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45.50KB ,
资源ID:67666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666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石嘴山三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分子构成C.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溶酶体和中心体都属于生物膜系统D. 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主要成分均为磷脂和蛋白质。【详解】A、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上磷脂和大多蛋白质可以运动,故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C、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

2、膜系统,C错误;D、不同的生物膜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一般来说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雄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间期发生DNA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 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通常含有2条性色体C. 末期形成的囊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以后再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D. 分裂期为细胞分裂间期提供物质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较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3、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详解】A、间期发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未加倍,A错误;B、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通常含有2条性色体即X和Y染色体,B正确;C、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结构,果蝇细胞分裂末期不会形成细胞板,C错误;D、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D错误。故选B。3.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原核生物只有拟核才有基因B. 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U-AC. 在性腺中相关基因表达,可以直接控制性

4、激素合成来维持生物体的第二性征D. 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录过程中是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由于DNA中含有碱基T,RNA中没有碱基T而含有碱基U,因此转录过程中的配对方式是A-U、T-A、G-C、C-G;DNA复制过程中是以DNA为模板合成DNA,其配对方式是A-T、T-A、G-C、C-G; 2、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详解】A.原核生物质粒DNA中也有基因,A错

5、误;B.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U-A,B正确;C. 在性腺中相关基因表达,先控制性激素合成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性激素的含量,维持生物体的第二性征,C错误;D. 翻译过程中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外,还需要tRNA,D错误。故选B。4.如图是人体正常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一对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突变体、是甲(正常细胞)的几种突变细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从正常细胞到突变体I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B. 突变体的形成一定是染色体缺失所致C. 突变体形成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 一个甲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aX

6、的配子概率是1/4【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正常细胞中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突变体中,基因型为aa;突变体该染色体上缺少了基因A;突变体中,A易位到Y染色体上。【详解】A、突变体含有同源染色体,而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故从正常细胞到突变体I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A正确;B、突变体的形成可能是染色体缺失所致,也可能是A所在的片段易位到其他常染色体上所致,B错误;C、突变体形成的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D、一个甲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精子,故产生aX配子的概率是1/2或0,D错误。故选A。5.进化的红皇后假说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

7、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物种间存在相互牵制的生态关系,例如一些昆虫取食时,植物会产生某种有毒物质抵制昆虫,昆虫也相应地产生解毒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植物产生有毒物质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的作用B. 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会诱导昆虫产生相应的解毒基因C. 具有抗毒性和不具抗毒性的昆虫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 该假说认为一种生物的进化会导致其他生物的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

8、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植物产生有毒物质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项错误;B、昆虫相应解毒基因是随机突变产生的,并不是由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诱导产生的,B项错误;C、具有抗毒性和不具抗毒性可能是一对相对性状,并不影响昆虫的交配,这些昆虫能够进行基因交流,C项错误;D、该假说认为物种间存在相互牵制的生态关系,例如一些昆虫取食植物,植物会产生某种有毒物质抵制昆虫,昆虫也会相应地产生解毒物质,因此一种生物的进化可能会导致其他相关生物的进化,D项正确。故选D。【点睛】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

9、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6.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多,所以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和淋巴B. 激素、氨基酸和浆细胞合成抗体的场所等都属于内环境C. 氧气由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详解】A、血浆的渗透压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渗透压接近,A错误;B、激素、氨基酸和浆细胞合成抗体的场所等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氧气由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依次穿过红细胞膜(1层膜)、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

10、(1层膜)和线粒体(2层膜),故至少要经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C。7.下图甲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部分关系,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该过程的反应物除了丙酮酸外,还需_参加。X物质是_。(2)图乙中,当在_千勒克斯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若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千_千勒克斯。(3)图乙中B植物进行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时,经过程产生的氧气全部用于过程,则B植物处于_

11、千勒克斯的光照强度下。【答案】 (1). 线粒体 (基质) (2). 水 (3). C3(三碳化合物) (4). 7 (5). 6 (6). 小于等于1(1)【解析】【分析】图甲中:表示水的光解,表示C3的还原,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乙中:自变量是不同的光照强度和不同的植物,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详解】(1)图甲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的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二氧化碳和H。X表示暗反应固定阶段的产物阶段C3。(2)图乙中,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在7千勒克斯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A植物的呼吸

12、速率为4,要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的净光合速率应该大于4,故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千6千勒克斯。(3)图乙中B植物进行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时,经过程产生的氧气全部用于过程,说明此时呼吸速率大于或等于光合速率,故B植物处于小于等于1千勒克斯的光照强度下。【点睛】光合速率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进入线粒体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中,一部分释放到外界。8.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使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

13、位,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2)图中释放Ach的结构是神经元的_(填“树突末梢”或“轴突末梢”),Na+通过_方式由通道进入肌细胞内。(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Ach作用于A,引起肌肉收缩过程中引发的信号变化是_。(4)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故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症状。【答案】 (1). 效应器 (2).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3). 轴突末梢 (4). 被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5). 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电信号 (6

14、). 肌无力【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为内正外负,故当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会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图中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Ach,Ach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顺浓度进入,故通过被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Ach作用于A

15、,神经递质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A,会引起A产生动作电位,即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4)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使内流钠离子减少,导致动作电位的峰值下降,引起肌无力症状。【点睛】血钙含量偏低会发生抽搐等症状,血钙含量过高会发生肌无力症状。9.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由和两条肽链组成)和膜蛋白B(由两条T肽链组成)表达。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膜蛋白A 由131个氨基酸组成,则A蛋白形成过程中共产生_分子的水。(2)其中基因A和B共

