶绿体【答案】C【解析】胸腺嘧啶是DNA中的碱基,3H标记的胸腺嘧啶能参与DNA分子的复制,因此被放射性标记的结构是存在DNA的结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会被检测到放射性物质,A项不符合题意;线粒体中含有DNA,能进行DNA的复制,会被检测到放射性物质,B项不符合题意;核糖体不含有DNA,因此不会被检测到放射性物质,C项符合题意;叶绿体中含有DNA,能进行DN

11、A的复制,会被检测到放射性物质,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分类和分布、DNA与RNA的碱基组成上的差异等相关知识,记忆相关知识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2.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是A. 核糖体 B. tRNA C. 氨基酸 D. mRNA【答案】B【解析】tRNA既能识别特定的氨基酸,又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从而准确地为氨基酸定位,所以tRNA在二者间充当“翻译官”,起到翻译者的作用,B项正确,A、C、D项错误。13.双链DNA分子共有46%的碱基C和G,其中一条链中A与C分别占该链碱总数的28%和22%,则由其转录的RNA中腺嘌呤与胞嘧啶

12、分别占碱基总数的A. 22%、28% B. 23%、27% C. 26%、24% D. 54%、6%【答案】C【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中互补的碱基对比例与单链中互补的碱基对比例相等。由题意知,双链DNA分子中C+G的碱基比例为46%,则A+T的比例是54%,A+T的碱基比例与单链中A+T的比例相等,因此在一条链中:A+T54%,A28%,C=22%,由此推测该链中的各种碱基比例为:A28%,T26%,C22%,G24%,所以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中的不同碱基比例是:U28%,A26%,G22%,C24%。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14.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

13、m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 na/6 B. na/318(n/3m) C. na18(nm) D. na/618(n/6m)【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含氨基酸数目为n/6个,形成m条肽链时,脱水数为n/6m,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an/6(n/6m)18na/618(n/6m),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及蛋白质合成相关计算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个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基因表达过程中DNA分子中碱基数、mRNA 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

14、数的数量关系是 631;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5.下列哪种碱基排列肯定不是遗传密码A. GAU B. GUA C. CAU D. CAT【答案】D【解析】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GAU、GUA、CAU都含有RNA中特有的碱基U,所以都有可能是遗传密码,A、B、C项不符合题意;密码子在mRNA上,不可能含有碱基T,因此CAT肯定不是遗传密码,D项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密码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密码子的概念,明确密码子在mRNA上,不可能含有碱基T,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

15、断即可。16.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到双尾金鱼受精卵中,结果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是因为该单尾金鱼RNAA. 是单尾金鱼的遗传物质 B. 是能转运氨基酸的RNAC. 携带了单尾金鱼的某些遗传信息 D. 是单尾金鱼核糖体的组成部分【答案】C【解析】单尾金鱼的遗传物质是DNA,A项错误;tRNA不参与性状的控制,只在翻译过程中识别密码子并转运氨基酸,B项错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是蛋白质,mRNA携带着遗传信息,作为翻译的模板,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故C项正确;rR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不参与性状的控制,D项错误。17.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A. 第一年

16、二倍体母本上 B. 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C. 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 D. 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中,第一年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使之形成四倍体西瓜,当年,四倍体植株开花后产生的卵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当其接受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后,受精卵就含有3个染色体组发育成的三倍体种子。所以三倍体种子是在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考点:本题考查多倍育种及无子西瓜培育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 人类能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 有丝分裂的间期C.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 D. 有丝分裂的

17、末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遗传给后代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故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期,故A正确。有丝分裂是形成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一般不传递给后代,故B和D错。减数分裂DNA复制发生在第一次分裂间期,不是第二次分裂间期,故C错。考点: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19.人口调查中,发现某种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低,则可初步判断该病属于A.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

