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98.50KB ,
资源ID:67652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652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4.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一、四大发明1.纸的发明:2.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已有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3)贡献:为

2、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3.火药:(1)发明和应用:唐末至宋初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等。(2)外传: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入西欧乃至世界各地。(3)贡献: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4.印刷术:(1)雕版技术: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2)活字技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此后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3)意义: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正确认识四大发明对中国和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1)中国:封建自然经

3、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2)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科技发挥巨大作用。归纳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1.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甲骨文和金文字体的演变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人物及作品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东晋: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代表作品为兰亭集序等唐代: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怀素和张旭的狂草别具魅力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都以行书名世元代:赵孟创赵体明代: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2.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1)成熟:魏晋南北朝至

4、隋唐时期。(2)分类。以题材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主要特点是“画中有诗”。3.戏曲艺术:(1)发展历程: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元朝时,元杂剧形成;明代传奇剧兴起。(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形成: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又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形成。艺术特点:主要唱腔有二黄、西

5、皮两个系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地位: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归纳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国和西方绘画的不同在绘画内容上,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非功利。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物象,着意刻画,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所欲。三、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1.诗经:(1)概况: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2)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3)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2

6、.楚辞:(1)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2)特点:句式较为灵活,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3)地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3.汉赋:(1)演变: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2)代表:司马相如、张衡等。(3)特点:西汉赋作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东汉小赋兴起,意境清新活泼。(4)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唐诗:(1)代表:“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诗史”)。(2)特点: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3)地位: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5.宋词:(1)代表: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有柳永

7、、李清照。(2)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3)地位: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6.元曲:(1)代表作:关汉卿的名作感天动地窦娥冤。(2)形式:散曲、元杂剧。(3)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戏曲史上有特殊地位。7.明清小说:(1)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3)地位:明清小说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1.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1)科技:宋元时期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向外传播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

8、2)文学:宋词一方面是表达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另一方面也是满足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的现实。(3)书画艺术:宋元诸多书画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盛行的风俗画是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2.明清小说的繁荣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1)明清时期,繁荣的封建经济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自由解放的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通俗化,小说取代诗词散文成为文学的主流。(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

9、的题材,推动了小说的繁荣。探究点一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业、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思维交互: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提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缺少实验,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集中分布于与农业相关的领域。2.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和影响材料一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

10、年版)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1-400年452862%1738%401-1000年453271%1329%1001-1500年673857%2943%1501-1840年472194%45396%思维交互:(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变化: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渐衰落)。材料二印刷术的出现有时被看作是现代世界的首次民主革命。这种观点突出了印刷术本身具有的对权威的挑战;任何压抑民众的政权都清楚,文字非同小可到16世纪末期,肯定有很多欧洲王室成员和主教们希望印刷术不应那么普及,因为作为印刷

11、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宗教权威的成功挑战,其影响至今还在改变这个世界。确实,对许多社会学家而言,特别是对马克斯韦伯来说,宗教改革如同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说的那样,产生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玛丽伊万丝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刷术的历史作用。提示:普及文化教育;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发展(或答推动社会变革);有利于解放思想(或答向权威挑战);满足市民阶层需要(或答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

12、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重综合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二、促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5.对外交往:频繁

13、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6.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拓展延伸】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 探究点二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中国古代文学艺术1.

14、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演进材料一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思维交互:(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兴盛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材料二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潮: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

15、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此种主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一)西游记;(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而且有一类,还与神魔小说一样,和方士是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这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中国小说史略思维交互:(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提示: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2.古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材料唐代诗人之众和作

16、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它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思维交互: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有何影响。提示: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开放,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中唐时期,社会弊端日益暴露,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晚唐时期,唐朝走向衰败,诗风凝重忧郁。一、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特点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

17、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二、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艺术风格时代特征先秦兼收并包、宽容开放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秦汉恢弘大度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隋唐兼收并蓄、全面繁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交融,中外交流频繁宋元平民化、世俗化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明清承古萌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名家评史】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

18、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解读:材料概括了明代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1.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A.造纸术的革新 B.雕版印刷的普及C.活字印刷的推广D.科举取士的需要【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来看,“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

19、”的原因应当是活字印刷的推广,故选C。材料中的变化与造纸术的革新无关,排除A;隋唐时期已出现雕版印刷术,并开始科举取士,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与此无关,排除B、D。【深化点拨】关于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能因肯定四大发明对西方的贡献,而否定对中国的巨大作用。(2)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3)火药在欧洲所起到的作用说明科技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社会环境。2.明代是中国数学史上的特殊时期。民间出现大量数学书籍,各种公式和法则编成歌诀,朗朗上口,珠算逐渐普及。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对科技