16、同控制花色遗传,这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3)假设花色与两对蛋白质的关系如下:蛋白质A、B同时存在只有A或者B没有A、B任何一个花色红花蓝花白花若将两种基因型不同的开蓝花的纯合植株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是_,表现型为_。再让F1个体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_。(4)已知一开蓝花的植株,花色由A控制,现要确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则应选择开白花的植株与之杂交。请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_。【答案】 (1). 129 (2). 遵循或是 (3). AaBb (4). 红花 (5). 红花:蓝花:白花9:6:1 (6). 若出现白花后代,该植株为杂合子 (7). 若只出现蓝花后代,则

17、该植株很可能为纯合子【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B-,蓝花的基因型为A-bb或aa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详解】(1)该膜蛋白A 由131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条肽链,故其形成过程中会脱去131-2=129分子水。(2)基因A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蓝花纯合子有AAbb和aaBB,若将两种基因型不同的开蓝花的纯合植株进行杂交即AAbb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为红花。AaBb自交后代中红花A-B-:蓝花A-bb和aaB-:白花aabb=9:6:1。(4)已知一开蓝花的植株,花色由A控制,即基因型为AAbb或Aabb,要确定

18、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则应选择开白花的植株即aabb进行杂交,若其是纯合子,则后代全是蓝花;若其是杂合子,则后代中蓝花:白花=1:1。【点睛】本题属于对9:3:3:1的变式的考查,需要考生熟记AaBb自交后代9:3:3:1及测交后代1:1:1:1的分离比,结合具体题目中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即可做出判断,AaBb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6:1,测交后代为1:2:1。10.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共测了9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

19、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次数指标1(25)2(25)3(25)4(0)5(0)6(0)7(25)8(25)9(25)A0.450.440.450.550.550.520.500.460.45B0.310.310.300.300.600.620.380.330.32C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1)小鼠由25环境到0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以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量来应对寒冷环境。据表分析,指标_(填“A”、“B”或“C”)代表皮肤血流量。(2)据实验中第3第5次的测量结果可以推断指标_(填“A”或“B”)是TS

20、H,原因是_。(3)为进一步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小鼠产热中枢是在下丘脑的_(填“前部”或“后部”)。【答案】 (1). 减少 (2). C (3). B (4). TSH的含量变化受TRH的调控,小鼠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时,TRH先上升, TSH后上升。故对照表中数据分析B是TSH (5). 后部【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下丘脑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动物由25环境进入0环境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

21、腺激素增多产热量增多,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在动物由0环境进入25环境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产生热量减少,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将小鼠由25移到0中时,先增加的A表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后增加的B表示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的C表示皮肤血流量。可据此答题。(1)小鼠由25环境到0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使皮肤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量来应对寒冷环境;据表分析,A、B、C中只有C减少,可推知指标C代表皮肤血流量。(2)实验中第3第5次的测量结果可表示小鼠由25环境进入0环境时各项指标的变化。TSH的含量变

22、化受TRH的调控,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鼠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时,TRH先上升,TSH后上升。故对照表中数据分析B是TSH。(3)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说明下丘脑的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下丘脑的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下图:曲线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 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中一定有的化学元素有_,从上图可以看出,酶的活性容易受

23、到 _的影响。(2)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_。(3)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主要优点是_。(4)曲线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_时测得的。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 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_。(5)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_、_。【答案】 (1). C、H、O、N (2). 温度 (3). 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 (4). 可反复使用,并易与产物分离 (5). 80 (6). 6070 (7). A (8). 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24、考查酶作用的影响因素、酶的固定化,考查对酶的化学组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固定化技术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本题,应结合曲线、模型,理解温度、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1)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或RNA,其中一定有的化学元素有C、H、O、N,从上图可以看出,酶的活性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2)酶的分子相对较小,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3)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主要优点是可反复使用,并易与产物分离。(4)根据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为80,曲线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该酶在6070时可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且酶活性较高,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60

25、70。(5)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说明甲物质与底物竞争酶上相同的结合位点,乙物质与底物在酶上的结合位点不同,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A、B。【点睛】解答第(5)的关键是:根据图解明确模型A中抑制剂和底物在酶上具有相同的结合位点,抑制剂与酶的结合具有可逆性,底物浓度较大时,可降低抑制剂的作用;模型B中,抑制剂和底物在酶上的结合位点不同,增大底物浓度,不能降低抑制剂的作用。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如图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牛和B牛的性别_(相同/不同/不一定相同)。(2

26、)C过程一般是将发育到_(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处理,再植入到受体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将_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该技术的意义在于_。(3)用于移植的胚胎除了图中所示的途径外,还可以来自_;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依赖于一定的生理学基础,_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4)图中C牛的培育过程属于_生殖,D牛的培育过程属于_生殖。(有性或无性)【答案】 (1). 相同 (2). 桑椹胚或囊胚 (3). 内细胞团 (4). 提高胚胎的利用率 (5). 核移植技术 (6). 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 (7). 有性 (8). 有性【解析】【分析】由

27、图可知,a表示体外受精,b表示早期胚胎培养,c表示胚胎分割,d表示胚胎移植,e表示分娩,f表示胚胎移植,g表示分娩,h表示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详解】(1)图中A牛和B牛是胚胎分割的产物,故基因型相同,性别相同。(2)c表示胚胎分割,一般选择桑椹胚或囊胚进行胚胎移植。为了避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应该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胚胎分割可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3)用于移植的胚胎除了图中体外受精外,还可以来自核移植;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4)图中C牛的培育过程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故属于有性生殖,D牛的培育过程也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故也属于有性生殖。【点睛】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若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则为有性生殖,如试管动物;若未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则属于无性生殖,如核移植。-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