18、率高,而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低,说明该病与性别有关,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从男女发病率的高低可以初步判断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20.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A. 复制出现差错B. 发生过交叉互换C. 联会发生紊乱D. 发生了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两条染色单体是经过复制而来的,上面的基因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如果不同可能是出现了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而根尖分生区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交叉互换,故选A。【考点定位】变异【名师点睛】解题关键: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而来,应完全相同。21. 同源染色体上的D

19、NA分子之间一般不同的是A. 碱基序列 B. 碱基种类C. (A+G)(T+C)的比值 D.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种类,(A+G)(T+C)的比值,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是相同的,由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可能是等位基因,碱基序列不同,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与DNA分子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下列生理过程的组合中,所用原料相同的是DNA分子的复制 RNA的复制 转录 逆转录 翻译A. 与、与 B. 与、与 C. 与、与 D. 与、与【答案】C【解析】DNA分子的复制和逆转录的产物都是

20、DNA,所用原料都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RNA的复制和转录的产物都是RNA,所用原料都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所用原料是游离的氨基酸。综上分析,C正确,A、B、D均错误。23.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A. B. C. D. 【答案】D【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正确;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包括个别

21、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染色体数目减半,属于单倍体,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错误;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错误。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24.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的 DNA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A. 100% B. 50% C. 25% D. 12.5%【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考查DNA的复制。其复制是半保留式的,在DNA双链中,以 DNA单链为模板复制的子代双

22、链DNA中,两条单链都有突变基因。而以与 DNA链的互补链为模板复制的后代DNA中,基因都是正常的,因此在后代DNA中,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各占一半。考点:DNA的复制点评:本题依托基因突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学生清楚其实质。容易题。25.“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说法A. 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灭绝B. 正确。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 正确。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D. 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的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答案】C【解析

2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虽然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由于基因突变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因此基因突变可以为自然选择提供大量材料,为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因此“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句话是正确的,C项正确,A、B、D项错误。26.人类16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序列,决定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这个DNA序列的某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某种贫血症; 在有丝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以上两种变异依次为A.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C. 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 D.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答案

24、】C【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序列的某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某种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27.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 二倍体 B. 四倍体 C. 六倍体 D. 八倍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由此可知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韭菜细胞

25、中8种不同的形态结构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韭菜细胞所含染色体组数为328=4个,所以韭菜属于四倍体生物,选B。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8.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F1,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将幼 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A. RR:rr=1:1 B. RR:rr=3:1 C. Rr:rr=1:1 D. RR:Rr:rr=1:2: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纯种红花紫茉莉(RR)与纯种白花紫茉莉(rr)杂筛选得F1为Rr,F1产生的配子为R:r1:1,经花药离体培养后且秋水仙素处

26、理,得到RR和rr,所以RRrr11,选A。考点: 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9. 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 B. C. D. 【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各个时期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而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的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没有了同源染色体,而染色单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

27、后、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所以A正确。【考点定位】减数分裂30.如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能给该过程提供直接遗传信息的是DNAB.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C. 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D. 该过程有水产生【答案】D【解析】图示为翻译过程,而翻译的直接模板是mRNA,因此能给该过程直接提供遗传信息的是mRNA,而不是DNA,A项错误;该过程合成的是多肽,经过加工成为蛋白质,而蛋白质不一定都是酶或激素,B项错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C项错误;图示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氨基酸通过脱水

28、缩合形成蛋白质,因此有水产生,D项正确。31.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基因自由组合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萝卜、甘蓝是异源的,因此它们杂交得到的种子长成的植株的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一般是不育的。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可育的后代,说明其体细胞中一定有能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即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32.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

29、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解析】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女性中发病率一样;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必病;B正确。伴X显性遗传女病多于男病,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获得显性基因的概率大;C错误。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遗传;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3

30、3.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是 ( )A. 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 使种群内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C. 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D. 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答案】D【解析】A、地理隔离的介体可能相互认识,但由于地理隔离存在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A错误;B、由于隔离的存在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这不是本质作用,B错误;C、不同种群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是地理隔离与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C错误;D、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是使种群间的基因不能进行自由交流,D正确。【名师点睛】(1)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