20、的影响突出B.科学理论研究氛围浓厚C.士人价值取向呈现重大变化D.工商皆本成为社会共识【解析】选A。据材料“明代是中国数学史上的特殊时期。民间出现大量数学书籍,各种公式和法则编成歌诀,朗朗上口,珠算逐渐普及”,可知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数学的普及,故选A;中国古代不注重科学理论,排除B;数学的普及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士人价值取向无关,排除C;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重农抑商才是共识,排除D。【拔高训练】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绝,七曰劳,八曰逸。”材料反映了唐代()A.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

21、系B.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C.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D.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解析】选B。材料“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可知按摩人员消除人们的风、寒、暑、湿、饥、绝、劳、逸等八类疾病,说明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故选B;材料“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只是医疗的部分不是完整的医疗体系,排除A;材料反映是“按摩博士”的执掌不是人们的需要,排除C;材料反映中医的治疗方法但没有与世界对比,排除D。3.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

22、)A.“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辩证思想B.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C.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性D.维护国家荣誉的强烈民族自尊心【解析】选B。对外来文化,士大夫们主张“禁传其学术”,对外国技能也只能是“节取”,反映了他们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故B正确。4.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言情成分明显增多,一些书商也喜欢鼓吹作品的言情内容;同时,很多神魔、侠客题材的作品也受到读者的推崇。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戏曲艺术的革新B.平民教育的兴起C.封建制度的衰落D.商品经济的冲击【解析】选D。言情、神魔、侠客等题材的作品具有通俗性,属于世俗文学,符合市民阶层的品味,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冲击,故

23、选D;材料中的作品并非戏曲作品,无法反映戏曲艺术的革新,排除A;材料中作品的出现虽反映了平民的欣赏品味,但与平民教育兴起无关,排除B;封建制度的衰落影响的是作品的内容和情节,但是对文学作品的世俗化倾向影响并不明显,排除C。【备选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两个世界的初次碰撞历法之争康熙十一岁时,目睹了中西文化围绕历法的激烈交锋。康熙七年,康熙命代表大统历的杨光先、代表回回历的吴明煊、代表西历的南怀仁,分别用各自的算法推算正午日影所止之处。三次实地测验,杨光先、吴明煊有误,康熙又令测立春、雨水二节气及月、火、木星之运行。杨光先、吴明煊“逐款不合”,南怀仁“逐款皆符”。杨光先痛心疾首道:“臣监之

24、历法,乃尧舜相传之法也。皇上所正之位,乃尧舜相传之位也。今南怀仁,乃天主教之人。焉有法尧舜之圣君而奉天主教之法也?南怀仁欲毁尧舜相传之仪器,使尧舜之仪器可毁,则尧舜以来之诗书礼乐、文章制度皆可毁也!”“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康熙则平静谕令:“著南怀仁为钦天监正。”康熙八年除鳌拜。南怀仁等立即发难,指杨光先、吴明煊是鳌拜党羽,请求将杨光先“即行处斩,妻子流放宁古塔”,为已死之汤若望(德国人,传教士,在顺治帝时曾任钦天监正)平反昭雪。康熙准予昭雪汤若望,却宽免了杨光先、吴明煊。康熙始终将中西历法之争限制在文化、学术的范围之内。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1)指出康熙时期中西历

25、法之争中西人最终胜出的必然性。(2)将康熙帝在“两个世界的初次碰撞”中的态度置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框架内,分析说明其所体现出的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可知,三者结果差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科技多出于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而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是一种实验科学。第(2)题根据题干“著南怀仁为钦天监正却宽免了杨光先、吴明煊。康熙始终将中西历法之争限制在文化、学术的范围之内”可见康熙帝一方面支持学习并运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一方面对守旧官员进行保护,故可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潜力及封建社会最终走向衰落两个角度结合17世纪正处于转型期的世界局势进行分析。答案:(1)中国的天文仍属传统科技的范畴,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西人的天文属近代自然科学的范畴,是一种实验科学。(2)17世纪的世界处在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康熙帝支持学习并运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且仍在发展中;康熙帝对守旧官员的保护,则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并未反思中国落后的根源,依然认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这预示着封建社会最终走向衰落的命运。总之,当时的中国虽仍旧呈现出封建帝国的辉煌,但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