31、代代相传,故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2)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3)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3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A. 同一物种的成员在许多特性上存在差异B. 表现型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死亡C. 生物体产生比其生活环境所能维持的个体数更多的后代D. 种内的变异是由环境的作用引起的【答案】D【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

32、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A、B、C 分别对应了种内自发的变异、适者生存和过度繁殖。故A、B、C项不符合题意;D指的是环境作用引发生物的变异,故不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故D项符合题意。3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 【答案】C【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地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和适应性、多样性,但没有阐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

33、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而且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现代生物进化论是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内容: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36.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

34、们依次属于( )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图a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3条,其余均2条,是三体;图b染色体上增加了一片段;图c含三个染色体组;图d染色体缺失片段3和4。37.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分别穿

35、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进入血浆和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血浆中的药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再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名师点睛】理解体液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8.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A. B. C. D. 【答案】C【解析】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营养物质运送到

36、全身各处,通过泌尿系统把代谢废物排出,利用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答案C。39.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答案】B【解析】内化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存在,A错误;“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

37、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得不出该结论,C错误;题干并没有说明细胞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的关系,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4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在离体单个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递是双向传导,电位变化是外正内负。答案C。41.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

38、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 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 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为突触小泡,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后膜,a为突触小体,b为下一个神经元。a是突触小体,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传递兴奋。在突触小体中,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即化学信号,突触小体中含有很多线粒体,为信息的传递提供能量,即A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A项。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即B项表述错误,故选择B项。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39、,传递兴奋时含有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即C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C项。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即D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D项。【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名师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主要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兴奋传递的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是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2.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不属

40、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 血红蛋白 B. 性激素 C. 葡萄糖 D. 尿素【答案】A【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项正确;性激素分泌后进入内环境,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项错误;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会直接排到内环境中,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项错误。43.在双链DNA中,已知其中一条(A+G)/(T+C)=0.4,那么以它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A+G)/(C+U)应是A. 2.5 B. 1 C. 0.4 D. 1.25【答案】C【解析】以该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与该链相同(T替换为

41、U)。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A+G)/(T+C)0.4,那么以它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A+G)/(C+U)也应是0.4,C项正确,A、B、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和转录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和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相关计算。44.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可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淋巴可以进入血浆,A项正确;组织液中的物质不仅可以进入淋巴,也可以进入血浆中,图中少了由组织液指向血浆的箭头,B项错

42、误;C图中多了由淋巴指向组织液的箭头和有淋巴指向血浆的箭头,故C项错误;D图少了由组织液指向血浆的箭头,淋巴不能直接形成组织液,因此多了由淋巴指向组织液的箭头,D项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关系图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45.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 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 组织间隙积累液体C. 不能消化脂肪 D. 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答案】B【解析】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如果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淋巴循环受阻,淋巴液不能顺利进入血浆内,导

43、致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的过程受阻,从而造成组织液的积累,使人体下肢出现肿胀现象。46.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适宜刺激的结果是 A. 刺激a处,b处将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 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 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D. 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A【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刺激a处,可以通过上面那个突触传递到b,然后通过下面突触继续传递到c,c的兴奋又可以继续经过上面突触传递到b,这样b会连续兴奋或抑制。 B项,刺激b会把兴奋通过下面突触传递到c引起c兴奋,产生电位变化,但不会引起a电位变化,因为不能不能由

44、c到a,只能单向传递。 C项,刺激c,兴奋会经过上面突触传递到b,引起b的兴奋但不会引起a兴奋,同样道理是因为单向传递。 D项,刺激a, 兴奋通过上面突触传递到b,b先兴奋,然后再通过下面那个突触传递到c,c也会兴奋,但兴奋时间有先后而不是同时。故选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体反射弧个位置传递兴奋的方向,位置及功能的知识。【名师点睛】要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47.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血液和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血浆 淋巴和组织液A. B. C. D. 【答案】C【解析】由于毛细血管壁细胞里面与血浆接触,外面与组织液接触,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45、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面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48.有一位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此人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损( )A. W区 B. V区 C. S区 D. H区【答案】C【解析】从题意看出,W区(书写中枢)正常,A项错误;能看懂文字,说明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正常,B项错误;患者不会讲话,说明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C 项正确;能听懂别人讲话,说明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正常,D 项错误。49. 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 吃话梅时流唾液 B

46、. 看见话梅就流唾液C. 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 D. 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题目中吃话梅时流唾液;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如看见话梅就流唾液、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A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考点: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反射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0.用32

47、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不含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则若干代后的噬菌体中A. 不可能检测到32P B. 可以检测到35SC. 可能检测到32P和35S D. 大部分检测不到32P【答案】D【解析】用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又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少部分噬菌体中能找到32P标记的DNA,但都不能找到35S标记的蛋白质。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

48、误。5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A.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l/8 B. 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D. 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答案】C【解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所以含有15N的DNA分子占2241/8,故A项不符合题意;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只含14N,故子代DN

49、A中只含14N的DNA分子占(242) 247/8,B项不符合题意;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由于AC碱基总数的一半100,则该DNA分子中A4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则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40(241)600个,故C项符合题意;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D项不符合题意。52.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复制只在细胞核内进行 B. 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C. 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D. 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答案】D【解析】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A错误;复

50、制不仅仅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都有DNA的复制,B错误;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D正确故选D.【点睛】DNA精确复制的保障条件:(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2)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1)遗传信息的传递,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由于复制的差错出现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选择材料53.某mRNA的碱基中,腺嘌呤占30%,尿嘧啶10%,则作为它的模板的DNA分子中的鸟嘌呤占A. 30% B. 35% C. 60% D. 70%【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

51、mRNA中U10%,A30%,则mRNA中G+C60%,转录形成mRNA的DNA模板链中的G+C60%,双链DNA中C+G60%,因此DNA分子中胞嘧啶C鸟嘌呤G30%,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对于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并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4.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密码子的序列代表着DNA分子的遗传信息B. 1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C. 每个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 密码子与相对应的氨基酸发生碱基配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密码子指 mRNA 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

52、基;密码子的序列不能直接代表DNA分子的遗传信息,是mR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有61个密码子有对应的氨基酸,3个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密码子与相应的tRNA 分子中的碱基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与氨基酸有能互补配对。考点:考查密码子的知识。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密码子的组成和特点。55. 已停止分裂的活细胞,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可能是()A. DNADNA B. RNARNAC. DNARNA D. 蛋白质RNA【答案】C【解析】已经停止分裂的细胞是不会进行DNA的复制的,故A错误。RNA的复制是发生在某些病毒中,故B错误。但停止分裂的细胞会进行转录和翻译,C表示的是转录,故C正确。任何生物都不会出

53、现蛋白质到RNA的过程,故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56.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A.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C. 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答案】D【解析】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分子复制时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遗传信息的翻译是在核糖体中完成的,翻译时也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中心体和高尔基体中都不含有核酸,都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NA

54、分子复制、基因的表达57. 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右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A. 赖氨酸 B. 丙氨酸 C. 半胱氨酸 D. 苏氨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tRNA上的CGU是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其所对应的密码子为GCA。氨基酸是由密码子编码的,所以图中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赖氨酸。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密码子的相关知识。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58.下图所示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只能发生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表示DNA的自我复制,发

55、生在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体内,如动植物细胞;表示转录,动植物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可以转录形成RNA;表示逆转录,某些致癌病毒、HIV等能在宿主细胞内逆转录形成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表示RNA的自我复制,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能发生RNA的复制,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则所有生物,包括病毒依赖宿主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因此,正常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只能发生的是,B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56、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表示RNA分子复制过程;表示翻译过程。59.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它们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3个染色体组的依次是 A. 、 B. 、 C. 、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判别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第一: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第二: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第三: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来推算。染色体

57、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因此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3个染色体组的是;答案选A。考点:染色体组的判断。点评:本题相对简单,属理解内容,方法学生容易忽略。60.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和杂交得到,再将做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 由得到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 若的基因型是AaBbdd,则的基因型可能是aBdD. 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答案】D【解析】到属于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d的配子;至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

58、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产生的变异不一定有利于生产。二、非选择题61.多指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受P基因控制;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受b基因控制,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回答问题: 1产生的精子类型分别是_; 2的基因型是_,她是纯合体的概率为_; 如果1是一个男孩,此男孩既是多指又是色盲的概率为_,只患多指不患色盲的概率为_;【答案】 (1). AXB、AY、aXB、AY (2). aaXBXB、aaXBXb (3). 1/2 (4). 1/8 (5). 1/4【解析】分析:多指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受P基因控制,则多指为PP、Pp,正常为pp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的隐性基

59、因控制的遗传病,受b基因控制,则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XB、XBXb,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1)-2表现正常为pp,其患多指的儿子-1则为Pp,-1不患色盲,故-1的基因型是PpXBY,产生的精子类型分别是PXB、PY、pXB、pY;(2)-3为男性色盲,基因型为XbY,所生表现正常的女儿-2基因型为XBXb,-4正常为XBY,则-2和-4婚配所生女儿-2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而-2也不患多指,为pp因此-2的基因型为ppXBXB或ppXBXb,她是纯合体的概率为1/2;(3)-1的基因型是PpXBY,-2的基因型为ppXBX

60、B或ppXBXb,他们婚配所生的-1是一个男孩,此男孩既是多指又是色盲的概率为1/2x1/2x1/2=1/8,只患多指不患色盲的概率为1/2x(1-1/2x1/2)=3/8。6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1)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模板是_。(2)过程表示_,主要是在_中进行的。(3)逆转录酶催化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原料是_。【答案】 (1). 脱氧核苷酸 (2). DNA的两条链 (3). 转录 (4). 细胞核 (5). (6). RNA (7). (8). 核糖

61、体 (9). 氨基酸【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为DNA分子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为逆转录过程;为RNA分子复制过程;为翻译过程。(1)图中为DNA分子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2)过程表示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3)图中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只有逆转录病毒侵染细胞后才能进行逆转录过程,而逆转录

6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最后阶段为翻译过程,即图中的过程,翻译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原料是氨基酸。63.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1) 图中表示:_,_,_。(2)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出现“差错”,导致DNA_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若正常基因为H,那么致病基因就是_。H基因表示的碱基组成是_。(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基因突变还有普遍性、_等特点。(5)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 _ 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 _ 的

63、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 (1). 基因突变 (2). CAT (3). GUA (4). 内部结构(或碱基对序列) (5). h (6). (7). 突变率低 (8). 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9). 蛋白质 (10). 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和密码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生首先要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根据题意梳理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1)镰刀型图中的表示DNA分子由正常序列变为异常序列的基因突变;的互补链上的碱基为GT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表示CAT;根据左边正常的DNA序列和mRNA序列可知转录

64、的模板链是DNA上边的那条链,即右边的链是转录的模板链,由此可推知mRNA的碱基序列为GUA。(2)据图可知,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出现“差错”,TA碱基对变成了AT碱基对,导致DNA 内部结构(或碱基对序列)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若正常基因为H,那么致病基因就是h。据图可知,H基因表示的碱基组成是。(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突变率低的特点;基因突变还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5)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

65、生物体的性状。64.如图列举了四种作物的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1)第种方法是_育种,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2)第种方法称为_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3)第种方法称为_育种,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 。下列经其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是_。A.太空椒 B.高产青霉菌株 C.克隆羊 D.无籽西瓜(4)第种育种方法称为_育种,卫星搭载的种子应是_(萌发,休眠)的,返地种植后产生多种变异植株的原因是_。【答案】 (1). 杂交 (2). 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3). 单倍体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5). 人工诱导多倍体 (6). 抑

66、制纺锤体的形成 (7). D (8). 诱变 (9). 萌发的种子 (10). 突变是不定向的【解析】【试题分析】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及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考生可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题意梳理和回忆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杂交育种,为单倍体育种,为多倍体育种,为诱变育种。(1)第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并连续自交获得需要的品种,这是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2)第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7、加速育种进程。(3)第种方法称为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无籽西瓜就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的产物,故D项正确;太空椒和高产青霉菌株是诱变育种的产物、克隆羊利用的是核移植技术,A、B、C项错误。(4)第种育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将种子用卫星搭载进行太空旅行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种子萌发后进行细胞分裂,而且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卫星搭载的种子应是萌发的;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返地种植后可产生多种变异植株。65.下图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据图回答: (1)该图表

68、示的结构是_。d表示的结构是_,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2)神经纤维e在f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用针刺f时,引起a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3)图中兴奋通过d的速度比在b上的速度要慢得多,分析兴奋通过d速度变慢的原因是_。(4)在图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_。A.冲动在f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e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d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b中单向传导【答案】 (1). 反射弧 (2). 突触 (3).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5). 反射 (6). 大脑皮层 (7). 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时间 (8

69、).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缩手反射模式图,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其次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分析题图: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据此分析作答。(1)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该图表示的结构是反射弧。d表示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突触;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神经纤维e上有神经节,可推知e为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纤维e在f中的细小分枝叫做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用针刺f(

70、感受器)时,引起a(效应器)收缩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该现象被称为反射。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3)图中d表示突触,b为神经纤维。兴奋传递到d时,突触前膜要合成、释放神经递质,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兴奋通过d的速度比在b上的速度要慢得多。(4)f是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A项错误;e是传入神经,神经冲动在e中可以双向传导,B项错误;d表示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71、只能是单向的,也决定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C项正确;b是传出神经,神经冲动在b中可以双向传导,D项错误。66.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的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1)当该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此时细胞膜的电位称为_,该电位的形成是因为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使_外流,所以电荷分布表现为_。(2)如果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瞬间传导方向是_,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变为_,电流表c 的指针发生_次方向_(相同,相反)的偏转。【答案】 (1). 静息电位 (2). 钾离子 (3). 内负外正 (4). a b (5). 内正外负 (6). 2 (7). 相反【解

72、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以及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以及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考生可先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题意梳理学过的相关知识,对各小题进行综合分析作答。(1)当该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细胞膜的电位称为静息电位;该电位的形成是因为膜上的钾离子通道打开,使钾离子外流,所以电荷分布表现为内负外正。(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双向进行的。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瞬间传导方向是a b;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变化是由静息时的外

73、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的外负内正;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着a b方向传导时,首先a处出现负电荷,而b处仍然为正电荷,所以电流表c 的指针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左);当兴奋传到b处时,b处出现负电荷,而左侧a处已经恢复为正电荷,此时电流表c 的指针会发生第二次偏转(向右)。因此,电流表c 的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67.在某植物种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得知,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则:(1)该种群中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依次是_和 _。(2)若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_和_。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你认为该植物在这

74、两代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 。(3)若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_。(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_。【答案】 (1). 60% (2). 40% (3). 36% (4). 48% (5). 否 (6). 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7). A基因纯合致死 (8). 2/3 (9). 自然选择学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遗传平衡定律的使用条件和应用、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生物进化的实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存在显性纯

75、合致死现象时,由题意判断致死的基因型,然后写出子代存活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最后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基因频率。(1)已知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4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Aa基因型个体占40%。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AA%1/2Aa%40%1/240%60%,a的基因频率aa%1/2Aa%20%1/240%40%。(2)该种群的个体间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子代中基因型为AA的基因型频率(60%)236%,基因型为Aa的基因型频率260%40%48%,则基因型为aa的基因型频率16%。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AA%1/2Aa%36%1/248%60%,a的基因频率aa%1/2Aa%16%1/248%40%。由此可知,该种群的个体间随机交配的后代中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植物在这两代中没有发生进化。(3)若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没有AA个体),且比例为2:1,则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或A基因纯合致死);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aa%1/2Aa%1/31/22/32/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